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四章:找到白莲教的蛛丝马迹 (第2/2页)
把关,只要成功后便可以与你之前的那几家铺面做成连锁店。” 张丰年有点惊讶的看着朱瀚。 他心中盘算了一番。 自己现如今在朱瀚的眼里也算是有点地位,之前就想过,在大同府把自己药材的生意逐渐的扩大,没料到机会就这样来了。 “感谢王爷的恩赐,我现在就去准备。” 张丰年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去店中,准备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何风雨便走了过来。 “师傅,我们把重云子送到了官府,从他口中得知,白莲教还有一部分的人隐藏在大同府。” 朱瀚闻言点了点头,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尽快的把眼线们手中的线索结合在一起,锁定陈学英的位置。” “这些白莲教的人必须要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继续的逍遥法外。” 朱瀚话音刚落,何风雨变立马答应了下来 大同府对朱瀚的名气越来越高,百姓们都清楚,如果没有白莲教他们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家中的钱财被骗的一穷二白,连饭都吃不饱,如果没有朱瀚的出现,恐怕会有不少的人死于非命。 朱瀚刚从房间里出来,便听何风雨说外面来了一群百姓。 “怎么会这么多人,赶紧让他们回去,这天马上就要下雨了,怎么能让百姓在外面。” 朱瀚微微皱眉。 经过旱灾,百姓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看到他们在大雨中等着自己,朱瀚心中五味杂陈,何风雨顶着大雨。 “师傅有所不知,这些人不愿意走,都想要当面的感谢师父救命之恩。” 朱瀚毫不犹豫出了院子,门口处百姓们纷纷跪了下来。 朱瀚连忙上前将为首的一位老人扶了起来,看着他骨瘦嶙峋,一副沧桑模样为自己下跪,朱瀚实在担当不起。 “老人家你这是做什么?赶紧先起来。” 老人抬头看着朱瀚声音哽咽。 “英王殿下,我们这次受灾最为严重,若没有您帮忙,恐怕一家老小都要死在白莲教的手中,听闻你已将白莲教铲除,我们便想好好的感谢你。” 朱瀚心中五味杂陈,白莲教的是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 可没料到,在百姓心中对自己的近视,如此的崇敬。 想到朱元璋这些年来,就是为百姓谋福,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可撼动。 “你们放心,这一次已经派人过来将白莲叫那些蛊惑人心,全部都一网打尽百姓再也不受他们的蛊惑。” 门口的百姓听到朱瀚的话感激不尽。 朱瀚可算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把那些百姓给送了出去,回到房间时,身上早已被雨水淋湿,何风雨看着有些心酸。 “白莲教的这些人可真是无耻,拿百姓们练手,如果非我们及时赶到,不少百姓都要被他们杀了,就陈学英这样心胸狭隘的人,怎么可能,与我们做对手他根本不配。” 朱瀚摇了摇头,他可没小瞧陈学英。 他既然能够鼓动起那么多人为他效力,成为白莲教的教主,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安排人在大同府继续的彻查,只要有白莲教的蛛丝马迹,就安排我们的人去追查,绝不放过任何。” “师傅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天色已黑,朱瀚心里莫名的便开始有些担忧, 朱元璋传来消息已经微服私访,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自己得赶紧将大同府的白莲教给处理干净。 若是朱元璋在微服私访之时出了什么意外,那他可担当不起。 张丰年的速度很快,他已在大同府看准了好几个铺面,地方倒是不错,隔天便带着朱瀚去到了店里查看。 “英王殿下,你看看这个店面位置和人流都不错,而且宽敞无比,在后院还有一个小型的仓库,之后我们的药材送到大同府后便能够售卖出去。” 张丰年都已经想好,等到把店开起来后,自己就与以前燕京的那些老友在筹谋一番,把燕京的药材铺也联合起来。 生意必定会越来越大。 如今他有了朱瀚做靠山,做生意也更为方便。 朱瀚仔细的看了一眼店面位置选的确实不错,邻里都是其他店面的人来往的人群,也确实不少。 站在门口还能够远远的眺望远方,那崇山峻岭确实是个好地方。 “张丰年你所售卖的药材价格不能过高,要为百姓谋福,若有百姓在店里买药出了差错,我绝不饶过你,我们东海商会的人都是以诚信为本。” 张丰年听到朱瀚的话,连连点头,他如今可是有着不少的实力。 若没有朱瀚的话,他都没办法做到这样大的深夜,恐怕早就已经被骗得倾家荡产。 张丰年对朱瀚十分的敬佩。 “殿下,现在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我们在开店时要与官府的人好好的招待。” “东海商会的人有些不服气,有几家店都开始纷纷抵制我开店。” 张丰年也是一阵的无语。 他根本就没料到自己在大同府开店,还需要别人的同意东海商会,都是几家大店联合在一起,自己若是得不到他们的同意,就算是开了店也赚不到钱。 朱瀚勾唇一笑,转头看着他。 “这件事情毋庸置疑,我已安排人去东海商会打招呼,明日就将牌匾给你送过来,现在你就去将周围那些村子里的药材全部都收上来,给百姓一条活路。” 张丰年听了连连点头。 朱瀚在大同府与张丰年合作开的药店,以下则声名鹊起,百姓议论纷纷。 “殿下真是为百姓谋福,之前因白莲教的事,让我们都对药材产生了恐惧,幸好有英王殿下,开着药店,让我们能够吃得起药。” “大同府之前的几家药店,我们看诊都需要不少的钱,让百姓都不敢生病,这次可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灾情刚刚过去,百姓的日子也逐渐的平稳,英王殿下果真是我们大明的福星。” 百姓们的议论在大同逐渐的扩散。 朱元璋与高飞,两人在茶楼里品茶,听到隔壁桌的议论,朱元璋喜上眉梢。 自己这次微服私访可算是收获颇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