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 (第3/4页)
军在城前浅水原列阵,要和西秦决一雌雄!” 洛玄夜闻言脸上瞬间一黑,这刘文静和殷开山果然违抗命令。 刘文静和殷开山不一定会战败,或者他们二人真的能把薛举干翻,就如同项羽正面干翻秦朝精锐大军一样,这世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事例太多了,所以他们二人做出这种选择也无可厚非。 但洛玄夜知道,这种举动,就是没把秦王李世民放在眼里。 当这个举动被做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就一定落不了好。 如果刘文静和殷开山胜了,李世民先前的军令就是笑话,军事威望会下降,之后想要掌控军权就更难。 如果刘文静和殷开山败了,李世民同样跑不了,一个领导责任就够李世民吃挂落的,他是行军元帅,只要大军战败,肯定是有他的责任的。 “给我披甲!备马!” 洛玄夜心念电转立刻就知道自己不能在营中坐视。 依照秦王的脾气,他宁愿唐军得胜自己威望受损,也不愿意见到唐军受到损伤。 西秦薛举实力很强,仅仅陇西骑兵就有一万多,而唐军中的骑兵只有不足四千。 当初打关中以及河东的时候,唐军都是骑兵占优的一方,现在这种骑兵劣势让唐军很是被动。 薛举出身河东薛氏,长年在凉州和陇右生活,弓马娴熟,陇西骑兵几乎是现在天下最强的骑兵之一。 灵兵们快速的给洛玄夜披甲,甲胄发展到现在,尤其是将领的甲胄,已经没法一个人穿戴,一层层的甲胄穿戴好后,洛玄夜将头盔戴在头上,灵兵又将他扶上马,他手中马槊挥舞一下,冲着军中中下层军官吼道:“传本公命令,步卒驻守营中,骑兵随本公出击。” 洛玄夜和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两个人,一文一武,唐军的骑兵虽然不多,但洛玄夜麾下却有一千人。 他率领着一千骑兵出营后,立刻就往浅水原而去,浅水原背靠着泾水。 战争向来都是一触即发,殷开山和刘文静出战后,唐军其他总管在懵愣中,同样出战。 洛玄夜并没有直接进入战场,骑兵的作用在于绕到背后或者侧面,然后冲击进入敌阵,如果时机合适,能够一战就将敌军打炸。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薛举也是这么想的。 刘文静和殷开山一开战,他就依仗着骑兵多的优势,在正面缠住唐军,而后自己率领着骑兵绕到了唐军身后。 这一幕恰好被登高眺望战场的洛玄夜见到,那漫天的尘土,除了骑兵疾驰而过绝不做第二可能! 洛玄夜只觉目眦欲裂,他和薛举交过手,薛举虽然不如他,但绝对称得上一句勇武,这样的人率领着数千骑兵绕后,会是什么结果? 他简直不敢想! “两头蠢猪! 竟然会这么轻易的被绕到后军!” 洛玄夜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尽可能的让唐军的损失减少,当薛举绕到唐军身后的那一刻,这一仗就注定失败。 当洛玄夜率领着骑兵冲过来的时候,所面对是已经开始溃败的唐军! 薛举只一次冲锋就将唐军冲的大散,但凡是上前的行军总管,就瞬间就被淹没在潮流中。 溃兵就如同携带着大量泥沙冲下的黄河般,有摧毁一切的气势,洛玄夜在大军中逆行,身边的骑兵也在受损。 他身上的甲胄之上到处都是箭矢,有的箭矢插进了他的甲胄缝隙中,但他挥舞马槊的手未曾停下来,即便是胯下的坐骑已经受伤失血倒下,他依旧顽强的步战。 他当然不是试图一个人去阻挡那汹涌的溃兵,他只是要暂时截断溃潮,救出那些行军总管以及尽可能多的唐军。 在远远望见薛举冲来后,洛玄夜毫不犹豫的撤退,其余总管同样逃之夭夭。 李世民在病痛中醒来,见到洛玄夜浑身是箭,立刻就知道情形不妙,洛玄夜将箭矢全部拔下,直接说道:“秦王,刘文静和殷开山擅自出战,我军败绩,死伤十之二三。 刘文静和殷开山部,大多已经阵亡,其余总管军队麾下士卒大多撤退。 我们现在要撤军吗?” 洛玄夜将刘文静和殷开山是如何被薛举绕后击败,讲给李世民听。 仅仅听洛玄夜讲述情况,李世民就能感受到战事是多么惨烈,又能感觉到,洛玄夜又是如何努力的挽回败势。 他招招手,洛玄夜上前俯身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的眼中没有一丝的挫败,他有些无力的握住洛玄夜的手,低声道:“青阳,我军还能用的人有多少?” 洛玄夜凭借感觉说道:“从长安出来的五万大军,刘文静和殷开山部有一万,我军可用着,大约能有三万多将近四万人。” 三万多人,不足四万人。 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稍后才坚决道:“不能这么轻易撤退,薛举骑兵众多,如果我们在大败后撤退,那损失将会是动摇国本的。 青阳,我军的阵型如何?” 他带着希冀的眼神望着洛玄夜,希望能再听到一个好消息,洛玄夜没有让他失望,“我的营寨中士卒都很稳,给我一点时间,我能让军队重新整装。 但秦王,我们的粮草损失了许多,我们的士气很是低落,再往后的每一天,对我们而言,都将是折磨,以及不可预知的未来。” 李世民长长出了一口气,他紧紧握着洛玄夜的臂膀,“青阳,最多再有几日,我的身体一定能好。 你坚持住,替大唐坚持住,替我坚持住。 我不想带着败绩回到长安,既然还有机会再战,我不想放弃。 粮草很关键,但如何使用粮草同样很关键,我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没有洛玄夜,唐军将会大败,李世民会选择直接离开这里,返回长安,再等待机会。 但现在既然还有一战的实力,李世民就不想放弃,“青阳。 我在大战前夕生病,我的部下不听从我的意见,我的敌人很是强大。 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磨难,我不能逃避。 如果我能克服这些,以后还有什么能够击垮我呢? 我坚信我的战术没有问题,我坚信我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只需要忍耐。 忍耐身体上的病痛,忍耐粮草的消耗,忍耐士卒的伤亡,忍耐可能到来的失败。 不忍受这些,胜利将和我们永远没有关系。 青阳。 你明白吗?” 洛玄夜满是血污的脸,沉凝的点点头,“秦王,我明白,我会守好营寨,绝不让薛举攻进来。” 说话间,有几人匆忙走进,刘文静和殷开山都在其中,二人一进帐中,就直接跪在地上,口称有罪。 李世民只是望了两人一眼,缓缓说道:“伱们都是父皇的臣子,该要如何责罚,是回到长安后,父皇的决定。 本王不愿意撤军,要在这里和薛举再战,若是两位愿意听从命令,本王愿意再交给你们一支兵马,如果两位依旧有自己的想法,那便返回长安吧。” 刘文静和殷开山对视一眼,齐声道:“愿听从秦王差遣!” 李世民神情略放松了一些,低沉着声音道:“本王不日即可痊愈,诸将守在营寨中,听从周国公的指挥,和薛举拖着,此番就要将薛举耗死在这浅水原!” 听到李世民将军政暂时委任洛玄夜,如今也没人再不服气,尤其是刘弘基等行军总管,刚才是洛玄夜带人截断了秦军,否则他们都要被俘虏。 众人齐声道:“谨遵秦王令!” 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失败后,唐军内部终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