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_第一百五十八章:咱不召你,你就不回来是嘛!【求月票,求打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咱不召你,你就不回来是嘛!【求月票,求打赏】 (第5/5页)

   尤其是这两个人心中都对齐衡有些忌惮,此刻更是心中惊惧。

    特别是那刘伯温,想到自己刚刚违背了齐衡的命令,更是胆寒。

    这时,看着场下将领们的意见达到了一致,朱元璋也没有丝毫的含糊,当即喊道:“既然大家都有了主意,好!那咱就打!”

    朱元璋的决定一下。

    在场众人皆附和起来。

    朱元璋再次一挥手,说道:“今晚咱在这帅府院子里,给大伙儿设下酒宴,今晚咱弟兄们不醉不归!”

    “好!”

    “好!”

    “..................”

    随着在场的众将领们一个个离开。

    场中只剩下了那刘伯温和李善长。

    看着远远离开的齐衡背影,李善长皱着眉头感叹道:“这就是大帅的虎威大将军啊,他的一句话,军中无人敢违逆,就是之前提议主和的汤帅也都没了声音啊,还有大帅,对他实在是太过信任了。”

    听着李善长的话,刘伯温却缓缓说道:“大帅之所以如此信任大将军,那是因为他们英雄所见略同,心心相惜。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刚刚大将军和那小将朱文正的话,说到了大帅的心坎儿里嘛?我想,就算今日大将军不来,朱元璋也会执意主攻的。”

    闻言,李善长眉头一皱。

    思虑了片刻后,对着刘伯温问道:“那你呢?你到底主张什么?”

    刘伯温沉默片刻,道:“主攻!”

    李善长不解道:“你既然知道大帅主张攻打,刚刚为何不说?”

    刘伯温回想刚刚的场景,无奈的叹了口气。

    也不回答李善长的话,缓缓起身离开了。

    瞧着刘伯温这番模样,李善长讨厌的皱了皱眉。

    唯独留下这李善长一人在大堂中,愁眉不展。

    思考着自己刚刚所说,是否说错了。

    刘伯温的屋子外。

    当刘伯温缓步回到自己的门前时,发现自己的手下六子正在门口偷看着屋里的场景。

    刘伯温疑惑的说道:“六子?”

    听到这话的六子,指了指屋里。

    疑惑的刘伯温,缓缓朝着屋子里看去。

    当他推开门走进时,便发现了朱元璋正在其中。

    同时,还是大口的吃着碗里的面食,大快朵颐,好不自在。

    见此,刘伯温不由的笑道:“哎呀,大帅呀,你把在下和小六子的晚饭都给吃光了。”

    闻言,朱元璋缓缓放下手中的饭碗,说道:“咱等你半天你老不来呀,饿的咱肚子咕咕直叫。”

    随着他从椅子上起身后,立马夸赞道:“这碗面做的不错,有嚼头。”

    刘伯温也笑着说道:“大帅喜欢,小六子肯定高兴。”

    可笑完之后,朱元璋便直入主题,道:“先生,今天咋不开尊口啊?”

    刘伯温歉然的说道:“在下,迟钝。”

    可朱元璋却立马呵斥道:“那叫清高!”

    “说!”

    “现在马上给咱说!”

    “不说咱把你的肠子给扒出来!”

    见此,刘伯温也没什么可在乎了,直接说道:“大帅,若真要我说。”

    “我就主张先斩了今日那些所有的主降者吗。”

    朱元璋疑惑道:“为什么?”

    刘伯温道:“因为来者是陈友谅,和他交战,就像今日大将军所说的那样,根本不宜商议什么战守降和,你干,他也要干。你不战,他逼着你战。所以,大帅只有一条路,战!”

    “任何避战求和的议论,任何怯战乞降者,不管是你的兄弟,还是子侄,都不当留,也不足惜。”

    “杀一儆百,以震军心。”

    “如此,能将全体将士都逼到决战这条路上来。”

    听到刘伯温的这些话,朱元璋缓缓道:“这么绝情的话,不像是一个书生说出来的呀。”

    可刘伯温却说道:“在下读过书,但不是书生,大帅,当年在下剿贼的时候,最厉害的就是痛下杀手。大帅,恕在下多嘴,当年的贼,就是义军。”

    闻言,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伯温哪,当年咱们没有在战场上交手,真是侥幸啊。”

    刘伯温却摇摇头,道:“那是在下的侥幸。”

    朱元璋没说什么,直接说道:“继续说。”

    刘伯温点点头,道:“其实该说的,今日大将军在堂上其实已经说完了,在下认为大将军所言,正是如今最好的选择。不过,也有一些需要谨慎的。”

    “就如汤帅所言,我义军北有元军,东有张士诚,兵力也确实没有陈友谅多,陈友谅能倾国而攻,我们却不能放任北东两面不管。所以。”

    “在下以为,一,开仓放粮,动员五府八州三十三个县的所有军民全力迎战。二,散发兵器,招募兵马,迅速扩军。这第三条最为重要,我部战船严重不足,需要抓紧时间打造战船,或将民船改造为战船。不求大,再大也大不过汉军的混江龙,但要求行驶迅速,灵活机动。这,恰恰是汉军巨船的短处。”

    听到这话,朱元璋说道:“这些事就交给李善长去办吧,这点他比你强。”

    刘伯温随即点了点头。

    见刘伯温对自己的话根本没有在意,朱元璋知道,这刘伯温又开始清高起来了。

    说完,直接起身说道:“走了,甭送。”

    可在临出门前,却又回头看着刘伯温说道:“对了,今儿咱在侧堂猫着偷听,你看见了?”

    刘伯温心中一紧。

    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坦诚的说道:“看见了。”

    朱元璋道:“还有谁看见了?”

    刘伯温摇头:“没了。”

    朱元璋点点头:“那咱就跟你说句实话,生死存亡的时候,最能看出人的真心。我猫在那偷听,不是想听兄弟们的意见,而是想听听他们的肝胆忠义,听听他们吓没吓着,慌没慌神儿。”

    刘伯温不知该如何面对朱元璋,便说道:“那大帅可听出什么来?”

    朱元璋微微一笑。

    什么都没有说,直接离开了。

    屋里,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离开的背影,久久不语。

    就当他准备返身关门之际,却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条。

    像是今日在大堂后看到朱元璋所写的那些,疑惑间,刘伯温弯腰捡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