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建元洪武! (第1/2页)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二章:建元洪武!朱元璋则一只手捂着脸,作出悲痛之表情。 至于这大堂之中的文武百官们,则一个个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最后,朱元璋一只手拍了下桌面,然后对着下方的众人一挥手。 这时,心中悲痛的二虎,还是努力的对着众人大声喊道:“退朝!” 随着众人离去,朱元璋也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当中。 他面色沉重,让人看不出心思。 直到夜晚,才回到了倩儿的房间中。 让倩儿给他按照肩膀。 可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际,门外却突然走进一个人来。 此人正是马秀英。 马秀英瞧着倩儿,使了个眼色,倩儿丝毫不敢有半点的忤逆,立马退了下去。 房间中,只剩下朱元璋和马秀英。 马秀英直言道:“小明王是你让人弄死的吧?” 朱元璋没有隐瞒,闭着眼点了点头。 马秀英继续问道:“那大虎是怎么回事?” 听着马秀英如此赤裸裸的询问,朱元璋也是心烦意乱,道:“咱没想让他死,这是真话!” 可马秀英却立马冲着朱元璋声嘶力竭的喝道:“那他怎么死了!” “你说呀!” 面对马秀英的质问,朱元璋这一刻的心烦意乱也被这一声喝给吓退了。 他缓缓说道:“是胡惟庸自作聪明,暗示他的吧。” 可马秀英却丝毫不理会他这一套:“自作聪明?自作聪明也是按照你的心思办的。对不对。” 面对马秀英的这一问,朱元璋却不能回答。 默不作声。 而马秀英则说道:“重八,我没想到你的心这么狠。” “大虎跟了咱们十几年,多少血战、恶战他都过来了,现在眼看着要开国了,要给他荣华富贵的时候,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此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是真的在内心当中受着折磨,还是不想马秀英再说下去,缓缓道:“甭说了,咱心里也难过着呢。” 可马秀英却道:“可我得说!我要是不说,你还敢有下次,你知道嘛?你这个天下大半是兄弟、义子、义侄们打下来的,从你起兵那一天起,多少人跟着你,多少人流了血,走了多少个兄弟子侄!” “你心里有数嘛!” 马秀英眼中含泪的指着朱元璋的脸,恶狠狠的责问道。 见朱元璋不说话,马秀英道:“好,让我来告诉你,为了你这个天下,一共走了五位兄弟,九个义子,十三个义侄。你今天好好的活着,你要做皇上了你!” 面对马秀英直指内心良知的话,朱元璋再也忍不住,大喊道:“甭说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 金陵城中的文武百官们,全部被召集到了淮河边上。 为去世的小明王和大虎祷告。 在祷告完毕后,朱元璋瞧着在墓碑前哭泣的二虎。 也许是心中不好受,缓缓来到了二虎的身边,对着二虎说道:“大虎的上将军衔,还有忠义侯爵位,全由你承袭。”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而朱元璋身后的李善长,则缓缓拍了拍二虎的肩膀。 在结束了祭拜之礼后,朱元璋第一个离开了这里。 他来到自己的马匹身边,准备朝金陵城返回。 可是,在他刚刚来到马匹身边时,那胡惟庸却早已贴在了一旁,满脸献媚的将马匹的马缰抵了上去。 面对胡惟庸的谄媚。 朱元璋接过马缰,直接将他给推到了一旁。 然后看都不看他,直接翻身上马,离开了。 瞧着朱元璋这幅模样,胡惟庸还要说什么。 “上位!” 可朱元璋却丝毫没有搭理他。 瞧着远远离开的朱元璋,胡惟庸突然愣住了。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惹到了朱元璋。 就在他站在原地思考时,身后的一辆马车中,李善长缓缓喊道:“惟庸啊,惟庸啊,来,上车吧。” 听到这话的胡惟庸,连忙上了马车。 马车内。 李善长瞧着胡惟庸,问道:“惟庸啊,差事刚刚办完,就想讨赏?” “糊涂!” “幼稚!” “这种时候,皇上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你还敢朝他身边凑。” 听着李善长的话,胡惟庸也是明白了自己的问题。 不由懊悔的说道:“李公教训的是,属下太糊涂了。” 而李善长则继续说道:“上次我没敢告诉你,这次,我就全说了吧,照我看啊,你有三个可能。” “一是升官。” “二是掉脑袋。” “三是先升你官,日后再让你掉脑袋。” “我看,这种可能性最大。” 听着李善长的话,胡惟庸的心中也是有些恐慌起来。 “李公说的是,属下现在,现在一切都明白了。” 瞧着胡惟庸的表情,李善长笑了笑,说道:“还不错,没有慌神。” 胡惟庸道:“李公放心,属下不会慌神,属下现在只是在想,属下要如何才能避祸驱祥。还请李公教诲。” 李善长既然能跟他说这些话,自然是有自己的主意。 他缓缓说道:“照我看,这个时候什么也别想,什么也别干,从容自若的过日子,过去怎么过的,现在还怎么过。就好像根本没发生过这档子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惟庸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总之,四个字,静心,无为。” 瞧着胡惟庸的表情,李善长最后说道:“好了,拉开窗帘,露出笑容吧。” 胡惟庸一惊:“李公!” 李善长却笑着说道:“让大家都看见你嘛,看见你太平无事,看见你谈笑自若,看见你和我李相国坐在一起。要知道,你越是躲,盯你的眼睛就会越多。” 闻言,胡惟庸却说道:“可这会连累李公的呀。” 李善长道:“我不怕,你是我举荐的,你如果有事,我绝不会撒手不管。” 闻言,胡惟庸感动的拱手一拜。 拉开窗帘,展露真容易于众人眼中。 小明王的沉湖,虽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可是,小明王的死,却也给朱元璋登基去掉了最后一个隐患。 如今再无阻碍的朱元璋,很快便答应了百官们的请进。 正月初四。 一身龙袍加身的朱元璋,乘坐着龙辇,在百官以及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