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2章 瘦马 (第1/2页)
郑森一声令下,乌番兵立即对郑芝豹麾下开枪射击。 郑芝豹已经被打死,他麾下那些人哪里还有心恋战。 想投降,郑森又不接受,他们只能在枪林弹雨中抱头鼠窜。 里面基本上都是郑森和郑芝龙的人,一些没有地方躲藏的乱兵走路无路,他们竟然开始往郑芝龙麾下后面。 郑芝龙不舍得杀郑芝豹,因为郑芝豹是他亲弟弟。 现在弟弟都被儿子打死了,他把火都发泄到郑芝豹麾下乱兵身上。 看到有乱兵主动跑到他们身边,郑芝龙猛的一挥手道: “杀光乱兵!一个不留!” 郑芝龙一声令下,几千士兵立即抽刀砍杀乱兵。 郑森见父亲麾下开始大开杀戒,担心子弹误伤自己人,。 他急忙命令乌番兵停止射击,迅速换冷兵器搏杀。 一千多乱兵哪里够他们杀的,半柱香时间全灭乱兵,一个活口都未留下。 杀光乱兵后,郑芝龙走到郑芝豹身边,看到郑芝豹死不瞑目,他轻轻蹲下帮郑芝豹合上眼睛。 片刻后,郑芝龙缓缓站起身,他看看郑森说道: “他自己知错,抓住软禁即可,你为何还要杀他,他可是你亲叔叔啊!” 郑森冷哼一声: “父亲,都是成年人,做错事情就要负责,他率兵围攻府邸要杀孩儿时,为何没有想到我是他亲侄子? 若不是铁人军及时救援,我已经成为一具尸体,而你能不能活命都未知。 孩儿身为大明海军都督,又是大明侯爵,这次前来泉州乃是代表神武皇帝。 一旦孩儿在泉州被郑芝豹杀害,意味着神武皇帝威严被严重挑衅,到时整个郑家九族都要被灭。 所以,郑芝豹不能活,和他狼狈为jianian的郑彩也不能活,他们两个的死是值得的,可以换他们家人的活命……” 郑芝龙知道儿子说的有道理,可是郑芝豹和郑彩毕竟都是他亲人,把他们逐出郑家即可。 “报,郑彩乘船逃走被抓获,杨将军问如何处置?” 就在郑芝龙组织语言时,一个传令兵进来报告,杨朔在海上抓住了郑彩。 郑森对他一挥手道: “犯上做乱,全部捆绑手脚,扔海里喂鱼!” “喏!” 传令兵刚要离开,郑芝龙急忙叫道: “且慢,直接斩杀郑彩,找个地方安葬!” 郑森看看父亲,他这次并未反对。 作为郑芝豹大哥和郑彩的大伯,父亲还是不忍二人死无葬身之地。 还杀的都杀了,还有一些人也要处置,郑森又传下一道命令: “来人,传我命令,所有涉及此次事件相关人员,全部驱逐出郑家水师,他们的家人流动东番!” “喏!” 传令以后,郑森问道: “父亲,现在没有人敢反对了,你打算怎么做?” 郑芝龙沉思片刻道: “一切都按神武皇帝的圣旨办,过几日父亲去南京见神武皇帝。 若能为大明培养一批优秀的海军将领,对郑家来说绝不吃亏,水师之事你来处理!” 见父亲同意合并水师和商队,并上任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郑森大喜,急忙说道 “父亲,你暂时不能离开,神武皇帝要你组建近海水师,父亲不能辜负他的希望,之后再去南京! 孩儿带走年轻力壮的将士,剩下的都留给你组建近海水师,一定不要让圣上失望……” 郑芝龙闻言点点头: “好,一切都听吾儿的,至于皇家集团分红股份,到时你自己看着办,绝对不能饿到我郑家水师士兵和他们的家人。” “放心父亲,神武天尊非常讲信誉,绝不会亏待郑家之人!” 就这样,父子二人经历一旦风波后,忠于达成协议, 历史上为大明牢牢镇守海域,没有让殖民者登上华夏大陆土地的郑家水师,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从此世界上最早海岸警卫队诞生了,郑芝龙成了第一任司令! 由于三万多经验丰富的郑家水师年轻儿郎加入大明水师,大明水师即将快速崛起! ………… 而此时身在南京的神武皇帝也没有闲着,他又率领五百亲卫乔装进入扬州府。 南方反抗新政的士绅地主富商等,几乎被朱慈烺一锅端掉。 现在是彻底解决越收越少的盐税问题,了解盐商问题,只有到扬州才知道!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制盐业已相当发达,两千多年以来,东南沿海一直是产盐中心之一。 大明最大的盐场,当属南直隶的两淮盐场,产区包括淮南、淮北各盐场。 其中以淮南盐场开发历史最古老,淮北盐场生产规模最大。 大明延续元朝制度,在扬州府城设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辖分司三、批验所二,盐场、盐课司各三十; 洪武时,岁办灶课三十五万二千余引,弘治后,改办小引盐,引额倍之。 盐是人体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和粮食的价值类似。 在商品经济落后的社会是个硬通货,可以充当流通交换的物资。 朱慈烺早就把目光盯上了盐业,当初由于其中利害关系牵扯太大,他没敢动手。 如今南北二京的勋贵,江南的士绅官员、地主商人,被他杀了一轮又一轮。 那些大盐商们的靠山,现在已经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 自古以来,盐税就是各朝各代重要的收税之一,尤其是税率低的大明,盐税有时甚至占据了一半的税收。 弘治五年,朝廷改革盐税,用开中折色法替代开中法,招商纳粮改为纳银解部。 然后直接到盐场支盐,就是交纳一定银两,就可以领到盐引。 “引”是产盐单位,一引拆合三百斤,按规矩是每一引折合米一石,先把盐折合成米,再按米价折合成银子。 万历四十五年,历经一百多年的折色法积引甚多,朝廷采用盐法道袁世振所奏,推行刚盐法,实行盐业专卖。 刚盐法是将将各商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现引。 每年照册上额数派行新引,凡纲册有名者,据为窝本,纲上无名者不得加入。 从此官不收盐,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 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对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