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来自李宏巍教授的邀请 (第2/2页)
着急了,不过她没法不急。 身份地位到她这种层次,婚姻其实就是形同虚设了,她现在最在乎的,就是个儿子了。 查完房后,赵恒从医院出来,来到了燕京大学李宏巍教授的一号实验室。 到实验室的时候,刚好九点,这会李宏巍教授正要开始一天的工作。 实验室里。 赵恒和李宏巍教授一起站在反应釜前,此时,第一批的原料已经放进反应釜,接下来,就是很细微的实时调整工作了。 “教授,怎么这一次原料多了这么多?” 赵恒看到反应釜中的原料明显是多出来了,不禁有些疑惑的问道。 “是h国那边,这一批要作为样品。” 李宏巍教授简短的说道。 要是李宏巍教授现在也不轻松,领导这个大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室,而且这个实验室产生的成果,不是那么快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他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来自于资金短缺方面的压力,一直都是李宏巍教授面临的最大难题。 不过现在好了,来自于建腾集团的一笔高达十亿的投资,大大的缓解了李宏巍教授研发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以说未来五到十年,这个实验室都不会缺少研发资金了。 “教授,我能问下,这一次从h国那边换了什么过来么” 赵恒看了看李宏巍,终于忍不住问道。 之前说过,这一次h国那边要拿到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可是要大出血的,但到底能从那边换到一些什么东西,关于这一点,赵恒心中还是十分好奇的。 “是半导体和石墨烯的一些技术。” 李宏巍简短的说道。 对于赵恒,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毕竟,这一次赵恒可以说办了一件大事,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对赵恒都是十分满意的。 这才有了给赵恒的奖励,也就是之前高军给赵恒的那个名片。 “嗯,h国那边也就这点东西值钱了,其他的一般般。” 赵恒点点头,半导体和石墨烯的话,确实是h国的强项,就算只能换到一点点,那也能大大的解决这些领域“卡脖子”的问题。 “对的,现在最值钱的是技术。” 李宏巍点点头。 “小赵,关于sirna胶体束的研发,你有什么想法?” 顿了顿,李宏巍又问道。 “以目前的条件来说,教授,我倾向于用自由基聚合法来制备sirna胶体束。” 赵恒思索了一下说道。 “嗯,你详细说说看。” 听到赵恒的话,李宏巍点点头说道。 “教授,我们知道,sirna是带负电的,所以可以先制备一个含有丙烯酸酯键的胍基化试剂,然后将其预先与sirna吸附在一起,这样就能保证自由基聚合能在sirna表面发生。” “接下来,在体系中,可以引入gsh敏感的二硫键和peg-nhs的丙烯酸酯结构,然后加入aps和temed引发自由基聚合。” “这样的话,制备出来的sirna胶体束,就能携带药物分子,通过脑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表面高表达的lrp-1受体内吞进入肿瘤细胞。在细胞内高浓度的gsh作用下,sirna能在胞浆内快速释放,进而达到彻底治疗脑胶质瘤的目的。” 赵恒有条不紊的说道,制备sirna的过程,赵恒整整写了好几大页,现在他只是高度概括的说出了基本的流程。 “嗯,小赵,你说的已经很完善了,和我的想的一样。” 听到这么高度概括又有条理的陈述,李宏巍十分赞赏的看了看赵恒,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之前李宏巍是有担心的,因为在科研这一块,现在都是由他这样五十到六十的老科学家撑着的,这难免就有点后继无人的感觉。 在燕京大学任教这么多年,李宏巍不是没有见过天才,不管是应用的天才,还是理论的天才,在燕京大学这个最高学府,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但这些天才中的佼佼者,无一例外,并没有选择见效慢,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扎下去才能出成果的科研。 很多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学金融和管理,毕业以后马上进入投行,工作光鲜、收入高、见效快,这是现在年轻天才的普遍想法。 最令李宏巍痛心的,是在前年,他手下一个很看好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并没有选择从事科研,而是用这个文凭,去了一所北市的重点中学求职。 他看好的博士,没有选择科研,而是选择去当一个中学的生物老师,这一点,让李宏巍难过了许久。 当然了,每个人都每个人的选择,但每一个在燕京大学读博的人,国家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学位都是用资源堆出来的。 这就是说,如果要选择当中学生物老师的话,一开始就不应该读博,甚至研究生的文凭都不需要。 让一个生物学博士去中学教书,这是对国家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不过自由基聚合法的话,非常不稳定,我们可以在sirna表面包裹一层聚合物,然后加入含氨基的angiopep-2多肽进行酰胺化反应,这样的话,反应的稳定度就会大大的增强。” 李宏巍想了想,补充说道。 “嗯,这确实可以大大的增强反应的稳定性。” 赵恒点点头,虽然李宏巍教授身上的经验和知识,赵恒基本上已经拾取完了,但这融合和应用,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慢慢磨合的。 就现在来说,还是李宏巍这个正版,比赵恒这个盗版考虑的更加周全,从知识上来说,两人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但明显李宏巍应用知识更加娴熟和得心应手,这就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的积累了。 “小赵,我听说你在跟黄老读研?” 李宏巍看了看赵恒,忽然问道。 “嗯,是麻醉学方面的硕博连读。” 赵恒点点头。 “既然你在读研,那不如也来我这里读一个,我这里也有一个硕博连读的名额。” 李宏巍说道。 这是他想了好久的事情了,对于赵恒这样的天才,李宏巍觉得应该好好的培养,他的天赋,应该用在科研上,他应该研究能够造福更多人的项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