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_第百三十七 匈奴入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百三十七 匈奴入局 (第2/3页)



    两位国王在劝说无效后也皆是沉默不语。

    大宛王被围五日,粮草将尽,却始终不见援兵抵达。

    他心中明白自己已经被康居王放弃。

    无奈之下大宛王,只得亲领可战之兵对汉军发动突袭。

    可惜汉军对此早有准备,大宛王三次突围皆被汉军轻易击溃。

    联军死伤惨重,联军中的大宛之兵,皆有投降之念。

    “殿下,如今我等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何不索性投降……”

    大宛王的亲信们纷纷劝说大宛王。

    大宛王道,“可惜军中康居人不愿听我命令如之奈何?”

    左右道,“不愿投降的不过是康居贵族而已……将士们早已厌战不奈……如殿下欲降,将士们必然支持”

    大宛王道,“如能说服康居将士,某当领诸君降于汉军……”

    左右道,“殿下放心,此事交给我等去办……”

    大宛王点头答应。

    当日大宛王所领联军中谣言四起,军心浮动。

    傍晚时分,几名康居指挥官联袂找上大宛王。

    “还请殿下救我等一救?”几名军官皆是满脸慌乱。

    大宛王道,“这又是为何?”

    几名军官道,“军中士卒欲哗变降汉,却欲以我等首级为投名状!”

    大宛王道,“如此只有我等先行降汉方可有求生之路!”

    众人面面相觑,在短暂犹豫之后,皆是同意降汉。

    后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走投无路的大宛王领残兵三千余人向汉军投降……

    大宛王领兵投降的消息传来,康居王不禁勃然大怒。

    “该死的……该死的……他怎么能投降,他怎么能投降!”

    可惜他的怒火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虽然康居王竭力封锁大宛王投降的消息。

    但此事还是火速在疏勒城中传了开来。

    “传我的命令,今日起全城禁止谈论大宛王投降之事,如有犯者严惩不贷!”

    康居王虽然下令不允许公开谈论大宛王投降之事,但私下里还是议论纷纷。

    城中的大宛国士兵皆是军心溃散。

    此时康居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匈奴人身上。

    ……

    就在大宛王投降汉军的当天,匈奴骑兵终于在泥靡等人的掩护下抵达了赤谷城。

    赤谷城说是城实际上却是一个山谷,他地处阗池南岸,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占据了此地,匈奴人不但可以轻易的控制整个七河之地。

    而且可以随时南下经过丝路北道诸国。

    可以说拥有赤谷城后,从疏勒到员渠皆在匈奴人的马蹄之下。

    匈奴人进兵赤谷城,汉军并非毫无察觉。

    实际上千牛卫早就已经探知到了匈奴欲要袭击赤谷城的消息。

    汉军也把这一情报通报给了匈奴在赤谷留守的翕侯。

    这位翕侯在获得情报后,却认为匈奴人不可能在冬季大规模出兵。

    更何况他们要抵达赤谷城还需要先经过泥靡的驻牧地。

    他在收到汉军的示警后,也不是毫无作为。

    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向泥靡进行了询问。

    可惜他那里知道泥靡早已经投靠了匈奴。

    面对赤谷城派来的信使,泥靡信誓旦旦的保证,没有发现任何匈奴人。

    泥靡还道,“这是汉军对乌孙没有全力出兵讨伐康居而不满,借以挑拨乌孙和匈奴的关系……”

    赤谷翕侯想到汉军确实多次派遣使者要求乌孙出兵共击匈奴之事。

    肥王翁归靡每次都找借口搪塞了过去。

    因此也就相信了泥靡的说辞,并没有把这一重要情报通报给翁归靡。

    只是稍微加强了赤谷城的警戒,但这样的手段却并无太大的作用。

    ……

    后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匈奴右贤王亲领两万大军在泥靡一万骑兵的配合下抵达了赤谷外。

    在风雪的掩盖下,赤谷中的乌孙人对此毫无察觉。

    匈奴人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派出了泥靡手下的乌孙人。

    这些熟门熟路的乌孙人,很快探明了谷中的情况。

    匈奴人预想的不同,谷中的乌孙人并未驻扎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五部驻扎。其中有三部在赤谷内,两部在赤谷外。

    驻扎在赤谷内的三部顺着山谷从东至西一字排开,山谷两侧乌孙人也安排了士兵驻守。

    赤谷外的两部则驻扎在赤谷南面五十里处。

    匈奴人需要对付的主要是谷内的三部。

    或许是因为严寒的原因,赤谷内外警戒的士兵并不多,完全挡不住匈奴的一次冲锋。

    “大王怎么打?”作为副将的右大将询问道。

    右贤王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打?”

    右大将道,“我以为当首先攻击东面之敌!”

    右贤王点点头,鼓励道,“说说尔的理由?”

    右大将理了理思绪,接着道,“从斥候传来的情报看,东面的是乌孙人最弱……只有两千人……”

    “我军击败他们后完全可以驱赶着他们继续冲进西面两个营地……”

    旁边的乌禅王听完却不已为意的道,“我觉得这样不好,敌军东面营地相距太远了,恐怕难以驱赶败兵,冲击敌军营地……”

    “我以为,要打就打最强的,直接攻击西面这个营地,这个营地的乌孙人实力最强,他们崩溃了,其余两个营地则不足为惧!”

    右贤王还是笑着没有说话,等乌禅王说完,他又向呼延王询问,“呼延王以为如何?”

    呼延王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