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扬州。【求月票,求打赏】 (第1/2页)
走在林间的小道上,朱元璋因为心中的忧患解决,心情看起来很不错。 一边走着,一边对身边的刘伯温问道:“伯温哪,想出主意了嘛?” 刘伯温一愣。 还要想什么主意? 不由的皱着眉头看向朱元璋,问道:“皇上让臣想什么主意啊?” 朱元璋一笑,道:“咱跟你说过了,咱已经想出了授封将帅的办法,但是还没有想出制约他们的主意。” 刘伯温点点头,道:“赏而不能制,就暂时不要赏。” 见刘伯温如此,朱元璋直接说道:“咱还是那句话,直说。” 刘伯温瞧着自己实在躲不过,只好乖乖的对朱元璋拱手,道:“皇上,恕臣斗胆,臣以为,那些娇兵悍将功勋部旧,是根本没法制的。” “大凡一个王朝新建之后,它所赖于夺天下的那些将士也就价值已尽,甚至可以说是,,,,,用废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神色有些凝重道:“有这么严重嘛?” 可刘伯温却坚定的点了点头,道:“皇上,那些将士在夺天下时,有多大的功绩,到治天下的时候就会有多大的麻烦,多年来他们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们长于破坏,而短于建设。” “他们多年鄙弃诗书,藐视纲纪,又自以为是天子的袍哥,功勋齐天哪。皇上既然坐了天下,他们自然就该好好的享受。” “一旦没了仗打,他们能够重回故里,种地打粮嘛?” “所以,他们觉得朝廷更应该好好的恩养他们。” 刘伯温的这些话,都是说朱元璋的那些兄弟们。 朱元璋的心中虽然还是忍不住的有些不喜,但他也明白,刘伯温说的对。 他所说的每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 这时,刘伯温则继续说道:“皇上,大明刚刚建国,仍然是民不聊生,满目焦土。哪有偌大的国力去恩养他们啊?” “一旦恩养不成,他们岂不冤屈,能不闹事,甚至是害民取利,闹出兵变嘛?” 刘伯温的话,已经越来越严重。 将勋贵们日后可能出现的祸患说了个清清楚楚。 见那刘伯温瞧着自己,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接着说。” 刘伯温轻轻点头,道:“皇上,古往今来多少朝代都是毁在了娇兵悍将的手中,此类教训,青史不绝啊。” 朱元璋立马询问道:“那照你的话,咱应该怎么办呢?” 刘伯温当即回道:“赏封之后,即行裁撤。” “皇上可以学习赵匡胤所为,杯酒释兵权。” 随着刘伯温的话说完,朱元璋的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脸色凝重的同时,缓缓朝着前方走去。 看着沉默下来的朱元璋,刘伯温站在原地,长长一叹。 金陵城。 李府。 李善长正在桌前亲自为自己的老母吃着东西。 还亲切的询问道:“好吃吗?” “好吃。” 闻言,李善长顿时一笑。 在李善长精心的照料下,很快老母便说道:“吃饱了。” 见此,李善长笑着点点头,然后对着身边的下人仆从使了个眼色。 下人们立马来到老寿星身边,将她连同自己的长椅,抬了回去休息。 看着这一幕,一旁的胡惟庸急忙奉承道:“李公忠孝之诚,无人可比呀。” 可李善长却一笑,随后对着胡惟庸说道:“好了,现在咱们可以随便吃了。” “来,请。” 说着,二人便端起一杯酒。 喝完,李善长瞧着这一桌的酒菜,不由的感慨道:“多少年没这么安静的吃过饭了。” “看看,这样多好啊。” 胡惟庸则说道:“可不是嘛,凭李公的高德厚望,要把母寿办的惊天动地容易,可要办的这般清雅,神人不知,可太不容易了。” 李善长道:“我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要不,贺客寿礼会把这宅子给我挤破了。” “来,请。” 可就在这时,远处的府外突然传来了一阵的敲门声。 听到这声音,李善长便看向了胡惟庸。 胡惟庸见此,忙说道:“母寿的事情,属下没有跟别人透漏过一个字啊。” 李善长也是无奈的叹口气,道:“真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随着李善长来到门前,那大门一开,以汤和为首的淮西将领们一个个担着礼品站在了门外。 在见到李善长的同时,众人纷纷笑着拱手道:“给相国老娘拜寿了!” “恭喜相国老娘百年寿辰!” 见此,李善长也忙回到:“多谢多谢。” 说完,便看这为首的汤和说道:“汤帅,这......” 汤和闻言,一笑,道:“我有什么办法,大伙儿要来,我又拦不住。” “再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老母百年寿辰,你瞒什么呢?” 一旁的蓝玉等人也是喊道:“就是嘛,相国的老娘就是咱淮西子弟老祖宗,对不对!” “对!” “.......” 听着众人的话,李善长也是忙陪着笑,不过还是说道:“汤帅,今天实在不好意思,寒舍这啥都没有准备呢。” 汤和直接说道:“要你准备什么?你只管敞开院门就成啊。” 随后指着身后,说道:“李先生,我把东城三家酒店的酒菜全都给你包下来了,来呀,都抬进来!” 一时间,众人身后顿时涌进来不少的人。 还有的正是那酒店的下人小儿。 一个个肩抗手拿。 见此,李善长也是没有办法。 只好笑脸相迎。 而这时,跟他走在一起的汤和,则说道:“我已经想通了,这不管上位怎么猜忌,咱们哪,只要把握住一条,不犯王法就成。日子照过,酒照喝,要知道,有多少弟兄们没有活到今天哪。” 一旁的李善长闻言,也是暗暗的点了点头。 而汤和则又笑道:“所以啊,咱们得活的滋润,活的开心呀,是不是。你看看,来了那么多的弟兄。今天啊,就在你这儿好好的热闹一次。” 闻言,李善长忙道:“多谢汤帅!” 就在金陵城李善长的府上歌舞升平时。 此刻的扬州。 朱元璋坐在轿子里,通过窗帘看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