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洛显之,三日三迁! (第4/4页)
是死。 河洛之地,也难以保得住,那个时候,就算是再实行王道,也保不住大梁。 臣的祖先是洛国君主,洛国实行了那么多年的王道,最后还不是因为国力的巨大差距,而败于秦国,仅仅王道是不够的。 我大梁一定要抓住机会,拿到整个黄河以南,才有讲未来的资格,汉国和魏国,就是我们的主要对手,搞烂他们是长远的计划,包括搞烂燕国是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的,虽然和燕国结盟,但细作现在就应当开始在燕国中释放谣言了,还有我梁国的各种奇珍异宝,香车美人,要多多的给列国君主以及贵族送去,让他们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 整肃国中更是重中之重,父亲之前的管理方式,已经快要到顶了,再想要通过现在的方式,继续提高国库的收入,很难,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维持,然后开始清查国中的不法之事,狠狠地用杀戮来震慑基层胥吏,不要让百姓陷入不能生存的境地。” 洛显之这番话就显得正常了许多,至少比先前正常了很多,萧衍大致知道了洛显之要做什么,他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灵秀,朕总有一种感觉,你是不是觉得你的父亲,留下了很多问题,朕要为你的父亲说一句,青云是朕此生见过最有才华之人,他是朕最好的丞相,没有青云给朕坐阵后方,朕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成就,朕甚至就连草原都不敢去。” 洛显之直接愣住了。 萧衍的神情很认真,他是真的很怀念和洛有之共事的时间,那个时候的萧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哪里像是现在,明明和此前,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却被梁国的现状掣肘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于是他愈发的怀念洛有之。 洛有之就是那个能够兴旺自己的人。 他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陛下,您如何会这般想?那可是臣的父亲,是臣此生最崇拜的人,臣怎么会对父亲不满呢?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执政,邦周时齐国管仲,兴盛了齐国却导致齐国过于重商,晋国强大却导致卿族坐大,臣的先祖文公改革是最完美的,但依旧没能改掉根源,宣公的改革让诸侯进一步坐大,洛文王执政,民间豪强也在恢复,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臣现在相当于是第二阶段的执政,目标是处理臣父执政时的问题,让臣父的政策更加流畅的执行下去,仅此而已。” 原来如此! 萧衍也反应过来了,洛氏这么看重孝道的家族,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他再次回想了一下此番洛显之进入宫中后所说的诸多言语,这些话单独听,感觉有些问题,但是合在一起,就能够感觉到,洛显之明显是有一套自己逻辑的,而且这套逻辑是他深思熟虑许久的。 萧衍的眼睛望向他在上首的桌案,那个上面放着洛有之留给他的遗言,两个人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洛有之临终前写在纸上,其中一条就是,任用尚书令时,要选择能一以贯之的人,不要选择那些只能做副手去执行的人。 现在看来,洛显之就是这样的人。 “灵秀,你比朕想象中的还要优秀,真不愧是青云的儿子,有你这样的儿子,青云的确是九天之上,可以欣慰,不像是朕,那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唉。 你说得对,朕应当在朕还活着的时候,尽力去做到更多的事情,否则以后我大梁还不知道会如何。 灵秀,朕会尽快将尚书令的任命下发,你马上就会接任,对未来如何执政,你可有些想法了?” 洛显之深深躬身道:“陛下,臣已经大致有思路,这些年臣不仅仅在姑苏读书,还曾经在江东的各处都游历过,对如今国中情况,还算是了解,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得到洛显之的回答,萧衍点点头说道:“那就好,你且回府中,接下来的几天,朕会将旨意下发到你府上。” 洛显之再次躬身作揖,而后离开了皇宫,走在皇宫中,望着那些巍峨的建筑,洛显之却觉得姑苏的山水更好,他曾经想一辈子生活在姑苏的山山水水中,但最后,洛这个姓氏还是让他离开了那里,走到了建业之中。 这巍峨的皇宫啊,下一次再来上朝,自己就不再是现在没有官职的赋闲之人,而是尚书令了。 从赋闲之人,摇身一变,成为尚书令,在如今的梁国中,也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洛显之低着头,摊开双手,手指上的纹路都根根分明,骨节明显,自己能够将整个梁国都握在手中吗? 能够达到父亲曾经达到的成就吗? 洛显之在问着自己,没有人知道结果,他自己也不知道。 尽人事,知天命,如此而已。 …… 在洛显之来到建业第三天,这个消息终于传遍了整个建业的权贵圈子,洛有之的儿子来到了建业,这绝对是超级大新闻。 谢氏还在等待着皇宫中的消息,根据消息和洛显之的意志,来决定如何向整个建业宣告他的到来。 建业城被这条消息刷屏,几乎每一场聚会都在思索,皇帝会给洛显之什么官职,少数人猜测是六品,最可能的是国史的编撰,这项工作清贵,又容易出成绩,而且还是洛氏的老本行,给楚国修史是现在的大工作,毕竟大多数人的祖先都在楚国当过官,这项工作可不算是容易。 但大多数认为以皇帝和先姑苏郡公的关系,一个六品绝对不可能,皇帝很可能会小小的破例,给予洛显之五品的官职,直接成为主管楚国史书修订的主要大员。 或者说是进入禁军,这样方便带着洛显之打仗的时候立功,然后回来之后就可以直接升官。 这些人的确是比较闲,不仅仅猜测官职,就连之后的升迁路径都想好了。 但还是猜错了。 如果没有兵败的那件事,或许萧衍的确是会给洛显之一个五品的官职,然后让他快速的立功升迁,一步步让他当上丞相,就算是当不上真正的丞相,那三公录尚书事也足够。 但兵败之事,刺激到了萧衍,最终导致了如今的结果。 建业城的权贵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震撼,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门阀士族。 “敕令:洛氏显之,出身名门,忠正之后,爵列郡公,尊贵有神,朕往辰星,当得高显,当得其佐,赐其尚书台行走。” 这是萧衍赐下的第一条圣旨,进入尚书台是众人没想到的,尚书令在很多人看来是俗务,除非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这样的官职,才值得去做。 仅仅一天之后,就又有圣旨从宫中传出。 “尚书台行走洛显之,品行高洁,朕甚慰之,郡公高爵,多有牺牲,朕拔擢为尚书右仆射。” 大多数人已经蒙蔽了,怎么就直接尚书右仆射了,还不如直接把尚书令赏给他! 又是一天。 “尚书右仆射洛显之,允文允武,才智超群,所献之策,朕甚喜之,大梁有此大才,当兴,拔擢为尚书令,晓谕。” 轰! 令旨一下, 建业震动! ———— 洛显之字灵秀,年十七袭爵姑苏郡公,显类其父,颇作刚强,辄斥属僚,威盖群臣,有贵触法,时例能容,显曰:“贵者,多牺牲也,吾杀汝,非吾厌汝,乃正国法,乃告汝祖牺牲。” 遂杀,江左哗然无言,民谚曰:“江左灵秀,威显天正。” 显之铁面,由此而始。——《南史·姑苏郡公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