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三 汉军出城 (第2/2页)
接着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出来的这三千骑,实际上真正的骑兵不过千骑。 其余的不过是杂胡联军而已,这些杂胡毕竟也是引弓之民出生。 如今虽然已经希腊化,但却并不缺少马匹。 潘弘这时道,“君侯,胡人在昨日吃了亏,吾恐其将主意打到其余的军堡上,想引吾出城作战,如果是这样……” 张越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恐怕就是如此了!” 仔细观察匈奴动向后,张越做出了判断,“匈奴人这是要围点打援啊。” 虽然判断出了匈奴人的意图,但张越却犹豫了。 不出城援助,东面的定胡堡和西面的威远堡很可能会被匈奴人攻破。 可是如果出兵救援,就不可避免要与匈奴野战, 只是轮台汉军刚刚经历整编,训练还没有全部完成如果出城野战张越心中却疏无把握。 …… 轮台汉匈大战之时焉耆国王宫内同样在发生激烈的争论。 “殿下行此事前为何不与吾等商议一二?” 焉耆国左都尉鞬琦严肃的向焉耆王鞬广询问。 “哼!” “左都尉,本王才是焉耆之主,注意你的态度,你是在跟你的王说话?” 焉耆王或许是因为有了匈奴人的支持,所以态度明显比平日里更强硬。 “殿下,您既然是焉耆之王,那就更要为焉耆人的长远谋划!” “吾国近汉地而远匈奴,汉之尉犁距此不过百里,一旦汉人知悉吾秘助匈奴之事,恐其发大兵击我焉耆啊?” 左都尉鞬琦并没有退让,而是据理力争。 焉耆本就不是集权制国家,更何况他还是鞬广的叔叔,且手握两千军队,根本就无惧焉耆王。 焉耆王闻言却是不以为意的道,“那童仆都尉可是给了三千匹好马……” “更何况,吾早已遣使持厚币与李公交,有李公在又何必担心汉军攻伐!” “李公,那位李公?”问话的却是焉耆另外一位焉耆贵族,大译长尉德。 焉耆王却是哈哈一笑,“还有那位李公,当然是汉东宫詹事李元公!” 尉德闻言却是大惊失色,“吾国亡国不远已……” 周围的焉耆贵族皆惊骇的望着他。 “大译长,此人可有何不妥之处?” 尉德痛心疾首的道,“那李元与汉之轮台校尉乃是仇敌,此战如汉获胜,其必加兵于焉耆……” 焉耆王目瞪口呆的道,“那云阳侯小小的一个营田校尉敢与汉太子作对?” 不只是他,殿中大多数贵族都露出怀疑的目光。 尉德叹息一声,“诸君有所不知,那汉国之内,如今亦是分做两派,关东、关西互不相让,然汉军却掌握在关西……” 听完尉德的讲解,众人算是对大汉朝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李元为何害我焉耆!”焉耆王却是愤怒的大吼。 尉德闻言又是一惊,“殿下,此事难道另有隐情?” 焉耆王此时也不在隐瞒,“此次相助于那匈奴却是受那李元所托……” 尉德叹息一声,虽然心中明白,但还是不甘心的问了一句,“那李元可有留下何信物?” 焉耆王苦笑道,“那有信物留下,传讯之人也早已离去!” “如此,吾国今后该如何自处?”一名曾经去过长安的小贵族瘫倒在地。 此时那左都尉鞬琦脸上却是阴晴不定。 焉耆王此时环顾四周道,“诸君可有良策?” 一众贵族却是满脸忧虑,一时半会并未有人出言。 实在是焉耆距离汉军太近了,焉耆虽然拥兵6000,但与汉军相比亦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这时那左都尉鞬琦却是一咬牙站起身来。 “殿下,如此莫如尽投大匈奴……” 焉耆王一惊,“尽投匈奴?” 鞬琦道,“不错,如今既然大错已经犯下,不如将错就错!” 尉德此时也犹豫不决的道,“然,汉军来攻怎么办?” 鞬琦此时也放开了,“吾闻那匈奴童仆都尉正要设置驻地,莫如邀其来焉耆!” 焉耆王闻言却是犹豫不决,“然,吾闻匈奴劫掠成性,邀其入城恐其大掠吾国啊……” 鞬琦道,“两相其害取其轻,无论如何,当比亡国更好!” “可是!”焉耆王还是犹豫不决。 此时尉德也想明白了,他出言道,“陛下不必再犹豫了,难道陛下也想如那楼兰王、山王一般,悬首长安之北阙!” 焉耆王长叹一声,“如此那就邀童仆都尉来此吧……” …… 此时一支人数约六百余人的汉军正在沿着计式水(塔里木河),快速向着西边行军。 他们人人皆配有双马,虽然是在快速行军当中但队伍却丝毫不乱,这支汉军正是李肆所部。 匈奴入寇的烽火传到山国时,李肆还正在修筑铁山城。 得知匈奴人入寇的目标是轮台后,他迅速安排好铁山城的防务,随即亲领一曲汉军返回轮台。 为了避开匈奴人的探马和眼线,他没有走尉犁、铁门关这条大道。 而是选择了沿孔雀河西进,随后再沿计式水前往定胡堡。 这条道路虽然难行一些,但却更加隐蔽。 李肆其实并不担心匈奴人攻破轮台。 以轮台城的防御,匈奴人没有五万以上的兵力,根本就拿他毫无办法。 李肆的意图是切断匈奴的后路,与张越互相配合重创甚至全歼日灼王所部。 当匈奴人准备分兵进攻定胡堡和威远堡时,李肆所部距离定胡堡也仅有百余里了。 与此同时尉犁营田校尉派出的三百骑援军也以抵达乌垒,并与李肆所部取得了联系。 …… 轮台城中,张越经过一日综合考量还是决定出城与匈奴作战。 不过此举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他们的理由是轮台汉军,本就不是野战之士,加之训练为成,仓促出战可能会导致大败。 他们所说的其实也是张越之前所担心的问题。 不过张越经过一番思考衡量后,觉得不出战产生的不良后果更严重。 “二三子,吾等不敢与匈奴人在野地堂堂对阵,那吾等练这些兵又有何用?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