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_第六百二十八章:回归作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八章:回归作品! (第1/2页)

    徐文公司内最近有一些传闻。刚签约不久的女艺人赵雅,因得罪了大佬导致被公司变相封杀了。不仅后面半年没什么活动,甚至就连刚刚面上的戏也告吹了。一些有心人想要去挖掘更多的信息。虽然有各种版本,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赵雅,在犯错了之后居然想要用色诱去解决问题,不巧刚好撞上大老板。于是导致了这一次的悲剧。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在听过之后也只能怪那个女艺人倒楣了。这种事情在娱乐圈屡见不鲜。运气好一点的,被大佬看中有可能就此飞黄腾达,一步飞升。运气差一点的,可能就是那个女艺人的下场了。无数前辈用用血淋淋的例子,向想要踏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证明了,有时候走捷径也是要看运气的。赵雅的事情基本上都没有引起什么涟漪。也就公司内部的人议论两三句便没有人讨论。她还没有火到一点点事情就能够上新闻的地步。而“大佬”徐文也很快便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了。在那天跟张敏聊过之后,徐文便回家着手准备自己的回归作品了。既然是回归作品,徐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想的是拍摄一部以口碑为主的作品。当然收视率也尽量好看一点。毕竟现在还有人拿着一张网上的乞丐照片,造谣说是他在话剧院被排挤到只能拣地上的垃圾吃。看的他是既搞笑又无语。在他动了想要回演艺圈的想法之后,他就在琢磨自己要拍摄的作品。从《人世间》到《都挺好》《知否》《琅琊榜》《武林外传》。不管是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是都市题材。哪怕是宅斗、权谋,情景喜剧他都有所涉猎。思来想去,徐文打算找一个准确的切入点。悬疑片!悬疑片在电视剧的种类中一向是吃力不讨好的类型。因为跟别的剧种相比,悬疑片所要求的逻辑性要强得多。观众看的就是一个个的剧情逻辑,以及主角如何在这些逻辑中,利用自己的逻辑突破困境。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剧对于剧情的把控比悬疑片还要大。悬疑片不好拍,拍好了也不一定能火。这就是悬疑片的尴尬之处。因为悬疑片如果内容和节奏塑造不好,就很容易变成纪录片。观众看的也就味如嚼蜡。这也是为什么,在别的剧种不断涌现的时候,悬疑片这个类型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甚至于在中心台当时策划那个“文化输出”的项目时,都没有重视悬疑片。也足可见目前国产悬疑的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了。但是悬疑片也有一个别的剧种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一旦悬疑片能够火起来,那么它火的保质期,远要比别的剧种要长。而且后劲也比别的剧中要大。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头是好,一头是坏。没有中间值。而徐文之所以想要拍悬疑片也是因为目前这么多剧种中,他唯独没有尝试过悬疑片。既然打算回归了,他也没有想继续吃老本。不然制造话题度的话,他完全可以把之前拍摄过的一部作品拿出来拍续集。回归的性质跟悬疑片一样。要么是重磅回归,要么是一点水花也没有。很显然,徐文也不想要一点水花都没有。所以在离开话剧院之前,他就锁定了自己想要拍摄的悬疑作品。《隐秘的角落》!作为一部堪称现象级的悬疑作品,它的出现直接打破了《白夜追凶》在斗瓣上保持的最高悬疑片评分的记录。超过28万人给其打出来9.0分的成绩,最高分逼近9.2分!虽然只有短短的12集,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力丝毫不比那些40集50集的电视剧要差。斗瓣的热度指数长期稳居第一,直接碾压了同期播出的各种上星剧。围脖热搜超过50次。总播放量超过16亿!平均每集的播放量都在1.18亿左右。圈内不少艺人、导演、制片人发文,称其为一部可以跟顶级欧美剧较量的悬疑片。而在《隐秘的角落》之后,有着跟它同样讨论都的国产悬疑片,尚且没有。甚至于在播出的时候,《小白船》这首歌曲都红极一时,播放量超10亿!“爬山”也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梗。可以说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这也是徐文在经过深思熟路之后决定拿出来的作品。它的剧本在徐文离开话剧院之前就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了。到现在只需要把一些具体的细节给完善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也花了徐文两天的时间。好在《隐秘的角落》体量只有12集。所以剧本方面没有花费徐文多少时间。在完成剧本之后,徐文就给张敏打过去电话,让她安排一下准备拍摄的东西。而张敏也表现出了对于徐文这个项目的足够重视。几乎是把公司最好的团队拨给了徐文。这些人中又不少都是跟徐文之前合作过几部电视剧的人。在经过2年的工作之后,现在也或多或少的成为团队的小领导。对于跟徐文的重新合作,基本上都不怎么要张敏来吆喝。他们就主动报名了。毕竟若是没有在徐文手底下工作的经验,他们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确定好主创的班底之后,徐文也没有拖延,低调的选择了一个日子召集主创准备项目筹备会。“敏姐,我这一次的新项目《海湾之女》有不少投资方感兴趣,但我还是打算启用我们公司自己的团队。”张敏的办公室内。一个留着板寸的人正在跟她说着些什么。张敏耐心的听着,等到板寸男说完之后,笑呵呵的给其倒上了一杯咖啡。“行,你的项目上个月已经通过立项,具体打算什么之后开拍,你给我个日子就行了,你做事我放心。”要说老板在对待谁的时候最热情,那一定是公司的销冠。在徐文去话剧院深造的两年,公司内导演部门的业绩都是靠着黄瑜一个人撑着。接连2部成功的电视剧,让黄瑜在圈内站稳了跟脚。也是很多制片人想要合作的对象。自然而然地,张敏对他也稍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