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手竿玉米干翘嘴 (第2/2页)
起来重新打竿了!” “大家都知道翘嘴是掠食性鱼类,极具攻击性。所以,一定要尽量地让饵保持动的状态……饵动,才会引起目标鱼的注意,并激起它的掠食欲……切忌一动不动地死糗!” 说话间,又是几勺子玉米粒打了出去。 每一勺,余乐对落点和玉米粒的散布范围,都控制得几乎一致。 他讲的东西,倒是常识性的,很多钓鱼人都懂,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可他这连续地数勺玉米打出去,那是相当地见功力啊! 新粉们见之,对余乐的撸翘水平,算是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弹幕区里质疑的声音,基本初步消失。 …… 很快十来分钟过去,余乐已经打下去几十勺窝子,但他没去动过竿子,就是不停地挥勺挥勺,再挥勺。 他很淡定,水友们就不淡定了: “乐哥你咋光打窝,不甩竿啊,你不是也说了,打窝的频率很重要,甩竿的频率更重要吗?” “是啊乐哥,你不是还说最忌死糗吗?” 余乐的双目鹰隼般盯着水面,脑中收到小助手的推送,就道,“大家稍安勿躁,之所以不动竿,是因为我在观察窝子里是否进了鱼……甩大鞭可是个体力活,要钓八个小时呢,力气能省则省吧。” 小渔人:鱼在几米深的水里,乐哥你能观察出来? 曲不离口,竿不离手:乐哥你这说得也太玄了吧? 爱在水边~做:乐哥这是要开始装13的节奏了吗? 瞟了眼这些留言,余乐笑而不语。 通过水面观察鱼情,这是他打渔攒出来的经验……而那天神路一小时,虽然时间一到,技能立即消失,但他还是从中有所收获的。 那便是他的观察能力变得更强,能通过更细微的水面动静,去判断水中的鱼情…… 是否有鱼? 鱼有多大? 是一条,还是一群? 距离水面,估计有多深? “不装比,怕遭雷劈……再养养窝子看看。” 余乐没把这些经验与大伙儿分享,这个观察水面觅鱼迹的事儿,明显的,大家都懂。 往深了去,就有点玄了,难得扯。 又是几勺子扔出去,余乐终于看到了水面有异常的细微涌动,并看到窝子周边有几道不怎么醒目的水浪冲向窝子里…… “来了!” 余乐微微一笑,提起竿子,把浮漂下捋了差不多大半米…… 一记优美的大鞭,钩饵入水…… 然后七八粒玉米在打窝勺的作用下,紧随而至…… 余乐回扯竿子,顺势下压大线…… 在铅皮座的重力下,浮漂很快翻身,随即进入“行程”阶段。 如果有水下摄像头,就能明晰的看到,双钩上的玉米粒,在水里不急不徐地往水下去。 而钩饵的上面,数粒玉米落水发出不大不小的密集“咚咚咚”声响后,亦往水下不快不慢地沉去…… 这时候本就已被吸引过来、在窝子附近游戈、听到声响的一群翘嘴,从四个方向、从水底一冲而至…… 冲在最前的那条,视力估计得有2.0,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挂着两粒玉米的钩子。 两粒叠加于一钩,在水中比较显眼嘛。 翘嘴体形扁薄而修长,真不愧是天生的游泳健将,游速又快,泳姿还美…… 那鱼一马当先,倏地掠至,就和在它自家干饭似的,半点都不讲客气,大嘴一张,连饵带钩干入口中! 它的吃饵动作,反应到漂相上去,就是…… 处于缓速行程下行中的浮漂,忽然好比是一脚油门踩进了油箱里,“嗖”一下就黑了! 智能镜头及时拉近,把漂相极为清晰地展现在直播间…… 直播间的实时人数已经达到五六千,而大伙又看余乐光打窝不甩竿,百无聊赖地看了十几分钟,看得都快要打瞌睡了。 好了,这口一来,水友们来劲了,弹幕区沸起: “这掠食性鱼种,就是不一样,给口就是干脆,这漂相,实在不要太华丽,太销魂!” “用乐哥的话来说,这叫一口焖!” “泥马,这漂相是真刺激人的。正在挤地铁去上班的路上,都想请假去甩几竿子!” “嘿嘿,本人是开车去公司的,正准备调头!” “不行不行,这漂相看不得,有毒,我毒发作了,全身哪都痒。顶不住了,我要去水边解毒去!” “哎哎,大家发现没,乐哥还真挺神的,一直不动竿,一动竿立即给口。他这是真能通过水面判断是否窝中进鱼?还是纯属瞎猫撞到了死老鼠?” “乐哥是职业渔民,台钓的技术又摆在这里,有这能力,我觉得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弹幕区水友们扯得飞起时,余乐已经作出了动作。 早就判断出来有鱼进了窝,甩出竿子之后,他的双手自然都是放在竿把上的。 眼见漂黑,他便扬竿刺鱼。 扬竿的动作依旧教科书级别,幅度不大不小,力道不轻不重,分寸拿捏得恰如其分…… 线瞬间崩紧,弓身弓出弧度来,中鱼! 余乐通过对抗力道传导到手上的份量,判断出鱼不怎么大,便强往岸边拖。 任务紧迫,窗口期时长说不准,压缩遛鱼的时间很重要……如此才能提高整个作钓效率。 这是一条一斤多的翘嘴,九米超硬长竿之下,线组亦不小,它哪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为了少出纰漏,余乐还是用上了抄网。 稳稳地抄入网里,把抄网搁在鱼护口子,余乐没及着去摘钩,而是先打出一勺窝料,同时说道: “翘嘴基本都是成群的来,尤其是在这种早窗口期的时候,所以留鱼非常重要……刚刚我钓上这条,鱼群必然有所惊散,所以我们尽快地先来一窝子,把它们再诱进窝中……” “还是那句钓翘嘴老生常谈的话,频率一定要跟上!” “不要心疼玉米,舍不得窝子钓不到鱼……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句话不可否认有不良渔饵商蛊惑钓鱼人的嫌疑,但确实还是有其道理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