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5章 《千里之外》(求月票求订阅) (第2/2页)
森手持麦克风,从黑暗中走来,走向舞台中央那一片如梦似幻、烟雾缭绕的舞台,在晕黄的灯光映射下,那里仿佛发生了时光倒退,一瞬间有了一种时光流转到百年前的近代风格。 与此同时,一个个身穿旗袍的舞娘也垫着脚步来到舞台上,优雅的的跳着舞蹈。 所有观众听着这歌声,看着这一幅画面,都感受到了一种时光逆转,仿佛真的回到了百年前。 “好有古韵!” “虽然舞者们看起来跳得很欢快,但配上这歌声,这音乐,为什么感觉很凄美!” “用轻灵简单的旋律承载悲凉,啧啧,大师级的编曲也不过如此了!” “歌词太给力了吧,匆忙相遇、匆忙离去的意境被刻画的很生动啊!” “又是一首顶级华夏风歌曲!跟《青花瓷》的味道完全不同,也不像是《西厢》和《三国恋》那种味道,是一首完全不同于之前所有华夏风味道的歌曲!” “是的,如果说硬要匹配,也就是跟《红颜》或者《发如雪》的味道相似一点!” 观众们此刻都是激动莫名,一个个吼着嗓子尖叫起来。 而工藤千惠在听到这首歌的开头部分时,表情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 匆忙相遇,匆忙别离,这好像就是在说自己的那一段感情…… “故事在城外 浓雾散不开 看不清对白 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韩森的歌声依旧在持续,像是安抚在无数人心头的一只温柔的手,听的所有人都极为享受。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眼看到了高潮处,所有人都扬起头来,忍耐住心中的激动,想要听一听副歌部门是怎样的曲调。 然而所有人刚抬头就发现,一直站在舞台中央的韩森,竟突然侧过身去,伸出手,微笑示意所有观众向身后的幕帘看去。 而当伴奏达到顶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恰在此时,幕帘缓缓向两边拉开。 歌手邓泽海一身西装革履,头发梳得笔直,如同一位艺术家一般,抬起头,伸出双手,含笑对着麦克风架唱出那绵长的歌声: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当高潮处的歌声响起,那优雅而绵长,只在晚会上听到过的歌声,与韩森之前非常现代流行化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以至于所有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同时,那些由华夏乐器在这里做出的背景乐,更是使得双方的合唱,在这一刻显得浑然天成! 所有人都看傻了,也听傻了。 当看到邓泽海从幕帘之后出现的时候,全场几乎鸦雀无声。 只有工藤千惠,在看到邓泽海的一瞬间,耳边听着那歌声的时候,整个人仿佛被电流涌过全身,她张了张嘴,心情激动之下,眼眶迅速涌起泪水。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 用一生,去等待——” 邓泽海此刻非常认真且陶醉的演唱着这首他练习了无数次的歌词,浑然没有发现身后的大屏幕上,已经出现了昔日曾有过一段情感经历的外籍女子。 而全场所有观众却是看的清清楚楚。 特别是看到工藤千惠在这歌声中流泪的时候,全场瞬间沸腾起来。 “太牛了,没想到邓泽海竟然出现了韩森的演唱会上!” “这完全是两个次元的歌手啊!” “完全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的何尝竟然敢如此天衣无缝!”“ “这首歌太好听了,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华夏风歌曲,没有之一!” “我以为我已经很激动了,没想到大屏幕上的那个阿姨被我更激动!话说这阿姨长得可真好看啊!” 全场观众沸腾不止,无数人沉醉在这首歌里难以自拔。 甚至有人看到工藤千惠流泪,也是忍不住被感染了情绪,在这凄美的音乐声中,哗啦啦的流下眼泪。 而邓泽海显然也发觉到了什么,唱完一段后,正准备笑着走向韩森,余光却忽然看到大屏幕上的身影,当他仔细看去的时候,一瞬间,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当看到工藤千惠忍不住流下眼泪的时候,邓泽海沉默下来,但眼眶明显也湿润了。 韩森注意到邓泽海的表情,也是一阵唏嘘。 在此之前,他不知道这一场安排做得对或者不对,但看到双方此刻的反应时,他心里终于还是舒了口气。 即便分开二三十年,但终归还是对当初的情感轻易无法放下的。 与此同时。 在台下,著名作词人辛极脸上已经出现了呆滞。 “这首歌……” 辛极此刻内心有了极大的震撼,“所有歌词段落的词尾,竟然全部都是单押ai,《青花瓷》都做不到如此严谨吧?韩森究竟为这首歌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又是一首华夏风的天花板歌曲吗?” 辛极心头颤抖。 结果,就在他震撼没多久,又是一段歌词唱出来时,更是让他惊得目瞪口呆。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当韩森在舞台上唱出这句歌词的时候,辛极一句“卧槽”已经表达了此刻的全部情绪。 “这三句诗,绝对可以超越古人了,就算放在宋词中,都是上乘之作!” 辛极喃喃自语:“放在当代,已经算是三行情诗之最了!这韩森,还给不给其他作词人活路了?” 作为著名作词人,辛极来听韩森演唱会,是来寻找灵感的,但没想到被韩森的这一番才华秀的风中凌乱。 “这首歌,虽然跟《发如雪》的味道很相似,但却比《发如雪》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发如雪》的歌词开头,水平拔的太高了,以至于后面只能靠两句或者三局的歌词来进行整体框架的维持,连贯性太差!” “但这首歌的歌词,以及跟作曲的匹配度,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 求月票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