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好一个忠肝义胆李相国【求月票,求打赏】 (第2/2页)
皆是遵照朝廷法典,朝廷政令朝令夕改,恶意掠夺百姓财富,试问,朝廷法度可还有半分可信?” “如今朝廷取用皆来自于安丰路百姓,可你们却只知取之于民,却不知用之于民,还要掠夺百姓财富,敢问你李相国,你这么做,不是在乱我大明根基,是在做什么?!” “安丰路一乱,朝廷没有了钱粮,你的元廷主子正好挥师南下收复失地,李相国,你还真是好计策啊!” 听着齐衡的话,面对齐衡几次三番对自己的污蔑,李善长气急败坏道:“齐衡!你休要在这里搬弄是非,我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岂是你三言两语可以诋毁的!” 面对李善长这样的话,齐衡更是不屑一顾道:“忠心?日月可鉴?在濠州时,皇上的兵权刚被收掉,你李相国转头就投靠了郭天叙,就这份果决,好一个忠肝义胆李相国啊。” “你!” 被齐衡说起过去的事情,李善长顿时怒火攻心,指着齐衡便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众人皆是心中一惊。 那刘伯温和一旁的宋濂等人,纷纷上前将李善长给扶住。 而朱元璋也没想到李善长竟然会这么,急忙说道:“快,快送太医院!” 很快。 随着门外几名护卫将李善长搀扶着送往了太医院。 整个书房中再次安静下来。 瞧着坐在一旁安然喝着茶的齐衡,朱元璋也是一脸无奈的说道:“军涛,你说你这是何必呢,都过去这么久的事情了......” 听着朱元璋的话,一旁的刘伯温等人在回来坐好后,也都看向了齐衡。 而齐衡却毫不在意的说道:“他自己做过的事情,有什么不能说的。况且,这些事情皇上你可以不记得,我可以不记得,那些跟我们一起生生死死的弟兄们可以不记得,但唯独他李善长不能不记得。” “我今日提起,也是给他李善长提提醒,让他不要忘记他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给他的。” “大哥,你是明白我的,我自在惯了,这庙堂朝廷的,也不适合我,平日里这李善长暗中的那些小手段,我是不在乎的。不管是什么相国宰相的,我都不会跟他争。” “可唯独一点,安丰路乃是我等起兵之地,那里的百姓为了大明的建立已经付出了太多,我绝对不允许这些心怀恶意的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做出任何损害他们的事情。” “我不管他李善长如今到底是中堂、宰相、还是什么相国,但只要他敢将手伸进安丰路,危害那里百姓的利益,他敢伸一只手,我就敢给他剁一只手,他伸进来一双,我就给他剁掉一双!” 齐衡的话说出口,此时还留在书房中的刘伯温等人皆是心中胆寒。 一个个小心的看向了主位上的朱元璋。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他们听的出来,今日齐衡此刻的这番话,可不仅仅只是说那李善长的。 同时也是在警告他们这些大臣,甚至包括那主位上的朱元璋! 毕竟,在刚刚他们商议这件事的时候,朱元璋可没有明确的表态反对此事。 这也就意味着,朱元璋也是这件事背后的幕后推手之一。 那齐衡的这番话,也就将朱元璋包含在内了。 果然。 在听到齐衡的这番话时,朱元璋的脸色出现了一瞬间的变化。 可很快便又恢复了平静。 不错,今日齐衡的话,实在有些僭越,过火了。 可齐衡也说了。 他不在乎什么庙堂什么朝廷的官位。 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今日所说的这些话,不是因为权力的斗争,而是因为安丰路的百姓。 想明白这些的朱元璋,也不知是真的想明白了,还是强迫自己,脸上重新恢复了笑意,对着齐衡说道:“不管怎么样,如今全国的吏治革新已经迫在眉睫了。刚刚你还说办法多的是,善长都被你给气吐血了,这事情就得你来解决了。” 刘伯温等人瞧着齐衡如此出言不逊,朱元璋竟然还忍了下来,不由的心中骇然。 而对于朱元璋的反映,齐衡似乎早已料到,他直接说道:“办法很简单,我在安丰路推行的政令已经经过安丰路的试验,完全可以推行至全国。” 听着齐衡如此轻描淡写的话,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军涛,你真有信心?” 齐衡道:“将安丰路的官员分派到各地,以他们在安丰路学习到的办法,别的不敢说,但结果绝对不会比那李善长所谓的什么新政来的差。” 见齐衡如此笃定,朱元璋的心中也开始了思考。 既然齐衡敢如此笃定的保证,那他就一定是有信心的。 可这样一来,自己就需要将大权交到齐衡的手中。 也不免还是让朱元璋有些犹豫。 可随着他思考的时间越来越久,朱元璋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拖下去,便抬头对着齐衡说道:“这样吧,这件事容咱先想一想,毕竟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见朱元璋如此,齐衡自然没有什么话。 本来今天他来这里也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至于对安丰路的控制权,齐衡在这些日子里也想的很明白,朱元璋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一个脱离他掌控的地方存在。 安丰路的问题,迟早有一天会被解决。 今日他之所以主动的现身,完全就是看不得安丰路的百姓被朝廷附加了好几倍的赋税。 好不容易有钱了,却要被朝廷薅羊毛,任谁的心里也不会舒服。 不过,他也不是真的就主动放弃了手中的筹码。 但如今事态如此,他想继续保持原来的模样,已经不可能了。 对此,齐衡恨不得将刘伯温的皮都给扒了。 好不容易让自己淡出了权利中心,只要互相井水不犯河水,这样的日子多好。 非要将他又重新拽了出来。 如今李善长要对安丰路出手,他是想不出手都不行了。 所以,齐衡便打定主意,既然他们要借着授封来分化他手下的力量。 那自己就给他们分化。 就看他们在封赏了这些官员后,敢不敢任用。 虽说李善长在自己蛰伏的这段时间势力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可一旦他安丰路手下的那些官员们被封赏并且分配到各地任职后,他的势力就会瞬间得到补充。 虽说远不及牢牢掌控安丰路来的重要。 但安丰路太过特殊了,这会是摆在他和朱元璋之间永远绕不过去的石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