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0章 平乱(三) (第2/2页)
来,总人数达到四千之多。 魏国公点点头: “本国公麾下还有两千多忠心的卫所兵,京营能调动的人马也有三千左右,一万人应该能轻松攻破皇城。” 怀宁侯孙维城又叫道:“国公爷尽管布置,我等必以您马首是瞻,一起将小皇帝击杀!” 徐弘基满意的说道: “很好,诸位应该清楚,要是没有军队,无论我们怎么折腾,最终还是得败在小皇帝的手里,现在一万对上皇城一千多卫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安远侯沉思片刻道:“护国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我们只有一万人还是没有把握啊!” 徐弘毅微微一笑,道: “正常情况下,小皇帝在南京的兵马分为三部,内城小教场、皇城驻地,紫禁城亲卫,本国公已得到消息,除了一千多亲卫,其他军队全部调走平乱了!” 安远侯柳祚昌道:“国公爷准备如何做?” 徐弘基狡诈一笑: “很简单,放火引他们出来,然后趁机杀进去……” 徐弘基的长子徐子胤担忧道: “父亲,驻守紫禁城中的亲卫不可小视!” 徐弘基品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说道:“无需担心,一万对一千优势足够大,一定要在护国军回来之前搞定,让京营紧闭四门,理由就是防止sao乱人群入城,一旦护国军回城,尽管拖延他们入城……” 众勋贵立即拱手道: “魏国公老成谋国,吾等佩服!” …… 神武二年九月十五午时,皇城附近街道突然发生一连串的炸响,随即燃起了大量的火光,引起了周围居民的一片恐慌。 等应天府的衙役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去救火之时,只见城中几条巷子已经陷入一片浓烟火海之中,不知有多少房舍淹没在其中。 应天府府尹并不紧张,他淡淡说道:“我们的人在外巡逻,现有人手不够,快去上报魏国公,请他们派京营官兵来救火!” 过了两刻钟,又有衙役来报,皇城外的筋子巷失火,且火势无法控制住,有越烧越大的趋势...... 筋子巷失火?那里靠近紫禁城,一旦火势蔓延到皇城和紫禁城,神武皇帝肯定有危险,还是请魏国公速派京营人马救火为好…… 应天府尹沉思片刻,决定出去看看情况,当他来到抵达筋子巷外,但见火浪已经明显的溢出浓烟,如毒蛇吐信一般向外扩散…… “不好,本官要速去国公府求援……” 此时,神武皇帝朱慈烺也已经接到禀告,他并未深究失火的原因,当即派出一个把总御林军前去救火,只留下数百人留守宫中。 看到远处腾起的火光,知道火势不小,若不及时扑救后果很严重,即便知道这可能是一场阴谋,他也不得不派人去救火。 把总率领麾下刚出皇城不远,突然看到前方有大量军队前来,这些军队全副武装手中还拿着刀枪和火铳。 刚开始把总还以为这些军队是来救火的,可很快发现这支军队直接冲向皇城,把总大吃一惊,急忙传令: “快,后队变前队急速返回皇城!” 朱慈烺麾下军队军纪严明,把总一声令下,没有任何人有有异议,他们立即后队变前队迅速向皇城急速前进。 皇城上阎应元看到出去救火的把总又返回,刚想询问情况,突然看到远处有大批军队而来,他急忙叫道: “快,传本将命令,所有将士上城防守,等御林军入城后立即紧闭城门,所有靠近皇城之人杀无赦!” “喏!” 阎应元一声令下,皇城内所有将士立即扛枪上城,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极速入城,快快……” 把总刘玉入城后,急忙对着麾下高声喊叫,他麾下将士都以最快速度入城,进入皇城后直接登上城头,各自寻找最佳射击位置。 看到最后两个御林军入城,把总刘玉才松口气,急忙命令紧闭城门,同时快速登上城头。 此时,不明军队距离皇城不到三里,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些军队是冲着皇城而来。 “刘玉,你暂时负责守城,靠近两百步开炮轰击,本将去禀告圣上!” “喏!” 刘玉领令,立即开始安排守城,阎应元下城后快步如飞,直奔皇宫而去…… 朱慈烺正在查看各地送来的奏书,突然阎应元急匆匆前来禀告: “陛下,有军队逼近皇城,臣怀疑他们和放火者是一路人。” 朱慈烺缓缓放下奏书: “放火目的就是引御林军出动,这帮勋贵终于忍无可忍了,按原计划行事,所有人随朕登城!” 听到神武皇帝要上城,阎应元,岳洋胡宝,沈云英等人大吃一惊,立即上前相劝: “圣上不可,您在皇宫等候好消息即可,千万不能冒险臣等定然击溃来犯之敌……” 朱慈烺淡淡一笑道: “朕身经百战,何惧一群乌合之众,走,随朕登城!” 见神武皇帝已经决定,众人知道相劝无用,只能和朱慈烺一起走出皇宫,前往皇宫城头……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他们一行人刚走出皇宫,立即听到一阵阵剧烈的炮火轰鸣,很显然城上御林军开始炮击了。 众人急忙加快脚步,很快登上南京皇城城头,发现有近万士兵正缓缓逼近皇城两百步。 无论城下是何人麾下军队,在没有得到准许的情况下逼近皇城时,城上虎蹲炮和佛朗机炮都会对着他们齐射…… 看看城外军队,朱慈烺知道肯定是那帮勋贵所为,除了魏国公和韩战周外,没有人能调动南京京营,韩战周绝对不会造反,唯有魏国公…… 朱慈烺发誓,一定要大开杀戒了,把南京勋贵一网打尽,这次杀人肯定要超越历史…… 洪武四大案,是明太祖朱元璋消灭认为对朝廷有威胁的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而策划的着名四大事件或屠杀。 其中空印案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郭桓案不详,胡惟庸案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蓝玉案被诛连杀戮者逾一万五千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