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预料之外 (第1/2页)
“别哭。”周生辰轻声安慰道,“走到天涯海角,也有我陪着你。” 刘长善实在听不下去,不禁低声说道:“你,难道真的无所顾忌吗?” 周生辰把温柔的视线从漼时宜的脸上移开,再用冷如刀锋的眼神逼视着刘长善:“对于你这个将死之人来说,听到、见到了什么,又有何用?!” 刘长善被他的眼神震住,不禁打了个寒颤。随后,他又因为有漼时宜这个人质在手而放了心。 “哼!”他愤恨地瞪了周生辰一眼,倒也的确不敢再乱说话了。 到了南岸,几人相继下了船,再像一直以来的情况那般:扬邵、刘长善、漼时宜在前面走着,周生辰澹然地在不远处跟随。 一行人没用多久,就望到,并先后进入了一座繁华的城市:南萧的江陵。 周生辰等人悄然进入了江陵城,北岸的萧宴带领数十万王军,也随后而至。 “军师!有消息说,殿下跟着他们渡江南下了,我们应该怎么办?!”知道不能率大军渡江南下的宏晓誉心里着急,连忙请示道。 “传摄政王、小南辰王的将令!”萧宴从怀中拿出一份周生辰早就写好的命令,大声喝道,“凤俏率领部分兵将在北岸做疑兵,其余兵将随我赶去寿阳!” 众人当即惊讶,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为什么。 萧宴随即颁布了周生辰的军令:寿阳再是难于攻克,却已是被围困了数年之久。更何况,没有立即拿下寿阳,本就是周生辰的拖延之计,为了迷惑南萧——当然也包括北陈朝廷而以免不能率军南下。 现在王军借着解救漼时宜的机会,正是要突袭寿阳,进而平定周边的一些左右摇摆的势力,比如暨阳的长孙氏,甚至包括周边诸地。 宏晓誉等人只觉得仍是震惊:难道,这是师父有意布下的疑兵之计? 萧宴随即调整兵马,旁边的凤俏一直头看着他,咬着嘴唇想要说什么,却又因为难为情而不能开口。 “启禀军师!”宏晓誉近前施礼道,“请让我留在这里!让小师妹跟着军师去寿阳吧!” 萧宴知道她做这样的请求,是刻意要把自己与凤俏安排在一起。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因为一时难为情,也是不好做出这样的安排。 “就连大师姐也应该去寿阳!”施以则近前正色说道,“这里既然只是疑兵,就应该让最勇勐的人前往寿阳!” 他这话说出口,宏晓誉的脸上也是红了:寿阳一带,有自己的心上人漼风。两人不仅是情意暗属,更还得到了小南辰王与漼广的认同。战事稍有安定,两人必是要尽快完婚的。 凤俏急忙拉住宏晓誉的胳膊,对萧宴说道:“施将军的这个建议,请军师务必采纳!” 萧宴却更脸红:你这丫头,怎么没有一点避讳的呢。 想想自己也是要保护她、爱恋着她,萧宴转为严肃地说道:“那边必有接连的大战,我本想照顾你们一二。但见你们皆是自告奋勇,我真替摄政王小南辰王殿下感到振奋!” 宏晓誉听了暗笑,凤俏只好暗中奉送萧宴几句:好个潇洒的皇子!说情话照顾情侣,能够在军中公开说得如此坦然镇定的,你应该是第一人了。 不再多说什么,施以则率领部分兵将继续南下到岸边驻守,而留下作为疑兵;萧宴带领大部分人马,汹涌地向寿阳斜插而去。 沿路弋阳郡、汝阴郡、淮阳郡、乃至钟离一带的王军立刻闻风而动。寿阳原本就是孤城,叛将自以为固若金汤,不过是周生辰给他布下的迷魂阵罢了。 王军携带着萧瑟的秋风而至,寿阳不日就像被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失陷了。 拿下寿阳,萧宴做了整顿的命令,再立刻向暨阳的长孙氏发出文牒,要求他们来寿阳见礼、议事。 长孙氏诸人或有犹豫,担心自己的安危问题,而不敢前往。只得想出个主意,他们只要求面见周生辰才可。 萧宴对此再做答复:有王令即如见到摄政王本人! 随着这封类似最后通牒一般的文书过去,萧宴亲自率领大军,缓缓地进逼暨阳。 长孙氏本想联络周边的藩镇,借以能够对萧宴来兵抗拒。可萧宴带领的王军所到之处,各藩镇皆因为重镇寿阳的失守而纷纷请降。 暨阳不能自保,只得俯首迎接了王军。 萧宴召集了这些人,立刻宣布:为了保证持久的安定,所有辖地尽由王军接管。原来的守将等人,俸禄等富贵状况不便,但全部转为文职。 这样的命令下来,几十名原来藩镇的守将虽然略有后悔,但也知道好歹是保住了性命,纷纷拜倒在地承诺。 清理了各处,萧宴回到大帐内,宏晓誉、漼风、凤俏等人前来见礼。宏晓誉再询问道:“这样做,会不会让朝廷觉得有分权之感?” “宏将军是将军,不必过多参与政务。”萧宴提示罢,宏晓誉连忙施礼谢罪。 萧宴随后再说道:“摄政王有感于各地反叛不断,干脆就下了永远安定天下的决心。” 在场的人,似乎听出一点端倪,但都是装傻充愣,只当不知。这是因为,小南辰王周生辰的声望实在太高,朝廷对我王又实在苛刻!我王本就是皇族,再多年以来奋死拼杀全为百姓。 ——愿我北陈百姓安居乐业,人间炊烟不断,千里绵延!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小南辰王周生辰,乃至在场诸将,哪个不是不计个人安危地去疆场战斗。尤其,周生辰竟然还要不断受到朝廷和那些禽兽官将的猜忌,乃至凶险的迫害! 萧宴倒也并不多解释,再接着说道:“百姓安居乐业,这是王者的职责,也是我们将士浴血奋战的理由!” “万死为此!”宏晓誉大声说罢,众将一起呼应道。 漼风在此征战了数年,也必要遵从军令。至于小南辰王或有反意?他本人对此毫不在意。又或者,在他这样轻松的心态之下,其实也早就有了为小南辰王感到不平、同情的心理。 只当自己是听命的将领,漼风也毫不犹豫地跟着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