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6.197合集 (第2/2页)
信封都交给侯喜汇,给式轻组的同志们发补贴 有了高额的补贴,越发激起了式轻组同志们的工作热情 侯喜汇也尝到了甜头,赶在学习班训练之前,找到陈梓林说: “主任,我觉得式轻组可以再扩大,五个组根本应对不过来啊” 陈梓林不动声色地问:“老侯,你觉得要增加几个组?” 侯喜汇看了看陈梓林脸色,笑道:“按照厂里近万人规模,再添十组二十组都会忙不过来的。 不如稳步增加,这次增加五个组,怎么样?” 陈梓林思忖半晌,看形势是规模越大越好, 越能体现轧钢厂的重视,也越能保护杨运齐的周全 便点头说:“我很支持你的想法,但新增人员, 必须是学习班出来的优秀学员,五组就是十五人,我给你个名单,你去考察。” 说罢翻出几期的学员名册,很快挑选了十五人 侯喜汇接过名单看了看,基本都是21、2岁的年轻人, 全部是团员,还有几个团干部,学历都是高中初中,而且已车间工人为主, 三个女同志则都是团支部书记,想来应该是思想觉悟较高、对形势很拥护的进步工人。 侯喜汇没有异议,他知道年轻人是很容易鼓动的, 而且比较中心组织,便说:“主任,那我就立即去考察了。” 陈梓林则给马永去了个电话,说明式轻组扩编的原委, 马永个人表示支持,但还是想跟厂长具体汇报。 陈梓林就没再关心式轻组了,他的心思,主要还是在这批新学员身上 一下子学习班有了两百学员,其中八十五名年纪较轻的专家技术骨干, 大部分是机关技术部门的,二十来个各车间的,学历高的有研究生, 大学本科、专科占了一半,其余的都是专业中专学历,妥妥的知识分子。 开班一星期,主要都在进行军训, 知识分子忙于研究,忽略了锻炼,他们个人想法较多, 军训就是训练他们令行禁止,全身心融入集体中。 好在时间已经是九月初,白天最高温也就27、8度,比七八月的两个班,军训时舒服多了。 经过了几次学习班,军训不仅仅是跑步队列训练,增加了单双杠、木马、哑铃等项目,使得军训没那么枯燥。 但对四体不勤的知识分子,还是很不友好,特别是一站就是半小时的军姿、一走就是半天的队列 不少人嘀咕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几片学术文章、做几个研究实验… 陈梓林跟马永汇报完毕,外面值班组长就吹响了集合的哨子。 两百学员整齐地列队完毕,陈梓林宣布训练开始,学习班就已组为单位, 开始进行跑步,最后在厂办公楼前坪集合。 陈梓林自己跟在了赵正文那组,这个组全是保卫处的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这组人是越跑越快 毕竟是保卫处的,别的先不说,没个好身板,怎么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 所以陈梓林加重了对这组学员的体能训练, 他自己也借此机会一起好好锻炼锻炼 在规定的半小时里,陈梓林带领的这组要比女学员组多跑两公里。 等便步走到厂办公楼前坪时,这组人基本上都汗透了军装,相比其他组,要刻苦得多。 才集训五天,队列都还没走完,接下来就是先练习军姿, 然后走队列,最后一小时去练习单双杠。 陈梓林自己则站在所有队列之前,用最标准的军姿做着示范, 但在知识分子眼里,陈梓林无非就是个大老粗, 哪怕写了那么多歌曲,都没有文化人的形象。 很多专家技术骨干都默默忍受着,但总有唱反调的, 军姿站了不到一刻钟,队列里有个单单瘦瘦带眼镜的人,突然举手:“报告!” 陈梓林只是眼睛看向那人,军姿没有松动,道:“出列!” 那人笨拙地跑步出列,来到陈梓林身前两米站住, 努力想做好立定向左转,但基础不牢,身体有些歪歪扭扭。 陈梓林说:“有什么事情报告?” 那人一脸愤懑地说:“报告教官,我觉得军训,是浪费我宝贵的研究学习时间!” 陈梓林问:“你是什么学历?” “报告教官,我是京城钢铁学院大专学历。” 陈梓林说;“是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了。可你知道吗, 如果没有一幅强健的体魄,在战争年代,你能过雪山草地吗? 在和平年代,你能在戈壁滩艰苦的环境下研究园子丹吗? 你能去深山老林参加三献建设吗?” 那人顿时语塞,过雪山草地很遥远了,但里面不乏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可就在6四年十月爆炸的第一课园子丹, 里面就有无数各种科学家啊,戈壁滩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他也知道,他沿海工作的大学同学,就已经进入了三献艰苦的建设中,那里什么都没有, 上到厂长下到工人,只要是能喘气的,都得肩挑手提搬运物资设备….. 他甚至庆幸自己分配在了京城,他觉得自己在三献建设中熬不下去! 面对教官如此犀利的言辞,他羞赧地垂下了头,想辩解却没那厚脸皮。 陈梓林缓和下语气,说:“专家技术骨干确实是我们社会、我们工厂的宝贵财富, 所以,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你们要好好保重身体, 要健健康康地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说个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可惜的例子,安宣办顾浪副主任的爱人,他是京城石油学院的高材生, 60年主动报名参加了大庆的石油会战,和铁人一起并肩奋战,被评为全国五一劳模, 可他身体原因,已经牺牲了。他为自己的事业奉献了宝贵的生命,他牺牲时才二十七岁, 我们应该纪念他缅怀他,可我们多希望他身体棒棒的,继续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三十四十年啊! 他的离开,我们的石油事业失去了宝贵的科研人员、他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啊,多么令人可惜的事情。 我锻炼你们,是想为国家保护人才,是想替你们的父母妻儿保护亲人啊!” 那人是知道顾浪爱人的事迹的,被陈梓林这么大义凛然地说出来,他剩下的只有惭愧和敬佩, 他猛地抬起头,眼眶湿润地说:“谢谢教官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您的用意, 我以后会努力锻炼身体的,谢谢您教官,我申请归队!”深深鞠了一躬。 陈梓林脸色没有其他表情,威严地道:“归队!” “是!”那人脸上充满神圣,气势高昂地答应, 努力使自己的动作标准,跑步回了队列,笔挺地站立着。 整个训练场,升腾起了一股强大地的士气,不复以前的散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