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_第八十一章 旗开得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旗开得胜 (第1/1页)

    征和元年十一月,郭开受命在务涂谷修筑西受降城。

    张越则带领大军返回姑师城避冬。

    右贤王闻听大汉在务涂谷筑城之讯后,立即召集诸小王,贵族议事。

    “大王,不能再等了,一旦让汉人建成,我大匈奴恐再无几乎重返山南!”

    “当尽快出兵才是!”

    “大王,我部愿为前锋!”

    “大王不能再等了!”

    “大王下令吧,诸部都将接受您的调遣……”

    闻听汉军竟然在务涂谷筑城,匈奴右部诸小王、贵族皆是坐不住了,纷纷请求右贤王提前出兵。

    西受降城一旦建成,就会如同一把刀子一样捅在匈奴人的腰上。

    而汉军强大的守城能力,又让匈奴人难以攻下任何一座重兵驻防的城市。

    面对各部落小王贵族的请求,右贤王自然是从善如流。

    “如此各部立即整顿兵马,一个月之后出兵山南……”

    为了击破西域汉军,右贤王不顾草原民族冬季不大举出兵的传统,开始大势动员、召集兵马。

    右贤王一声令下,小半个匈奴帝国都开始行动起来。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各部已然集结起了三万余骑。

    加上右贤王本部王庭骑兵,共计五万余骑,已然汇聚在了右贤王的战旗之下。

    大军汇聚之后,右贤王马上就制订了突袭汉军的计划。

    按照右贤王的计划,匈奴大军分为三部。

    一部翻越天山,占领兑虚谷后,向南进攻焉耆,目标是占领汉军在焉耆的铁矿。

    一部经由俾陆国,进攻阿恶地,目标是车师后国的姑师城。

    最后一路由右贤王亲领,绕道由蒲昌海西进袭击务涂谷,目标是摧毁正在建造的西受降城。

    匈奴人的战略意图是一战打垮西域汉军主力。

    把汉军一举赶回交河城以南。恢复车师之战前的态势。

    按照右贤王的谋算,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不过关键的还是要靠双方的行动速度。

    “此战最关键的乃是西线,务必要在汉人之前占据天山山口!”

    为了保证西线的成功,右贤王特意以右大将为统帅,配属给他的也是经过李陵训练的一万王庭精锐。

    但如此重大的军事计划,不可能彻底保密。

    千牛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

    匈奴右部各部落中已然遍布千牛卫的成员。

    这些成员有的是匈奴各部的奴隶。

    有的是匈奴各部的工匠,还有的是被匈奴人吞并的各小部落的成员。

    甚至一些失落的匈奴小贵族也秘密加入了千牛卫。

    因此右贤王的突袭计划才刚刚制定。

    就有人提前把消息泄露给了千牛卫。

    千牛卫则在第一时间把情报送到了姑师城张越的几桉上。

    张越收到千牛卫传来的情报,立即整军召回各部军官商议,准备迎击匈奴人的大军。

    “君侯,吾等当如何应对?”

    姑师城中,汉军正举行军议。虽然面临匈奴人大兵压境,但汉军上下却并无多少紧张之感。

    反而人人跃跃欲试,一众军侯、校尉都在盘算着能否借此一战再进一步。

    就算是不能功封列侯,能拜为关内侯也是好的。

    张越澹然一笑,“匈奴虽众,但却不难对付……”

    韩江赞同道,“西线只要派一部材官严守山口,即可让此部匈奴人无所作为……”

    蔡汀道,“确实如此,中线的匈奴人亦不难对付,唯有东线的右贤王主力却是不好对付……”

    两人发言后,其余众人也纷纷出言建议。

    张越此时并没有说话,而是让众人畅所欲言。

    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培养更多可以独挡一面的军官。

    西域太辽阔了,舞台也足够大,足够所有人尽情表演。

    等众人争论的差不多了,张越这才让大家安静下来。随即开始下达作战命令。

    “潘弘、马汉尔二人立即领骑兵千骑,材官三千前往兑虚谷,当严守山口……可能做到?”

    潘弘、马汉两人起身道,“君侯放心,吾等绝不放胡人一人一马南下……”

    张越点点头,继续道,“韩江尔领步骑各四千,迎击中路之敌……”

    命令下达后,张越却是询问道,“韩君可有所需?”

    韩江思忖片刻道,“君侯可否借一将所用?”

    张越道,“君要何人?”

    韩江道,“韩业!”

    张越思忖片刻道,“可!”

    最后张越起身道,“其余诸君,随某会会那右贤王……”

    军议结束之后,各部曲迅速展开行动。

    此时正是冬季,汉军拥有雪橇之便,行动速度自然比匈奴人快的多。

    匈奴右大将领一万骑抵达天山北麓之时。

    潘弘与马汉两人早已占据了天山山口,并立下了大寨。

    如果在其它季节,或许还可以找到其它山口偷越天山。

    可是现在却是冬季,匈奴人根本不敢这样做。

    天山平均海拔四千多米,在这个季节匈奴人如果敢绕道翻山的话,路上就要死一多半人。

    懊恼的右大将,尝试着进攻了两次之后,只好在山口前立下营寨,等待机会。

    中路汉军的速度同样远比匈奴人快的多。

    匈奴人才刚刚越过天山抵达交河源,行军不整地走到阿恶地北部原野时。

    汉军率领的骑兵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匈奴人还没有来得及摆好阵形,汉军已发起勐烈的进攻。

    面对汉军突然而勐烈的进攻,匈奴人四散而逃。

    遗憾的是,这一战汉军骑兵不足,虽然击溃了匈奴人,但并没有让中线的匈奴人伤筋动骨。

    中西两路的失败,让右贤王知道自己突袭的计划已经失败。

    就在这时又传来敦煌和居延汉军出塞的消息。

    右贤王在多番衡量之后,最终选择了退兵。

    这一战是张越以及西域汉和匈奴右贤王的第一次较量。

    这一战能轻而易举地击败匈奴人,情报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情报,打一个措手不及,很难想象这场战役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此战结束后发生的事也说明了右贤王确实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当汉军主力退回到姑师城开始大肆庆祝时。

    右贤王却以最快的速度重新集结各部小王,制订了新的突袭的计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