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人是神捕_第674章 逐鹿之战,龙家的始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4章 逐鹿之战,龙家的始祖 (第2/2页)

剑的义军首领名为刘邦,盔甲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七海蛟龙甲,刘邦获得最终胜利。”

    “那你应该知道,刘邦被封为汉王之时的封地,刚好就在巴蜀汉中。”

    “五丁开山,姬如屠龙?”

    “正是如此!”

    李瑾瑜解开了一桩疑惑。

    当初在鹿鼎山的时候,福至心灵轰出君临天下紫龙气,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轩辕壁画,还因为有龙珠的共鸣。

    正是因为这份共鸣,把握住玄之又玄的灵机,感悟到破云贯日万龙腾。

    只可惜当时吴明追的太快太狠,没来得及做更多领悟,否则很可能在鹿鼎山之战,就能够抢到两三颗龙珠。

    两人商议了一阵,童博甚至催动了龙神功,李瑾瑜也拿出了赤霄剑。

    商议完毕之后,结果如下:

    一、上古时期,元气充足,有一条长蛇经历多次蜕皮,最终成功化龙;

    二、轩辕蚩尤决战于逐鹿,蚩尤为了获得胜利,制造出兵魔神,为了催动兵魔神,击杀龙神,夺取龙魂;

    三、一个年轻的武者,无意间遇到垂死的龙神,与龙神做出交易,得到龙神功的传承,自此改名为应龙;

    四、龙神死后,血rou精元变化为九颗龙蛋,由应龙的后人负责看守;

    五、应龙辅佐轩辕战胜蚩尤,随后带着兵魔神迁徙到西域,留下龙氏一族的血脉,在楼兰古国看守兵魔神;

    六、阴阳家覆灭护龙一族,八颗龙蛋先天不足无法破壳,变为龙珠,一颗成功孵化出巨蛇,一路逃到蜀地;

    七、追逐巨蛇,五丁开山;

    八、秦朝时期,项羽和荆天明误打误撞进入楼兰古国,得到部分隐秘;

    九、姬如带领盖聂卫庄屠龙,以龙魂铸造灵镜,以龙骨铸造赤霄剑,以龙鳞铸造七海蛟龙甲,以龙血开锋;

    十、灵镜赠予童氏一族,童氏一族迁入水月洞天,开始了隐居生涯;

    十一、项羽、刘邦先后起义,刘邦获得最终胜利,开创了大汉基业。

    期间有五个设想:

    一、项羽破釜沉舟之时,可能催动过兵魔神,用的能源是八颗龙珠;

    二、能源耗尽之后,为了防止有人肆意使用兵魔神这种杀戮武器,荆天明带领墨家弟子,把兵魔神送到北地;

    三、一路向北,越来越北,到了黑龙江和额木尔河的交汇处,也就是鹿鼎山所在地,把兵魔神留在了鹿鼎山;

    四、姬家流传久远,很可能知道这其中的隐秘,因此姬鹤鸣姬鹤舞在坐化之前,选择鹿鼎山作为自己的墓xue;

    五、兵魔神和龙珠,被爱新觉罗氏的先祖得到,满清开国神铠,很可能就是兵魔神,这也是满清最后的底牌。

    搞清了事情的大概经过之后,李瑾瑜兴致勃勃的拉着童博切磋武功。

    童氏一族的心法以养生为主,武技则是以防守为主,并不擅长攻伐,但龙神功这种化龙之法,却是玄奇至极。

    李瑾瑜催动降龙十八掌,能够轰出龙形劲力,但想要化身为龙,差了实在是太远,对于龙神功颇为好奇。

    直接问人家的家传心法,未免有些过分,不如在切磋中领悟绝学。

    以李瑾瑜如今的武道根基,再加上天子望气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很少有什么绝学,能够瞒得住李瑾瑜。

    ……

    荒山,山洞。

    庞斑的身上爬满了蛛网,脸上沾染了厚厚的灰尘,好似残破的石像。

    与玉罗刹激战过后,庞斑便在此地闭关潜修,通过身上的重伤,以及生命的流逝,体会道心种魔的生死循环。

    道心种魔大法,本就要在生死之间感悟灵机,道心的生机和魔种的死气交相融合,以生死把握世间一切波动。

    天地万物均有波动,只要能够把握住敌人的波动,便能够克敌制胜,把握住天地的波动,就能够打开天门。

    古往今来修行道心种魔大法的,除了向雨田这个怪物,从未有人成功。

    庞斑的天资虽然卓绝,但想要按部就班的修成道心种魔大法,也是绝对不可能,所以他选择以感情作为媒介。

    可惜的是,他失败了!

    李瑾瑜的底牌超出他的想象,靳冰云更是已经为李瑾瑜生儿育女,就连慈航静斋,都已经开始进行门派改革。

    或许再过几十年,慈航静斋便只是武林门派,是七大剑派的魁首。

    庞斑并不在乎失败,或者说他天生的冷漠无情,让他对失败并不会有严重的感情波动,无需耗费时间去克服。

    失败不可怕,但该如何成功呢?

    以庞斑的天赋,也想不出道心种魔大法的前路,直到与玉罗刹一战,蒙赤行福至心灵,为他找寻到了前路。

    修成道心种魔大法需要魔种、魔媒和炉鼎,要吸收炉鼎的精气神,以此成就自身的修为,炉鼎自然会有反抗。

    如果炉鼎不反抗呢?

    如果炉鼎主动灌顶而入呢?

    蒙赤行的修为已经到了极限,十几年时间没有寸进,被玉罗刹重创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恢复的希望。

    既然如此,为何不以自身魔种,用自身的精气神,成全庞斑的修为?

    打定主意之后,蒙赤行逆转了道心种魔大法的种玉功,把自己毕生精气神灌注到庞斑体内,刺激庞斑的魔种。

    武功到了庞斑这种境界,量的积累已经毫无意义,需要质的变化。

    蒙赤行灌顶进去的功力,只是在修复庞斑的身体损伤,真正的目的,则是催熟魔种,让庞斑修成道心种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由一而来,虽然历尽千变万化,最后总要重归于一。

    一生二者,正反是也,魔道是也,人虽不能改变这由无到有,由有至无的过程,却可以把握有无间的空隙。

    无论是魔是道,其目的均是超脱有无正反生死,道者即为道心,魔者即为魔种,修佛之人则是无心圣胎。

    以魔种超脱生死,超脱善恶,超脱有无,便是道心种魔的终极境界。

    经受蒙赤行灌顶之后,庞斑进入到悠长的顿悟状态,身体假死如枯木,精神却已经触摸到了无边无尽的道。

    传道解惑的蒙赤行,曾经爱恋过的言静庵,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随着魔种在体内重新凝聚,庞斑缓缓地睁开了双目,双目如电,照亮整座山洞,周围的山壁亦随之不断震颤。

    庞斑缓缓地起身,熟悉着体内似有似无非生非死的力量。

    道心种魔,仙魔同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