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_第767章 投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7章 投降 (第2/2页)


    威德尔沉默片刻,随后咬咬牙道:

    “明国真的不是我们随便可以来的地方,上帝都保佑不了我们,投降吧……”

    ……

    国姓爷站在旗舰甲板上,手中望远镜一直在观察炮击情况,因为火炮射程和数量优势,英国人一直子挨炮,很少有炮弹命中明军战舰。

    看到为首战舰沉没,很多英国人漂在江面上,朱成功脸上露出淡淡笑容。

    他随后举起手,刚要命令继续开炮,突然发现伊丽莎白号上打出白旗,并用生硬的大明官话喊出投降的话:

    “不要开炮,我们投降……”

    站在国姓爷身边的黄蜚看到英国人打出白旗,哈哈大笑道:

    “国姓爷,英国人投降了……”

    朱成功点点头,说道:

    “接受他们投降,立即派人登舰,不要打捞水里英国人,他们战舰上伤员全部扔到珠江喂鱼,大明没有粮食养他们……”

    “喏!”

    ……

    两天后,岳洋带着一队锦衣卫来到广东,首先撤掉两广巡抚熊文灿的职务。

    原因是作为大明两广总督,对待外国入侵舰队态度太软,居然还和他们谈判,应该调动一切力量消灭他们……

    撤掉两广总督后,岳洋又处死几名接受英国人贿赂的主要地方官员,随后又撤掉几个不作为的官员……

    处理好此事后,岳洋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赶赴澳门。

    通知葡萄牙驻澳门所有人员,在一个月内全部滚出澳门……

    …………

    虽然葡萄牙人在澳门长住,但当时澳门的领土主权依旧是属于明王朝。

    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需要定期向明王朝缴纳地租。

    同时,澳门的关税权也依然牢牢掌握在明朝政府手中。

    此外,明朝政府还掌握了澳门的立法、司法权及重要的行政管理权。

    由此可见,明王朝才是澳门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手握领土主权的明朝政府将澳门编入香山县府管辖。

    还在澳门当地安排了负责治安和税收的官员,以此宣示对澳门的治理权。

    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必须严格遵守明朝的种种规定,否则便会遇到麻烦。

    比如万历十一年,葡萄牙人曾一度自设官吏,此举违反了明王朝的规定。

    因此总督陈瑞立刻约见了葡方负责人,责怪他们不遵守明王朝的规定,有违皇上治理澳门的本意。

    葡方代表被这一番训诫吓得不轻,急忙托人带着天鹅绒、镜子等珍贵礼品去送给总督。

    并且重申一定服从明朝政府的命令,这才获得了内部自治的许可权。

    然而,葡萄牙人费尽周折获得的自治,也仅仅是适用于处理葡国人之间的矛盾。

    如果涉及到华夏人的事务,葡萄牙方依旧无权干预。

    明朝政府还曾拆毁葡萄牙人私设的炮台,还曾将葡萄牙人建的教堂改为中国的石碑,以此维护中国主权。

    为了防备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往内地渗透,明朝政府还专门在澳门与内陆接壤处设置了一座莲花茎关闸。

    这座闸原本每月开放两次,后来改为每5日开放一次,不开放的时候便用6根封条加封。

    从而杜绝了葡萄牙人与当地人过多接触的潜在隐患。

    澳门的商业发展也是明朝政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随着明代商品市场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明朝财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葡萄牙人高超的航海技术,无疑成为促进商贸发展的重要助力。

    据史料记载,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后,便以澳门为支点建立了多条国际贸易航线,做起了海上贸易中转生意。

    他们将明朝的生丝和丝绸等商品通过澳门销往世界各地,再带回大量的白银充实明朝的国库。

    这也促使澳门成为新兴的远东国际贸易中转港,并由此发展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澳门与各国间经贸往来不断。

    明朝政府便以澳门为窗口,大力推销中国商品,终于让中国商品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以澳门为媒介,一条以澳门——果阿——里斯本为线路的贸易网络。

    从16世纪下半叶起迅速运转起来,中国的货物以此为媒介,火热畅销欧亚大陆。

    以欧洲学者的估算,在中国万历年间时,平均每年有价格四十万两白银的中国货物,会经过澳门运往印度,再转手倒卖到欧洲。

    运往长崎的中国货物,每年价格更高达100万两。

    每年从菲律宾输入澳门的银币,高达135万比索。

    大量的白银以澳门为媒介,汹涌输入中国。

    以加拿大学者贡德弗兰克的形容,明朝中后期,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进入了中国。

    这样的热潮,也带来了明代中国澳门的繁荣。

    这个明代广东香山知县治下的“小港口”,却是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海洋上的黄金港口。

    更以其繁荣的贸易,支撑了明朝“隆万中兴”的辉煌。

    如此“多赢”的成果,也堪称大航海时代,一个成功的治理典范。

    可是这种情况到明末却发生了变化,朝廷要面对流寇和建奴双线作战,无暇顾及南方沿海事情。

    加上明末大多官员只顾自家利益,导致他们被葡萄牙人收买利用,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有自治的动作,并修建多座炮台。

    驻澳门的广东官员基本上都被他们收买,对葡萄牙人的所有动作基本上睁只眼闭只眼。导致他们越来越猖狂……

    澳门总督阿方索,正坐在城堡里悠闲的喝着咖啡。

    在他身边有两个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的大洋马相陪。

    大厅里还有两个倭国女人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阿方索眯着小眼睛紧紧盯着倭国女人扭动的身姿,惹得身边大洋马只翻白眼。

    “总督,明朝驻澳门官员求见。”

    葡萄牙在澳门只有居住权,这个居住权还是通过贿赂广东官员得到的。

    他们每年要向大明广东省,上交一千两银子。

    可是最近两年他们变了,不但一两银子没有交,还开始打珠海的注意。

    这次英国人入侵,也是葡萄牙人的主意,他们想利用英国人试探一下大明方面态度……

    如果不是顾忌大明瘦死骆驼比马大,他们早就开始下手。

    听到有明朝官员要见他,阿方索都懒得理他们。

    不过,想到以后还有利用这些人,他才挥挥手,说道:

    “你们都退下,让明朝官员进来吧!”

    “是!”

    四个美女起身退下,守卫转身出来把明朝驻澳门官员领进来。

    地方官员徐坤他们都认识,今天在地方官员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徐坤进来后还满脸笑容给阿方索打招呼,可是那个年轻人却是一脸的冷漠。

    他根本没有和阿方索打招呼,只是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这个葡萄牙澳门总督。

    阿方索心里很是不爽,他并未去接信件。

    却冷冷看着那位年轻人,用生硬的大明话说道:

    “我乃是葡萄牙驻澳门总督,有什么话快说,我没有多少时间接待你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