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3章 杀言官 (第2/2页)
说大明官员都烂到根子里,他们三人虽然不是两袖清风,但家产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两万两。 并且大力支持神武皇帝的土地改革,在明末已经算是另类了! 南直隶的这些文武官员被皇太子的这般cao作搞的有些懵了。 这般大动干戈把南京官员调来,却对于犯案众官员的处置他一字未提。 反而是安排了一些官员上任,这是什么意思? 南京来的一个御史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拱手说道: “陛下,臣认为没有经过吏部和内阁,您随意任命一个护国军武官为知县不妥。陛下在凤阳土改乃是与民争利,对反对土改的士绅大开杀戒,导致大明龙兴之地凤阳血流成河更是不孝,此举和桀纣何异……” 朱慈烺让南京文武官员前来观礼,就是要震慑他们,为江南土改打下基础,没有想到还未开始杀贪官,已经有言官跳出来指责他。 朱慈烺在京师杀的言官无人敢言,是南京的言官没有听到消息?还是因为南京言官头更铁? 周遇吉曹变蛟等护国军将领个个都是对此人怒目而视,锦衣卫们更是紧握腰间绣春刀刀柄,若不是神武皇帝在此,他们会立即教这个言官做人! 朱慈烺却是淡淡一笑: “很好,果然嘴尖舌利,还有人附议吗?” 来犯人南京官员好几百,言官也不在少数,看到神武皇帝含笑发问,看不出丝毫要杀人的节奏,立即又有十几个言官和文官跳出来附议。 “陛下,臣等附议!” “还有吗?” 朱慈烺微微一笑,又问道。 当然还有,并且不止一个两个,土改严重影响南方士绅的利益,不过很多文官和勋贵都听说过神武皇帝的杀伐果断,他们比较谨慎,决定先看看风向再说,暂时无人说话,但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没有了吗?” 朱慈烺又淡淡问一句,随后目光在南方文武官员身上一扫而过,见半响无人附议,朱慈烺突然猛一拍龙书案: “啪……” “几个跳梁小丑而已,你们知道什么叫厚颜无耻吗?sao乱发生时,打砸抢烧,强暴民女时,你们在哪里? 此次凤阳sao乱,是否有你们在幕后推波助澜?难道以为朕不知道吗?百姓饿殍遍野,流民遍地,你们在哪里? 是不是在秦淮河画舫上莺歌燕舞?流贼四起动摇大明根基时,你们在做什么?土改乃是大明中兴之举,反对者都是祸国殃民之辈! 朕的土地改革必将进行到底,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你们几个酸儒算什么东西,也敢在朕面前狺狺狂吠! 来人,公然侮辱朕者,杀无赦,退出去斩首示众!” “遵旨!” 岳洋一挥手,一群锦衣卫立即上前,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文官和言官按倒在地,想拖死猪似的拖出去,随后砍下他们的脑袋…… 不怕死,谁不怕死?不怕死为何艰难南下时不抵抗,直接打开城门投降? 神武皇帝突然大发雷霆,吓的在场文武官员浑身颤抖。 他们今天终于知道,原来神武皇帝翻脸真的比翻书还快,一言不合,直接砍头,谁还敢反对,除非嫌命长。 勋贵们更是个个低头不语…… …… 史可法从安庆匆匆赶来,进入凤阳府后心惊不已。 他路过的两个卫所,发现卫城中到处都是军队,满街都是血迹,一些被俘的卫所兵正低头擦洗着血迹。 史可法大惊失色,急忙找个百姓打听一下,听到护国军没有趁机抢掠百姓财物,史可法才松口气。 史可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神武皇帝居然以这番雷霆手段解决八卫一所。 听说连守备太监和凤阳府知府也被抓了,甚至五州十三县的官员也被抓了半数。 史可法一个踉跄,差点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老天爷啊,神武皇帝不会把他们全部处决吧? 八卫被俘将官乱兵和被抓的各州县官员,加起来足足有八百多号人啊…… 史可法急忙跑步前进,气喘吁吁进入奉天门,急忙躬身施礼: “臣,史可法来迟,请陛下责罚!” 看到史可法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朱慈烺并未怪他。 “爱卿远道而来,情有可原,平身!” “谢陛下天恩!” 史可法急忙平身,他现在还不知道十几个文官刚被神武皇帝砍头! 急忙整理一下语言,再次躬身施礼: “陛下,不知此次凤阳抓获的几百官员如何处置?” 朱慈烺淡淡看史可法一眼,突然冷冷道: “贪官扒皮实草,其他人全部正法,朕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更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若此卿想为叛逆求情,最好免开尊口!” 感觉史可法想为凤阳官员求情,朱慈烺直接封口,根本不给他求情的机会…… 史可法顿时一阵无语: “陛下,这……” “退下!” 朱慈烺根本不再理睬他,一挥手,让史可法退下…… 史可法只好躬身一礼,无奈退回朝班…… 朱慈烺看看史可法,又看看南京哪些官员,突然冷冷道: “卫所官兵作乱,罪无可赦,当地官员勾结作乱官兵,更是罪无可恕。 朕准备在皇陵祭祖,在仁祖皇帝墓前将这群乱兵贪官全部处决!” 朝堂很安静,只有急促的呼吸声…… 午时,在神武军的护送下,八百多名犯事官员和乱兵,全部被押入了中都郊外的皇陵。 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的三位兄长和嫂子,以及两个侄儿的坟墓都祔葬于此。 最初被定为英陵,不过只用了三个月就改称为皇陵,昔日的民家坟,如今已扩建成了帝王陵寝。 文武官员齐聚皇陵,朱慈烺先率领群臣祭拜了仁祖皇帝和仁祖皇。 这两位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都想不到,自己死后还能混个皇帝名号。 想当初,老朱家因为穷,当地又遭了旱灾,一家八口在一个月内饿死了四个人,父亲,大哥,大哥长子、母亲,全部饿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