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降神迹 (第2/2页)
且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把咱们这个地方忽悠过去。” “如果咱们现在离开,反而会告诉锦衣卫,咱们曾经在这里待过。” “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反而被锦衣卫抓住什么线索,找到我们的真正藏身之地。” “最危险的地方,有的时候反而最是安全。” 这些道理唐文路倒不是不明白,只是很多事情明白归明白,可轮到自己的身上之后,却反而关心则乱了。 经过陈学英的提醒,唐文路仔细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也发现,相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这里暴露的风险的确是相当的大。 “王爷英明,老夫自愧不如啊!”唐文路半是感慨,半是拍马屁的说道。 “对了?”陈学英突然严肃的问道:“现在跟那些人联系上了吗?” 唐文路苦笑着摇头:“现在正是最紧张的时候。” “所有人都要配合锦衣卫的工作,这种时候贸然联系那个人,风险实在有些太大了。” “咱们又不能轻易暴露那人的身份,所以还是先静观其变的比较好。” “臣可以保证,只要机会合适的话,那个人一定会第一时间联络咱们。” 陈学英却皱紧了眉头:“现在的问题可不是有没有机会,而是继续这么等待下去的话,我担心会有我们身边的人也投靠狗朝廷。” 这也是唐文路最为担心的问题,白莲教下面那些人员的忠诚,比他们想象之中的可是要低的多。 迟疑了一下,唐文路提议道:“要不然我们施展一些白莲教的“仙法”?” “无论如何,先稳住人心再说。” 陈学英犹豫了片刻之后,点点头道:“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让那些人注意,在施展“仙法”的时候,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请王爷放心。” 第二天一早,城中就已经开始流传仙人出现的消息。 “你们都听说了吗?城中慈恩寺的法师,有感于我等百姓太过苦难,所以准备向上天求雨。” 即便是在迷信的古代,也有许多人对这些消息嗤之以鼻。 “现在知道求什么雨了?他们早干什么去了呀?” “如果在旱灾初期他们就开始求雨,说不定根本就不会闹到这个份儿上,现在来马后炮有什么意义?” “怎么就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如果能下雨的话也是一件好事儿啊。” “我倒是好奇,慈恩寺的法师究竟是怎么求雨的?” 有相信神佛的人紧张的提醒道:“你这家伙不管你相不相信,也不要乱说话呀,怎么连佛祖都敢编排?” 另一个人也道:“我可是听说了,其实慈恩寺的法师很早就已经开始求雨了。” “只不过,之前之所以不下雨,是上天为了惩罚当今的……” 话说到这里后面那几个字,他们也不敢随便的说出口了。 反正这种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回事,意会就行了。 “总之吧……慈恩寺的法师们,在旱灾之前就已经把一座石佛埋藏在了寺庙的地下。” “日日诵经祈福,现在终于有了回应,那座石佛现在已经破土而出,每天都会长上那么几寸。” “据说只要等佛像完全从地下出来,就代表着上天已经原谅了那位的罪孽,会继续给咱们大同下雨的。” 这话说的有点儿玄乎,周围很多人都不相信。 “真的假的呀?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佛像能从地底下长出来?而且还是石头的?你以为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佛像从地底下钻出来?这是什么?荒谬的故事?” 被众人一言我一语的喷了个体无完肤,那人也顿时就怒了。 “你们这些家伙不懂就不要乱说,我可是亲眼看着那佛像从地里面钻出来的。” “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直接去慈恩寺的后院儿去看就是了。” “那佛像现在就在那里,慈恩寺的高僧们为了让咱们普通百姓也能够看到这祥瑞,特地把慈恩寺的后院儿给开放了,不论是谁,只要想去都可以进去看!” “真的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事?走,咱们马上去看看。” “虽然是大灾之后,百姓们还处在休养生息的阶段。 即便是如此,整个大同府之中还是有不少闲人的。 所以此时的慈恩寺,早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 寺庙外面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过分,等待着进入寺庙一观的百姓们,队伍几乎一眼看不到头。 不过看到那座石佛之后,也有许多人露出了失望之色。 在他们的想象之中,那会是一座无比巨大的佛像。 然而实际上,刚看那佛像露出来的头,整座佛像应该跟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差不多大。 虽然换成石头的话,这个重量依旧无比的惊人。 但是比起他们想象之中的,可是要差的多了。 而且因为进来的人实在太多,每个人最多也就拜一拜,上一柱香就需要换其他人了。 也根本就看不出,这佛像是不是真的升高了。 有些人才刚刚质疑出生,就被人群中的其他人一顿骂。 “你这家伙不懂就不要乱开口,这可是佛陀显灵你懂不懂?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我每天都来看,这佛像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头顶露出来,这才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经露出这么高了。” “这可不是人能冻出来的东西,肯定是神仙的法律造成的。” “如果再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看佛像周围的土,那明显都是埋了很长时间的土,绝对不是临时添上去的。” 虽然也有些人还是怀疑,可以架不住周围那些人信誓旦旦的解释啊。 渐渐的不少人也就都相信了,这应该的确是神仙的法力显灵。 既然神仙显灵是真的,那么神仙惩罚当今天子的事儿,也自然而然的就根植在了这些百姓的心中。 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唐文路得意洋洋的向陈学英汇报的情况:“王爷,现在大同府的百姓们,已经相信这是上天对朱元璋的惩罚了。” “相信此时的狗朝天,已经开始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