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6章 私访 (第2/2页)
便宜了外人…… 见父皇母后不再反对,朱慈烺不知道是花木兰起的作用,还是巨量银子让崇祯动了心,急忙躬身给他们施一礼: “多谢父皇母后理解,你们早点休息,皇儿告退!” 朱慈烺罢,对二人微微一笑,转身离开坤宁宫。 看着朱慈烺离开的背影,崇祯摇摇头没有话,周太后也是轻轻叹口气…… …… 神武元年四月七日,朱慈烺准备出宫私访,看看京师城内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次出宫为了方便,他只带了岳洋一个人。 出宫后,看看四下无人,朱慈烺在系统空间兑换两个人皮面具,一个自己带上,另外一个递给岳洋。 带上面具后,两个饶面相立即发生了变化,完全变成两个陌生人。 “岳洋,朕不想让熟人认出,叫朕少爷即可。” 岳洋微微一笑: “嗯,知道了,少爷!” 这段时间京师是真的很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都聚集在这里。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士绅家族和富贵人家子弟,出手很大方,让那些商贩们都喜笑颜开。 因为朱慈烺刚回京师不久,他曾传旨内阁,今年科考暂时不出榜,只保留前三百名考生,他要亲自殿试。 在接到通知后,很多人要离开繁华的京师,他们在离开京师之前,都想把落榜的情绪发泄一下。 于是京师那些高消费场所场所,就成了他们聚集的地方。 什么大饭店和宜春楼,现在几乎都是人满为患。 朱慈烺不会去宜春楼,他准备去酒楼,看看薇娖和李云在不在。 此时坤兴公主已经跟随李云,在京师皇家集团名下酒楼商铺历练。 两个人在京师最大一家酒楼下马,立即有伙计过来牵走马匹。 两人刚走进酒楼大堂,就看到柜台前坐着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 看到一位少爷带随从进来,马上有个漂亮的服务员上前热情接待。 “欢迎二位客官光临,包房已经订订满,只能委屈二位在大堂用膳了,真的很对不起!” “无妨,我们就两个人,把你们这里特色菜上几个即可!” “好的,二位客官请跟我来!” 服务员满面笑容,将朱慈烺二人领到大堂里一张空桌前。 朱慈烺看看位置靠窗还不错,于是就坐下来。 岳洋站在朱由检身边没有坐下,虽然现在不能叫陛下,可他也不能不顾上下尊卑。 朱慈烺低声道: “坐下,不用拘束!” “谢谢少爷!” 岳洋谢过少爷,在一旁坐下,不过眼睛还是警惕的看着四周。 酒楼生意很好,大堂几乎没有空闲的餐桌,刚才进来时还有好几张空桌,现在都已经坐满。 在二人旁边一张餐桌前,端坐一个年轻人,看年纪大约在十五六岁的样子。 他面前放着四个菜和一壶酒,此时他正在自斟自饮,看着很是潇洒洒脱。 看到朱慈烺投过来的目光,他还微笑对朱慈烺含笑点头。 朱慈烺又看看四周吃饭的客人们,那些客人又是吟诗又是秀文,个个端着酒碗摇头晃脑。 听他们话口音,有南方的也有北方,口音都不尽相同。 从口音上,朱慈烺能猜到这些饶身份,应该都是进京科考的举子。 朱慈烺这几在宫中不怎么出来,今出宫参与这么多人之中,让他感觉还是宫外热闹。 “客官你们的菜上齐了,请慢用!” 一声清脆的女声传来,两个美丽的服务员,把朱慈烺这桌菜全部端来。 朱慈烺让岳洋喝酒,他自己打开一瓶果汁。 两个人刚喝了一口,突然听到有人摔碎酒碗。 “嘭……” “这是什么世道,今这里改革,明那里改革,整个大明这两年到处都在改革。好不容易苦练多年的八股文也被取消,这么多改革都是针对我们士绅,这公平吗?我们士绅文人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朱慈烺听口音,知道此人来自江南,因为他后世上大学就在苏州。 “王兄,你喝醉了,话请注意场合!” “注意什么场合,王兄的对,我们的田地以后要被泥腿子分了,居然还要交税……” “就是,看看现在什么狗屁科举……” …… 一个客人使劲摔碎了酒碗,开始在那里抱怨朝廷改革,还有很多人跟着起哄…… 朱慈烺知道有很多人对改革不满,他并没有立即起身喝止。 岳洋不禁脸色一变,就想去收拾那些文人,却被朱慈烺制止: “别动,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要比传闻更可信,这就是大明的文人,一点就委屈都不能受。” 作为大明皇帝,朱慈烺的改革并不轻松,并且还是在屠刀开路的情况下才能进校 开始改革时,他对大秦的商鞅极为佩服,商鞅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变法。 他虽然因为变法而死去,但他的法却保留下来。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大秦无法变的如此强大,更谈何统一六国,试问历史上那个朝代是靠儒家变得强大。 但朱慈烺不一样,他的生命是攥在自己手心里,没有人能威胁得了他,也没有人能够要他的命。 只要朱慈烺能够坚持下去,大明的复兴和盛世绝对不是空谈。 在朱由检心里想着历史上,那些变法者最终悲惨下场时,一个人腾的站起来,正是隔壁餐桌的那个少年。 只见他用手一指那些文人大骂: “住口,一群无知的腐儒,你们只想着自己的得失,从来不会为大明百姓考虑一丝一毫。 大明朝廷在改革以前,有多少百姓因为你们侵占他们的田地而饿死,你们知道吗? 从前遍地的流民,现在还有吗?难道你们看不见,都眼瞎吗? 百姓因为饥饿变成流民,流民为了吃口饭变成流寇。 导致大明内有外患,东掳蛮夷又时常趁机入关劫掠,那时你们都在哪里? 这一切都在朝廷改革之后,发生翻地覆的变化。 你们去土改地方看看,看看大街上是否还有流民,你们再去打听一下,看看哪里还有饿死人。 为了让失去土地的百姓吃饱肚子,朝廷开仓放粮,从南方调运粮食救济灾民,没有要任何回报,还免税几年。 为了大明,崇祯皇帝曾穿着皇后亲手缝制补丁的龙袍。 为了大明,神武皇十岁不到监国进行改革,而你们呢? 花酒地欺男霸女,银子都发在秦淮河上那些画舫里。 画舫里歌姬都知道还交税,你们连歌姬都不如,圣贤书都读进狗肚子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