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众望所归!【求月票,求打赏】 (第2/2页)
被改变。 这,才是他真正忧虑的地方。 不过,一旁的胡惟庸并不知道这些,他还在安慰道:“恩师放心,虽然从表面上看恩师似乎低了他们二人一头,可恩师所在的可是中书省!无论是那都察院还是枢密院,都无法跟中书省相比拟。天下渐渐太平,那枢密院看似掌控了天下军队,实则会渐成鸡肋。” “而且,恩师,枢密院的权力再大,掌控的兵力再多,还不是要中书省给他们拨粮拨款嘛?说到底,那枢密院的七寸,不还掌控在恩师手中嘛。” 听着胡惟庸的话,李善长倒还真的被他提醒了。 枢密院权力再大,军队将士们还是要吃喝的,只要掌控了他们的口粮,枢密院倒还不至于让他担忧。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 说到底,他对齐衡这个人还是内心当中有些阴影。 同时,有关于朝中淮西一派可能倒戈的事情他也没有对胡惟庸去说,毕竟有些事情并不能尽数说给旁人听。 哪怕是胡惟庸也不行。 就在这二人一边思考着一边走着时,远处二虎突然跑了过来。 在来到他们二人面前时,立马说道:“二位大人,皇上口谕,召胡惟庸等,东暖阁觐见。” 突然听到朱元璋要召见自己,已经不知多久没有被朱元璋召见的胡惟庸,顿时惊喜的说道:“遵旨!” 而一旁的李善长,则皱着眉头说道:“二虎,这个等,是什么意思啊?” 二虎回道:“禀相国,皇上同召刘进武、梁中宇、吴义凡、胡惟庸四臣。” 听到这话的李善长,疑惑的点了点头。 虽然弄明白了这个‘等’是什么意思,可依旧是一头雾水,召见他们做什么? 不过还是任由二虎带走了胡惟庸。 东暖阁外。 朱元璋在与刘伯温分开后,便第一时间召见了他们。 此时的他,也是刚刚来到了东暖阁外。 见到朱元璋,那院子中站着的四人纷纷拜见起来。 “臣,翰林院学士刘进武,叩见皇上。” “臣,工部河道司梁中宇叩见皇上。” “臣,常州主薄吴义凡,叩见皇上。” “臣,中书省助理胡惟庸,叩见皇上。” 看着面前跪着的四人,朱元璋点名道:“刘进武。着你调任六合县知县,正七品。” “梁中宇,着你升任户部员外郎,从五品。” “吴义凡,着你改任镇江府同知,正六品。” 随着朱元璋的话说完,见朱元璋不再说话,那三人便纷纷喊道:“谢皇上!” 朱元璋点点头,一挥手,道:“退下吧。” 而在交代完这三人后,朱元璋便当即转身进入了东暖阁。 那三位臣子也都一个个的离开。 埋首跪在原地的胡惟庸,等了好一会儿,见朱元璋还是不说话,便缓缓抬起头来查看。 却发现朱元璋的身影早已不见。 就在他懵圈的发呆时。 那东暖阁外站着的二虎瞧着他疑惑的表情,立马偷偷的挥了挥手,示意他进去。 见此,胡惟庸赶忙起身,跟了进去。 当胡惟庸走进朱元璋所在的屋子后,瞧着坐在龙榻上看书的朱元璋,胡惟庸立马上前两步,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而他身后的二虎,也缓缓退了下去,并且命外殿的所有宫女太监们全部退了下去。 直到所有人都离开,周围再无第三人时,朱元璋这才一边看着书,一边缓缓说道:“胡惟庸。” “知道为何压着你不用吗?” 听着朱元璋的询问,胡惟庸缓缓抬起头来,稍带些委屈的说道:“臣猜想,是小明王的事情。” 朱元璋道:“你怎么想的?” 胡惟庸不敢犹豫,直接说道:“臣最初想,臣为皇上立了大功,皇上会赏赐臣的。” “后来呢?” 胡惟庸道:“后来,臣又想,皇上不但不会赏赐臣,还会把臣流放天涯。最终,杀臣灭口。”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脸色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依旧看着手中的书,淡淡问道:“再后来呢?” 胡惟庸道:“再后来,臣又想,无论是杀臣,还是赏赐臣,臣都只能无怨无悔,候着。” 随着胡惟庸这话说完,朱元璋这才抬起了头,第一次看向了胡惟庸,目光尖锐,直勾勾的瞧着对方的眼珠子,似乎想要看穿对方的心思。 问道:“为何呀?” 胡惟庸面色慷慨道:“臣既然追随了皇上,那就得义无反顾,无论生死荣辱,都是臣的天命。” 说完,渐渐低下了头。 而龙榻上的朱元璋,则缓缓说道:“杀小明王,确实是咱的意思,但是,让大虎引罪自尽,就不是咱的意思了。” “那是你暗自揣摩咱的心思,逼着大虎这么干的!” “对不?”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胡惟庸哪敢否认,道:“是。” 听到这话,朱元璋长长叹了口气,道:“你呀,是个能臣,但有的时候就是能的太过头了!” 朱元璋说到最后一句时,已然用上了训斥的语气。 面对朱元璋这样的训斥,胡惟庸的内心当中却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是有些惊喜。 他很清楚。 朱元璋跟他之间一直都有些隔阂,这隔阂就是小明王和大虎的事情。 朱元璋一直不说,他就只能一直这么待着。 不管到底是自己真的能过头了,还是朱元璋不能承认这件事是自己的心思,如今只要他能将这件事当面说出来训斥自己,那就是好事! 说明,这件事终于是到了了断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继续说着:“如果你时常揣摩皇上的心思,甚至把自己当作是皇上的知心人,擅行生死,久而久之,你岂不把自个的心思当成皇上的心思了?” “等到了那天,谁是皇上啊?你呢,还是咱?” 听着朱元璋的话,胡惟庸还真的没有在这方面想过朱元璋的心思。 原本他只以为朱元璋一直都压着他不用,正如李善长所说,要等待。 等时候到了自然会用。 可如今,他突然明白了。 忙对着朱元璋埋首一拜,道:“臣,知罪了!” 瞧着面前跪在地上的胡惟庸,朱元璋缓缓将手中的书籍一扔,然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折,翻开念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