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生平所愿 (第2/2页)
生教给他们的典籍。 院中,一个身着白衣白冠的中年人正走在一群稚童中间,双鬓微白的读书人一脸满意的瞧着这些读书种子,手中的书籍时不时的就会准确落在打瞌睡的稚童头顶,一脸无可奈何的笑着。 中年人瞧见了门外的一行人,缓步走出了院落,拱手道:“儒家谢新恩,几位远到而来,如若不嫌家中清贫,便请入园喝杯淡茶吧?” 李寸心眯眼瞧着这突然出现的院落,心里顿时警惕了起来。结果看到了念七双臂还胸,连眼睛都未曾睁开。 李寸心身旁的三个小家伙正翘着脚瞧着院内的情景,一脸的好奇。那中年人见状,也是温和的道:“既然都是同道中人,难道还会担心我这一介书生会对你们不利吗?” 既然已经这么说了,李寸心自然也不会再继续扭捏下去。牵着小石头便是朝着院子走去,那中年书生微微侧身,为这一大三小让开一条路,瞧了瞧一脸好奇的小道士,中年人不仅没有目露鄙夷,反而是冲着小道士点了点头。 院子里读书的小家伙们瞧着有陌生人进院,哪儿还有读书的心思,都是好奇的瞧着几个人。读书人走入院中,笑道:“好好读书,今日的功课不完成,一会就没有夜宵吃了!” 瞧见先生生气,那一群娃娃立马就开始装模作样起来。中年人笑而不语,拿过了几个自制的木凳,将泡好的茶递给了李寸心。 李寸心轻轻抿了一口茶,也是赞叹道:“剑州特产雨尖露,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茶,但是入口含香,实在是沧海遗珠啊。” 中年人闻言,也是笑了笑:“公子博学,这雨尖露,就算是土生土长的剑州人都是没几个知道的。” 李寸心回道:“先生谬赞了,只不过是粗略的度过几本书,识几个字罢了,跟先生这已经能盈溢于天地的浩然气相比,还是差了太多啊。” 中年人微笑道:“我辈读书人始终秉持着至圣先师的教训,以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为生平大任,我资质愚鲁,无法担负起那教化天下的大事,也就只能窝在这山中,给这些孩子启蒙了。” 李寸心瞧着这明显脾气极好的读书人,也是疑惑的道:“瞧先生的谈吐气度,料想去文庙当个君子应该不成大碍,可为何要自毁rou身,窝在此处当一个山君呢?” 被挑明了身份的中年人始终微笑,轻声道:“君子山神不过是一个虚衔罢了,倒不如过些自在的日子,为稚童启蒙,也算是为天下读书人做些贡献了。” 说着,中年人从屋内取出了三本启蒙典籍,递给了三个小家伙:“年少时多读些书,总是好的。不求识文断字,也不求有多大的学问,只是通过读书去了解一下这世间的道理,也是极好的。” 李寸心瞧着这三个小家伙,轻声道:“先生的见解,果然不同于常人。若是寻常读书人势必会为了功名利禄挤破了脑袋,像先生这般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实在是少见了。” 中年人微微笑道:“我大唐本就重武轻文,剑州更甚,这也怪不了别人,实在是这北路之上历代都是征伐不断,连生存都难,更何况去做读书这种事了。不过现在世道变好了,读书人也多了起来,我大唐的文运也在不断的增加。”中年人瞧了瞧三个小家伙,继续道:“一个天生金刚不坏,一个气韵缭绕看不清本心,一个魔族的少年,公子这阵仗,也属实有些让人羡慕啊。” 李寸心似乎一点也不担心的道:“怎么,先生要除魔卫道?” 中年人摇了摇头:“这世道不是我们读书人的,也不是某一家某一派的,诸子百家交相辉映,世间万族也应当如此才对。只要心存善念,这书籍道理就摆在那里,谁也阻挡不了。” 似乎知道李寸心想要问些什么,中年人笑道:“公子担心的事情我也知晓,这些稚童稍后便会回家去,只因为我的身份不方便去与他们交谈,所以这读书之事,也还是只能暗地里进行。” 李寸心点了点头,抱拳道:“先生所行之事,自然不用小子去担心。” 中年人摆了摆手:“只不过是一介失意的书生,当不起公子这一声先生。” “生平所愿,只不过是不想大唐的读书人处处矮人一头,剑州的读书种子不用处处低别人一等就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