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使者》! (第1/2页)
“小朱,晚上去不去看蹦迪啊?” 美丽一边往脸上涂脂抹粉,一边张口问道。 朱迪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晚上我打算看徐文的《河西走廊》呢,我选修课上面选的作品分析就是他的作品,下周要交论文了。” “切,还要看什么看啊,他的作品在香江播出的口碑是一塌糊涂,真不知道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他的作品。” 室友摇了摇头,对于朱迪这个选择表示不理解。 朱迪苦笑一声。 “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他的这部作品还没有滑铁卢呢,不然我也不会选了。” 有时候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惊喜那个先来。 作为影视鉴赏课程,要选择作品去写分析报告的论文。 好的作品大家都抢着写,因为好写而且容易得高分。 而徐文的这部还没上线的作品,当时可是备受期待。 朱迪是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面抢回来的。 结果刚抢过来就传出这部作品扑街的消息。 这让她郁闷的不行。 不过作品扑街归扑街,他该写的还是要写。 于是便有了这一幕。 看着室友们一个个的画着美美的妆容,出去蹦迪了。 朱迪心中也遗憾。 她也想去蹦迪啊。 随着播出的时间一到,朱迪打开了播出的平台。 在一旁准备好笔记本记下要点。 她都做好打算了,要是这部作品真的是差到不行。 那么她就去网上找一篇范文算了。 ...... 镜头一开始。 巍峨恢弘的宫殿内,宫人们脚步匆匆。 镜头跟着宫人们的脚步一路走过连廊,穿过拱门,最终停在了一座宫殿内。 主座上头戴王冠的人,代表了他的帝王身份。 汉帝国的第三代皇帝。 汉武帝! 这是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 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 气氛不同寻常。 一个使团即将出征。 朝廷侍从官张骞,郑重的从汉武帝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 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 这一年他们都很年轻。 帝王19,臣子27。 对于距今2100年前帝国来说,西域无疑是个危险重重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张骞知道西行的路上充满艰辛和不测。 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在他接过符节,转身的那一刻,必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时刻。 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华国人的视野。 一段由演员所演绎的情景剧,把千年前的一段朝廷之事展现在屏幕前。 对应的则是有了今天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 以及丝绸之路发生的地方。 甘塑。 在华国今天的版图上,甘塑就像个如意。 它的中段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 这条通道长约1200公里。 宽至数公里至几百公里不止。 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 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鬓山。 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人们便把它称为河西走廊。 它的形成源自于一段数亿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 在3d建模的演示下,一次剧烈的板块碰撞出现在屏幕上。 神奇的地壳运动,造就了现在河西走廊的地形环境和丰富发自然状态。 ...... 这一版的纪录片由情景表演+纪实风景所组成。 旁白一边讲故事,一边由演员们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就好像是一段穿越时空的闪回。 把那个风云变幻的朝代给展现在了朱迪面前。 这样直白的方式,让朱迪先是一愣,随后大呼新颖。 继续看了下去。 ...... 自汉帝国建立到汉武帝这里已经历经了64个年头。 此时这个庞大的帝国向东是汪洋大海,向西则是雄踞在这里的匈奴部落。 匈奴曾是整个东亚大陆的噩梦。 他们是游荡在这片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因为其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导致他们经常对汉帝国进行sao扰。 汉高祖在建立汉帝国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统天下的梦想。 这位“马上天子”率领着大部落,对匈奴发起过挑战和进攻。 但是匈奴地处的地形极为复杂,不熟悉的环境加上匈奴强大的作战能力。 导致汉帝国的部队节节败退。 哪怕是这位天子也是被困守在这里七天七夜,虽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无数但是还是险些让汉高祖命丧此地。. 没办法的汉高祖,只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 每年还要给匈奴送出大批的物资和源源不断的补给。 换取短暂的和平。 但是这样的现状在汉武帝这位年轻的皇帝眼里就是一块帝国的疥疮。 自他上位开始就对匈奴开始了谋划。 当时从边境捕捉到了一位匈奴军中的士官。 通过对他的审问。 汉武帝知道了,此时匈奴中的一些形势。 匈奴由大大小小的游牧部族所组成。 但是每一个部落之间也不是和谐共处的。 时常有摩擦和冲突发生。 其中有一只强大游牧部族名叫月氏。 月氏和另外一只氏族交战,大获全胜,结果月氏又被现在匈奴王所攻打。 就连月氏王的头颅也被匈奴王制成了酒器。 于是月氏一族只能向西迁移。 但是现在的月氏王对匈奴王恨之入骨,一直想要报杀父之仇。 汉武帝知道了这个消息,便想要和月氏部落合作,一起对付现在的匈奴王。 但是由于月氏迁移到了西边,也就是现在的河西走廊尽头。 想要从汉帝国的版图前往月氏一族的领地,必须要经过河西走廊。 朝中众大臣对于神秘的西域一无所知。 而且现在的河西走廊是属于匈奴中的两个部落所掌管,想要穿越过去危险重重。 更令人担忧的是,也许出使的人还没有走到月氏就会被匈奴人杀掉。 而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勇敢者站出来的。 那就是刚刚从汉武帝首创的察举制中推举出来的孝廉。 张骞! ..... 哦! 原来一开始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月氏族,准备合谋对付匈奴啊! 朱迪眼睛一亮。 快速的在笔记上记下这个冷知识。 ...... 此时的张骞是宫廷侍从官。 也许在张骞眼中这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他这个举动背后却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非凡。 汉武帝很高兴,不仅亲自挑选了勇士给张骞随行。 更是把一个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