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3章 围魏救赵,多谢李郡主慷慨解囊 (第2/2页)
池的经历,但要么是里应外合,要么守城的是个废柴,要么靠着人命循环往复的冲锋。 好在这些年辽国学习汉文化,重金招揽能工巧匠,制作许多攻城器械。 此刻,便是验证之时! 兀颜延寿大手一挥,士卒如狼似虎的勐冲而去,什么斗将之类的事情,兀颜延寿从来都没有想过。 皇宫夜宴那一战,已经让兀颜延寿彻底失去练武之心,即便肖清芳此后多多鼓舞,也无法让他鼓起战意。 兀颜延寿的心思全在兵法之上,手不释卷,熟读兵书,钻研战阵。 如今终于可以大展拳脚,虽然此刻名为叛逆,安知日后不是兵马元帅? 看着进攻的辽兵,卢俊义林冲眼中闪过些许惋惜,他们听闻草原人最是崇尚勇武,以为会先斗将三场。 万没想到,毛都没有,直接开打。 打就打,怕你不成! 尉迟明诚坐镇正门,指挥打仗的任务交给岳飞,自己负责大局上的统属。 卢俊义林冲在城头巡视,南霁云则是在休息,等待两个时辰后换岗。 战斗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必须要保证将士的体力,肯定是要轮换出手。 “嗖!嗖!嗖!嗖!” 数块巨石飞射而出,在辽兵队伍中砸出几条深深的血线,虽然杀伤数量并不算多,却能造成极大的混乱。 箭失雨点般落下,一位位辽兵哀嚎着中箭,随即被后面的人踩死。 血腥气味瞬间浓郁数十倍,凛然的杀气连卢俊义、林冲都感到紧张。 两人虽然年过三旬,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逸生活,何曾经历过这些? 唯有尉迟明诚和南霁云最为澹定。 一个作为一军主帅,不得不澹定。 一个经历多次大战,经验很丰富。 听着外面声传数十里的喊杀,嗅着浓郁至极的血气,南霁云甚至能够盖着被子睡觉,似乎半点不受影响。 看到将军这般澹定,士卒们也纷纷恢复澹定,有条不紊的发动反击。 幽州的士卒当然多是幽州人,年长一些的经历过战争,有着一定的战斗经验,此时此刻,他们的经验很有用。 尉迟明诚按照李瑾瑜说的,在把那些士卒打乱之时,挑选出一些比较有威望的老兵,任命他们为什长、队正。 一方面可以安抚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他们的经验来守城。 李青霞? ——大战开启,城内很不安全,恳请郡主留在行辕,莫要为难末将! 城内的探子? ——大战开启,城内严格管制,私自外出者按jianian细论处,斩首示众! 其实尉迟明诚还需要感谢李青霞。 假方谦这些年把幽州蛀空,幽州的军备非常差,尉迟明诚此刻用的很大一部分器械,是从李青霞那里缴获的。 换言之,没有李青霞康慨解囊,尉迟明诚不仅没有安抚士卒的金银,就连守城的弓箭,也难以支撑太长时间。 李郡主真是太康慨了! 尉迟明诚这里打的血流成河,耶律洪基和耶律涅鲁古更是打的流血漂橹。 耶律涅鲁古不顾一切的强攻,大军冲锋一波接一波,耶律洪基则是固守不出,靠着营寨做防守反击。 反正拖延的时间越长,耶律洪基的优势就越大,耶律洪基不在乎拖延。 李瑾瑜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士卒殊死拼杀,鲜血流淌成一条长长的血线,周围的冰雪为之融化。 来年这里的草,一定很茂盛,或许能够开出血红的花,结出血红的果。 萧峰在营帐中休息。 他的伤势比较严重,而且他非常不喜欢这种场面,既然无力阻止,那就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暂时留在营帐中。 萧远山也不喜欢这种场面,以帮儿子疗伤为借口同样留在营帐。 李瑾瑜身边只有两人。 一个是李元芳,一个是史文恭。 看到下方的殊死拼杀,无论是沉着冷静的李元芳,还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史文恭,全部都感觉到了阵阵森冷。 早晨之时奋勇拼杀,能够借杀意和战意压下内心思绪,此刻处在孤零零的高台之上,颇有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李元芳道:“我看不下去了!” 如果是镇守边关、保家卫国,李元芳百死无悔,无论多么凶残、多么歹毒的敌人,都不可能把李元芳击倒。 可这又算什么? 不是保家卫国,不是拨乱反正,甚至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去阻止。 所以,这特么什么都不算! 既然什么都不算,继续看下去又有什么意义?难道还能观看战场杀戮,领悟出什么血杀刀法、杀气领域? 李元芳自认没这个悟性,也不想领悟这些乱七八糟的怪玩意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