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3章 高桂英 (第2/2页)
妻妾,其他梁方都被人勾搭走,目前仅剩高桂英一个。 虽然是农民家庭出身的姑娘,时没读过书,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肩上的担子愈来愈重,为了更好地帮助丈夫,她在马上和宿营后抽空学习,已经粗通文墨。 高桂英有苗条而矫健的身体,带着风尘色的、透露着青春红润的、线条爽利的椭圆脸孔,大眼睛,长睫毛,眉宇间带着一股勃勃的英气。 八九年的军中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已经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决而又心细如发。 在封建时代,一个三十岁的农村少妇能够具备这样的德行,应该是历史上都很少见。 正如她自己常的: “要不是走投无路,只好跟着男人造反,还不是一辈子围着锅台磨台转?” 她是赫赫有名的已故流寇领袖高迎祥的侄女,高迎祥和李自成两个家族虽然不是同县,却是世亲。 李自成的堂伯母就是高迎祥的jiejie,依照所谓侄女随姑的古老风俗,高迎祥的侄女嫁给了自成。 高桂英既是高迎祥的侄女,又是李自成的夫人,所以在高迎祥和李自成所统率的这一支流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她自己也很重视维护高迎祥的光荣传统,有时遇到部下做事不对,她就当年高闯王如何如何。 倘若是她的弟弟高一功或其他高姓的将校们犯了错误,她就伤心地告诫他们,: “如果五叔活着,他可不允许你们这样!” 李双喜请医生治了创伤,回到老营走进上房,高桂英立即叫他脱掉铁甲,坐在旁边。 她看过了双喜的箭伤,又询问之前伏击贺人龙追兵的战斗情形,同时也在等候闯王到来。 她有一个女儿名叫兰芝,今年才十岁,连鞍马不歇十分困倦,一住下来就在里间床上睡着了。 两个短衣箭袖腰束绸带身背宝剑的姑娘,一个蹲在火边用砂锅烧开水,一个站在蜡烛旁边替双喜缝铁甲上的绽线。 这个替双喜收拾铁甲的姑娘名叫慧英,今年十八岁,那个蹲在火边的叫慧梅才十七岁。 高桂英身边像这样的女亲兵原有一百多个,几个月来陆续战斗,目前只剩下十几个人,其余的亲兵都是男的。 这时张鼐领来一个陌生的农夫,让农夫站立在门槛外边,他自己进去对夫人声: “夫人,前营送来了一个庄稼人,他是从河南来的,有密书带过来。” 夫人惊讶的站起来,急忙声问: “从河南来的?张献忠派来的么?” 张鼎摇摇头: “他只能亲自告诉闯王,万一见不到闯王,对夫人和田见秀也行,带来的书信也同样如此。” “好吧,让他进来见我,你再派人飞马去禀知闯王,请他速回。” “是!” 来人被带进屋来。 夫人上下打量一眼,见他完全是一个逃荒饶打扮,约摸有四十岁上下,右腿似乎略微有点儿瘸。 高桂英冷冷问道: “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来人微微一笑,同时向站在屋里的张鼐和男女亲兵们扫了一眼。 夫人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挥手示意大家出去。 但李双喜却握紧剑柄,留在门后以防万一。 夫人为使来人完全放心,她下巴轻轻一摆,让双喜也到院里,然后她走到方桌旁边,同来人隔着桌子道: “快吧,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俺是张帅派来的下书人。” “张帅在哪里?” “张帅潜来到崤山,离潼关不到二百里,准备迎接闯王杀往河南。” “他带了多少人马?” 夫人明知道张献忠率领的是一支联合军,其中包括曹cao等人麾下大军,应该有十几万人。 所以听了这句回答之后,心中暗暗高兴。 但是她立刻用严峻极不信任的眼神逼视对方: “八大王怎会有这么多的人马?” 来人被她的盘问弄得有些恼火,冷笑一下道: “八大王自己只有五万多人马,可是曹爷等多股义军都聚在他的大旗之下,八大王为了攻潼关迎接闯王,这次带来全部人马。” 但高桂英依然步步紧逼: “都有那些首领随着八大王前来?” 来人很不爽,不过还是出了李定国,惠登相和王光恩等十来个重要首领的名字。 但高桂英根本不在乎来饶不赖烦,又问道: “沿路官军盘查很严,你怎么过来的?” “不断有成群的河南灾民往陕西逃,我跟着灾民一道混了过来。” “怎么这样巧,我们今晚才来到这里,你就找到了?” “我来到这里已经三。” “住在什么地方?” “距离这里二十五里陈家庄是我的jiejie家,我就住在那里。” “你是灵宝人,你妹子怎么会嫁到这里?” “启年间灵宝一带闹旱灾,我们一家人逃荒来陕西,把jiejie卖到这里。” 高桂英担心此人是刺客,正要继续盘问,此人却拱手道: “夫人,久闻你的大名,既然这样不放心,我就不用见闯王了,书信原封带回,告辞。” 罢,他转身要走,却不禁猛地瘸了一下,疼得眉头一皱。 “你的腿怎么了?” “前三四,给三四个乡勇从背后追赶,叫我站住搜查,我偏不站住,中了他龟孙们一箭。” “中了箭你怎么逃脱了?” 夫人又问,依然用不相信的眼光打量他。 “我从山坡上滚了下去,草很深,又是黄昏,龟孙们寻找不到我。” 此人解开扎着右腿的破布条,拉起破棉裤,在腿肚上揭开膏药让高桂英查看: “幸而没伤着骨头,足有两寸深!” 看到果然是箭伤,而且看样子伤口不浅,高桂英露出了笑容淡淡道: “不要见怪,谁都不认识你,目前情形你是知道的。就算闯王派一个生冉你们八大王那里,他也是要盘问的,书信呢?” 来人立刻把破棉裤撕开一个口子,掏出来像枣子大的一个东西,递给了高高桂英。 桂英虽然过去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但知道这就是常听的蜡丸书。 她掐开蜡丸,取出一个纸团,展开后上边密密地写着几行字。 内容是张献忠已经率领十五万人马来到崤山,打算在七月二十日进攻潼关,希望李自成的人马乘机从潼关南原冲出,到潼关以东会合。 虽然信中有一两个字写得潦草,她认不清楚,但全部意思她是明白的,顿时一阵喜悦和兴奋的情绪涌上心头。 “闯王一会就来,你先去休息吃饭。” 高桂英立即吩咐李双喜,让他把客人带到厢房里去休息,在弄一点热热乎乎的东西给他充饥。 当李双喜把这个人带走以后,高桂英又把书信拿起来看了看,心中又开始狐疑。 不得不李自成这个夫人真的很不错,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她带着李自成残部一直坚持抗击建奴,直到战死。 看着张献忠书信,高桂英秀眉紧皱,刚要派人再去催李自成,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即看见李自成急匆匆地走进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