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天下无人能出其左!【求月票,求打赏】 (第2/5页)
露乳。 手中的大刀,也是磨的锋利无比,摄人心魄。 伴随着朱元璋和齐衡的到来,原本还吵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站在城楼的高台之上,身穿铠甲的朱元璋,一脸严肃的转过头来,对着在场的,以及城楼下的百姓们说道:“前些日子,百姓们受惊了。” “受委屈了!” “元璋在这里代表数十万义军,给百姓们致歉,谢罪了!” 说着,便率先朝着四周的百姓们躬身行礼。 一旁的所有人,也都跟着朱元璋的动作,朝着四周躬身而拜。 看着朱元璋等人的动作,在场的所有百姓们纷纷又开始了议论。 而在拜过四周的百姓后,朱元璋身边的汤和,当即高声喊道:“带邢犯!” 一声令下,城楼另外一边的士兵们,顿时押送着朱勇等人来到了城楼的中央。 随着朱勇等人朝着这边走来,所有将士们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要知道,这些人之前还都是军中的新贵,而如今却被麻绳五花大绑着走来。 那些曾经认识或者听过朱勇名字的将士们,瞧着这一幕不敢有一秒钟的分神。 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朱勇等人在经过这两天的等待后,似乎也清楚了他们接下来的结果。 意外的没有了往日的胆寒,面对众人的目光,挺直了腰板,朝着这里走来。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心中不禁有些心疼。 这朱勇虽然只是他的义子,可却是他在军中的心腹所在。 正是因为有这些义子义侄在,他在军中的掌控力才可以达到如今的地步。 也是军中的中坚力量。 这朱勇向来作战勇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 可如今,自己却不得不拿他开刀。 在场当中心生不忍的,又何止朱元璋一人。 徐达、常遇春,哪怕是邓友德等人,都是不忍继续看下去。 可当朱勇等人来到面前时,朱元璋却脸色一正,当即说道:“监执官。” “末将在!”汤和道。 “行刑!” “是!” 说完,汤和对着下方当即喊道:“将他们的出身履历,功劳罪行,公之于众!” “遵令!” 随即,下方的一名年轻将领便手拿宣纸,按照上面的内容高声宣读道:“镖旗将军朱勇,凤阳人士,十五岁举义参军,历经大小战斗,八十余次。” “杀敌八十余人,受大小战伤十余次,屡立战功!” “入城后,居功自傲,逞凶放纵,屡次欺害百姓,并于五月初三晚,纵酒打死店家一人!” 随着下方的将士宣读完,高台上的汤和顿时喊道:“朱勇败坏军法,逞凶害民,依律,当斩!” 这话说完,朱勇在刽子手的押送下,来到了断头台上。 与此同时,下方宣布的将领再次喊道:“骠骑副将李长空,凤阳人氏,十七岁举义参军,历经大小战斗三十余次,杀敌十九人,立战功五次,身负重伤三处。” “入城之后,居功自傲,贪婪谋财,屡次侵夺民财,逼占民女三人,致使一女自尽身亡。” 汤和宣判道:“李长空强暴民女,逞凶害民,依律,当斩!” “..............” 随着朱勇等人一个个的罪行在场中宣布而出,纷纷被押送到了断头台上。 在所有人都押送完毕后,汤和转身对着身边的朱元璋拱手说道:“罪犯审毕,请大帅示下!” 朱元璋来回踱步,看着城楼下的百姓们,说道:“大家们都听到了?” “这五个人都是自幼参军,都是战场上的英雄,都是咱淮西的子弟,都是咱朱元璋身上的骨rou心肝!可是他们一进到城里,都神魂颠倒了,居功自傲了,祸害百姓了!” 朱元璋的声音越来越高。 “结果,害了百姓,也害了自个儿。” 说到这里,朱元璋沉默了。 许久才又说道:“今儿,咱把他们都砍了!” “是砍了朱元璋身上的一块rou,是砍了义军的毛病,不砍不行了,再不砍,义军的毛病会越来越大,再不砍,整个义军都要被祸害了!” “今儿,咱站在这儿,站在这个法场上,站在金陵城上,当着皇天后土,日月乾坤,禀报一声!” “朱元璋的义军,是义字当头,是天下最仁义的义军,老百姓是咱义军的天!谁祸害百姓,谁就天理难容,谁就不配当义军,更不配当人!” “来呀!” “开斩!”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下面的刽子手却还在犹豫,汤和眼睛一瞪:“快砍!” 就在刽子手要动刀之际,跪在断头台上的朱勇,却突然站起了身,仰着脖子在众人的面前喊道:“兄弟们!” “咱不能让自家兄弟砍咱们的头!” “兄弟,跟哥走!死怎么也要落个全尸!” 说完,朱勇一咬牙,朝着对面的城头下冲了过去。 轰! 朱勇落地的声音响起。 正好落在了下方围观百姓的面前。 看着面前这个血rou模糊的将领,百姓们一个个震惊无比。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其他几个将领们,也都纷纷起身,学着朱勇的样子,朝着城下一脑袋扎了下去。 一个。 两个。 三个。 .......... 整整五具血rou模糊的尸体,就这么摆在了下方老百姓的面前。 城头上。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感觉心肝都在撕裂。 这朱勇不仅在战场勇猛,是他朱元璋的一把利剑。 如今,哪怕临死之前,也没有对他朱元璋有半分的埋怨。 面前自家兄弟们的刀,更是直接起身,主动冲下了这十几米高的城楼。 哪怕是死了,也不能让自家兄弟的手上沾到自己的血。 可朱勇越是如此,朱元璋的心便越疼。 城楼下。 目瞪口呆的百姓中,刘伯温躲在暗处,静静的观察着眼前的这一幕。 今日的大礼,是关于整肃军纪的。 昨日在帅府的大堂上,他这个没有入仕之人本就不应该在场,还是朱元璋特别允许了。 而今日,则没有理由再让他来。 可刘伯温却依旧来到了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这几日所发生的所有事,都不断在他的脑海中回溯。 看着今日朱元璋的举动,刘伯温心中钦佩至极! 这,便是真正的帝王之心啊....... 城楼上。 所有人都漠然的看着这一切,一个个默不作声。 看着曾经在战场上立过不少功勋的弟兄们,一个个的跳下城楼,血rou模糊。 如果可以,谁不想兄弟们在一起一直开开心心,畅饮畅谈。 想着今后这些人再也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