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6章 先秦史话,越王八剑 (第2/2页)
我特么还能说啥? 李瑾瑜道:“想要什么?” 虚夜月道:“据说天下第七手中有件神兵,名为千个太阳,还有名为‘九天十地十九神针’的暗器……” 李瑾瑜道:“千个太阳,九天十地十九神针,没问题,我也想看看,这个天下第七究竟有几分本事!” 天下第七本名“文雪岸”。 说他没本事吧,那肯定是胡扯,毕竟能得到元十三限三门绝学真传,在内功根基方面,更胜追命冷血一筹。 说他有本事吧,那也是胡扯,哪个有本事的人会这般吹嘘名号? 加一堆限定条件就不提了,还特么整天躲着走,若是光明正大站出来,接受高手的挑战,成功夺得“三十岁以下天下第七”之名,那还值得多看一眼。 现在……李瑾瑜对他用三招,那就算是欺负人,算文雪岸赢了! 虚夜月看了看情报,指着其中一条情报说道:“这个人好古怪啊!” 那是一个名为“蔡旋钟”的剑客。 剑客没什么奇怪的,此人最为奇怪的地方,在于使用的宝剑特别长。 寻常宝剑多是三尺至四尺,根据身高臂长以及所修行的武技调整,以三尺五寸至三尺七寸居多,神兵谱上四尺以上的宝剑,唯有覆雨剑和天怒剑。 蔡旋钟的剑长达九尺七寸。 这是什么概念? 马战作为长矛使用,这个长度也已经足够,步战施展起来颇为不便,长缨步战之时,也仅仅才九尺而已。 这么长的一把宝剑,使用起来自然是非常不方便,但用这等奇门兵刃,却能混迹江湖多年,显然有独到之处。 此人的名字也很有古怪,他曾经用过蔡钟、钟旋蔡、钟蔡等名字。 很显然,蔡旋钟是化名,但他的真实来历,必然与蔡、旋、钟有关。 虚夜月奇道:“这么长的宝剑该如何使用?双手剑法、苗刀刀法乃至于枪法矛法戟法,全都不合适吧?” 李瑾瑜道:“剑法!” 虚夜月道:“什么剑法?” 李瑾瑜道:“大限剑法!” 虚夜月撇了撇嘴:“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差劲了,用这样的兵刃,遇到真正的高手,定然会是大限将至。” 苏樱端着茶盘走了进来,轻轻给了虚夜月一个脑崩儿:“大限剑法来自于秦朝最厉害的铸剑宗师奔鹿大师。” 虚夜月道:“奔鹿大师?这个名字却是有趣,铸剑师也会剑法么?” 苏樱解释道:“秦始皇当年邀请五位铸剑大师铸造‘定秦剑’,五位铸剑师寻到精品材料,却不懂如何铸造。 五人恳请奔鹿大师破例出手,奔鹿大师为了五人亲族的性命,开炉铸造两把宝剑,每一把剑都长三尺六寸。 铸造出两把宝剑之后,还余下一小块材料,可以铸成二尺五寸的宝剑,三把宝剑加起来,刚好是九尺七寸。 不想此时嬴政已经驾崩,秦二世胡亥登基称帝,不过当时胡亥忙着清理扶苏的亲信,没工夫搭理奔鹿大师。 奔鹿大师不仅擅长铸剑,而且剑术颇为高明,创出《大限剑谱》,希望秦二世能够勤练武功,专心理政。 李斯一听‘大限’二字,担心触怒到了秦二世,把奔鹿大师诱骗毒杀。 因此,世上只有两把定秦剑,却没有完整的九尺七寸的‘大限剑’。 更为巧合的是,奔鹿大师被毒杀之后不久,李斯的大限到了,秦二世的大限到了,就连秦国的大限也到了。 世上虽然没有大限剑,剑谱却完整的流传下来,如果能够寻到足以替换大限剑的宝剑,便能修行这本剑谱。” “谁会铸造这么长的宝剑?” “还真有,而且这把宝剑的历史比秦国更早,早了百多年。” “是越王八剑么?” “是!” 春秋时期,勾践派遣工匠向昆吾山的神灵祭祠了白马、白牛,而后开采赤金矿,顺应天地八方之气,铸成八把精妙绝伦的宝剑,即——越王八剑。 秦国的“罗网”曾经搜集到了这些宝剑,赐予“天字号”杀手,杀手会舍弃自己的本名,只以宝剑为名号。 “越王八剑,各有玄妙: 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阴盛则阳灭; 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 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倒转; 四名悬翦,飞鸟游过,触其刃如斩截焉; 五名惊鲵,以之泛海,鲸鲵退避; 六名灭魂,挟之夜行,不逢魑魅; 七名却邪,有妖魅者,见之则伏; 八名真刚,切玉断金,如削土木; 符合大限剑谱要求的,应该就是其中的转魄神剑,不过我只闻其名,真正见过的,唯有玄翦双刃罢了!” 李瑾瑜道:“这位蔡旋钟,不仅精通大限剑谱,还会一门高深剑气。” 虚夜月道:“什么剑气?竟然能得到夫君称赞为‘高深’,难道能比得上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不成?” 李瑾瑜沉声道:“比大理六脉神剑只强不弱,这是天下间最正宗最强大的剑气——先天破体无形剑气!” 越王八剑不是秦时明月的专利,温系很早就有相关的描述,《杀楚》是温瑞安代表作之一,非常好看的短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