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_第七章:《士族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士族论》! (第3/4页)

族是用来打击庶族的工具,用完了就要扔掉。

    所以洛氏很注意去寻找那些不变的人,这些人是能够分辨出来的,那些不被屁股所控制脑袋的人,才是洛氏会重用的人,只有这些人才能完成未竟的大业。

    变色龙。

    不配。

    许多士族因为洛显之而相聚,共同商议大事,对于洛显之所提出的修订氏族志的事情,他们强烈反对,但让他们觉得很难受的就是,找不到理由。

    洛氏在处理这件事上,有天然的优势,什么臭鱼烂虾,也配和我洛氏同列士族,光是这一句话就能够搞死一个士族。

    只不过洛氏不会用这句话,这属于最终底牌之一,这句话一说出去,基本上就算是用洛氏的声望去换。

    “洛氏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些门阀士族的存在,难道对洛氏不是一种保护吗?这世上哪里有自己毁灭自己的人?”

    终于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所有人都眉头紧锁。

    这永远都是所有人不能回答的问题,在当前的体制下,洛氏几乎是得利最大的一方之一,江东洛氏能富贵这么多年,能地位崇高这么多年,谁敢说和现在这种士族制度没有关系?

    只要这种制度存在,以洛氏的特殊性,就能永远的在江左逍遥下去,而且是高高在上的逍遥下去,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

    只要一想想,这些人就已经羡慕到了极点,这么好的事,如果让他们来选择,但凡犹豫一秒,都是对数百年传承的不尊重,都是对光宗耀祖的不尊重。

    这不是选择!

    “但洛氏就不这样选,他们偏偏要和皇室站在一起,偏偏要和庶族站在一起,真是疯子,疯子!”

    在江东所有人的眼中,洛氏就是和庶族站在一起,整个江左七成的庶族官吏,都是洛氏提拔或者和洛氏有关系的,现在庶族寒门占据了这么多官位,也是因为洛氏一直都在提拔,这就是所有人的共识。

    洛氏自己只不过是因为士族太多了才提拔寒门庶族,但在其他人看来,洛氏这就是在为庶族开天门。

    “洛氏不一直都这样吗?”

    突然有人说道,所有人都望向他,那是个颇为儒雅的中年人,见到所有人都望着他,沉声道:“从邦周时代,那个洛氏最高贵的时代开始,洛氏不一直都这样吗?

    他们是礼制的维护者,但却从来不是守旧者,而且不断地变幻着礼制,就在我们梁国的荆州,曾经有过一个申国,你们都没有读过史书吗?

    这个申国的国君,本来是个孽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但是洛文公最后册封他为诸侯。

    有多少洛国国君的妻子都是普通人呢?

    汉朝之时,这种事就更多了,多的甚至数不胜数,他们从来就是如此,从不在乎别人的血统,因为和洛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对一个传承了一千四百年的大家族来说,传承一百年、五十年和零年,有区别吗?

    洛氏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家族的事情?

    当年邦周的贵族大概也在这么想吧。

    当年六国的贵族大概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事实上呢?

    最后只剩下洛氏和一直跟着洛氏走的吕氏,其他的都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征讨胡人,洛氏死伤那么多,甚至几乎要将家族毁灭,但最后还是要去做,更何况现在呢?

    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但心中突然有感而发,我们的想法和他们的,似乎很不同啊。”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感觉脸色大变,这番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这是个非常令人感到绝望的事实,那就是洛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形同自杀的政治举动,不是第一次主动肢解自己的力量,但最终的结果是,洛氏好好的活着,而其他不愿意改变的,顽固对抗的都湮灭了。

    而且在洛氏的心中,这世上是真正的存在一些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去做的事情的,比如广开门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洛氏一直以来都反对这种世袭罔替,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他们不愿意去承认。

    他们只会抓住表面上的洛显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尚书令来辩解,却不去思考洛显之为什么需要如此做。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无论洛氏如此,他们总是要有一个应对的方法,“皇帝肯定会支持他,即便是说再多,我也不愿意接受,这世上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让人去放弃利益,不吝于杀死他们,尤其是让短视且贪婪的人去理性,那简直就是做梦。

    这世上有理智的人,有理性的人并不多,权力和财富不会带来智商上的提升,他们愚蠢时,依旧愚蠢,一众人面无表情的商议,然后各自叹息着离开。

    刚刚分别,就换了表情,有的人脸上露出了凶狠的神情,有的人脸上则出现了明显的畏惧,还有人开始频频闪烁着眼神。

    因为性格的不同,情势的不同,导致这些人面对洛显之的政策时,反应也不同。

    无论是士族还是寒门,都在等待着洛显之的具体政令出现,但是却一直都没有消息,这让众人又惊疑起来,不知道洛显之要做什么。

    直到在天光破晓时,数骑来自会稽的信使踏破了建业城的平静。

    这下所有人都会知道洛显之到底是在等待着什么了。

    这些信使带来了一个消息,是会稽郡守亲自汇报。

    “郡公,根据排查,现在会稽郡中的的士族造假现象,竟然有惊人的四起!

    而且这还是有确凿证据的,没有确凿证据的,还不知道有几个。”

    洛府中,信使向洛显之汇报着这个惊人的消息。

    士族造假!

    纵然早就知道肯定有这种事出现,但事实真的出现在眼前,还是给了洛显之重大冲击,一个郡中就有四件士族造假的事情,那大梁几十个郡中,该有多少?

    洛显之回过神来之后,摇摇头,明白不至于有那么多,会稽郡多是有客观原因的,其他许多州郡中,没有会稽郡的条件。

    尤其是扬州其他各郡,几乎不可能有,倒是徐州和荆州各郡中,这种事恐怕不会少见。

    会稽郡守自然是洛氏的人,洛显之选择会稽郡去查,不是随便选的,而是因为会稽郡中曾经爆发过一次大乱,许多家族的谱系都有丢失。

    编造士族谱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正如在一个严密的系统中,任何的不恰当都非常容易被发现,而在一个已经半损的系统中,添加几笔,甚至能够成为新的底层架构。

    实际上从后汉末年开始,各种大乱导致士族出逃,这种冒充士族的事情就屡见不鲜,但那个时候没有谱匠这种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说是错漏百出,毕竟士族是个集体,各种姻亲关系,以及族中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够冒充。

    但是到了现在就不同了,有专业的谱匠给编造完美无缺的关系,甚至就连社会关系,都能够编出来。

    但!

    谱匠再强,难道还能强的过洛氏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士族诞生的那一刻,洛氏就知道最后士族一定会站在家族的对立面上,这是从久远的历史上所得到的经验,每一个渐渐走向巅峰的阶层,最后都会走向反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