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_第616章 群英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6章 群英会 (第2/2页)

没有必要出迎五里,自己前面不是派夜不收通告国吗?为何还要如此?

    不过想想他又释然了,得知皇帝到此城里将官肯定很紧张,让他们待在城里等待皇帝圣驾入城,作为臣子肯定很难做到。

    虽然心里已经不怪罪这些人,但朱慈烺并不打算在此停下接见宁远众将官,对岳洋道:

    “岳洋,去告诉他们,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让他们在巡抚衙门见朕!”

    “遵旨!”

    岳洋领旨,立即催马上前,来到众人前方高声道:

    “陛下口谕,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立即带路前往巡抚衙门!”

    “遵旨!”

    邱民仰吴三桂等人顿时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躬身领旨,随后上马在前带路,大军缓缓开进宁远城。

    神武专车停在巡抚衙门前,胡宝率先跳下马车快速在车前方一个锦凳,然后扶着神武皇帝走下马车。

    众人还未来及上前参见,却发现又一个大太监扶着一位中年人走下马车,吴三桂等人都未见过崇祯,并不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太上皇。

    不过辽东巡抚邱民仰和蔡懋德等几个文官,却一眼认出太上皇,几人顿时就懵逼了。

    他们不知道神武皇帝御驾亲征为何要带着太上皇,难道太上皇这是垂帘听政?不可能啊,以神武皇帝的强势,他不可能去做一个傀儡呀……

    巡抚大堂,朱慈烺端坐诸位主位,崇祯太上皇坐在他的身旁,邱民仰蔡懋德等文官率先上前参见:

    “参见陛下,参见太上皇……”

    崇祯只是对几位微笑点点头,朱慈烺一摆手:

    “平身!”

    “谢圣上,吾皇万万岁!”

    吴三桂反应极快,立即上前拜倒:

    “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在吴三桂之后,宁远副总兵金国凤,辽东总兵刘兆基等武将纷纷上前拜倒: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朱慈烺看看吴三桂,此时吴三桂才二十五岁,长的绝对是一表人才,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

    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

    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这货无论做事还是话,不了解他的人都会对他有好感!

    吴三桂,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历史上着名的大汉jianian。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投降建奴,并联合建奴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亲手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放建奴入关后,吴三桂全力剿杀西北地区的抗建奴义军余部。

    在此期间,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建奴的忠诚。

    他不但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

    而且,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

    吴三桂思想和行动的转变使得建奴中央政府对他更加倚重,西北地区抗建奴义军残部被剿杀殆尽。

    在大明还未灭亡时,吴三桂经常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谋利益!

    另外还和一些镇守太监打的火热,并认监军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rou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肆无忌惮。

    可惜无论他多有才华,就凭他在历史上斑斑劣迹,在神武皇帝朱慈烺的心里连颗烂白菜都不如。

    朱慈烺并不是崇祯,在最后时刻只能依靠吴三桂,他麾下精兵良将太多,像吴三桂这种人根本不需要。

    不过此时只是神武元年,若按崇祯年号来算,也就是崇祯十一年,吴三桂投靠建奴做汉jianian的时间还不到。

    另外因为朱慈烺的穿越,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以目前大明对建奴的优势,吴三桂绝对不会投降建奴的。

    朱慈烺淡淡看看吴三桂,随后把目光看向金国凤和刘肇基两位大明忠烈身上,这二位在忠义上甩吴三桂几百条街。

    刘肇基,出身于将门之家,世袭指挥佥事,历任都司佥书,隶属于山海关总兵尤世威麾下。

    崇祯七年,跟随尤世威抵御清军于宣府,又受命镇压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授游击。

    崇祯八年,追击永宁卢氏,战败伤臂。尤世威被罢官,刘肇基与游击罗岱分领其部,累功至辽东副总兵。

    刘肇基与祖宽大破张献忠于汝州,击毙一千六百人,功列第一。后跟随祖宽屡立战功。

    但是他的部下都是边军,思乡心切,与祖宽分道扬镳。卢象升派其进入陕西平乱,因为京师受到清军入侵,又返回山海关。

    后来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任辽东总兵,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又擢升都督佥事。

    次年3月,清军围攻锦州,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吴三桂被困于松、杏之间,刘肇基以损失一千饶代价将其救出。

    七月,与曹变蛟等破清军于黄土台及松山、杏山。

    九月,复战杏山,刘肇基兵少退却。洪承畴甄别诸将,解刘肇基职,让王廷臣代替他的职务。

    崇祯十七年,晋升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史可法守淮扬一带。

    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史可法督师扬州,命其率兵守高家集,防守淮河一线。

    顺治二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

    扬州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400人与建奴死战,最后格杀数百人,但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