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8.199合集 (第2/2页)
陈梓林耳朵痒痒的,心里也同样是痒痒的, 倒是巴不得马上就是半夜时分,尽情享受她的好 199、不比文采学识 欢乐总是短暂的,困难的生活还得继续。 那些专家技术骨干,听了陈梓林教官大义凛然的话, 在军训上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积极性也提高不少。 陈梓林却是盘算,该怎么给这些专家技术骨干上课 人家都是有硬学历的,也许在正治上的敏锐差点,但学识上可就不一定了 说实话,陈梓林对著作的理解,也就那样吧 要是在课堂上,被下面的学员给驳倒了,真就没脸当教官啦 陈梓林在苦思冥想怎么对付学员,学员们也没闲着,从历届学习班得知 教官要求学员背著作,而且是一视同仁,不仅学员要流利背诵 就连陈主任、组长们都能背诵,出了差错,就得挨惩罚。 所以学员们都抽空自学背诵,有勤奋记心好的,几乎能背下一本书…. 专家骨干们都憋着气,体能上比不过你陈梓林教官 学著作那是我们知识分子的专长,不能让你小瞧喽。 陈梓林纠结得很,甚至去问计顾浪。 顾浪听了陈梓林各种顾虑,她多少也有点迷惘,是呀,都是些知识分子呢, 教不好就丢了学习班的脸面,陈梓林赖以生存的法宝被破,难免就会被厂领导诟病 她也无计可施,撅着好看的嘴,嘟囔道:“学著作,就是让他们爱党爱国,又不是比文采比学识!” 一语惊醒梦中人,陈梓林拍腿大笑:“我、我也想岔了,差点忘记学著作的基本原则了。” 见办公室外面走廊静悄悄的,凑过来耳边说:“谢谢你啊,我的乖宝!” 顾浪对陈梓林层出不穷的情话毫无抵抗力,娇羞地垂下了头, 伸出白嫩的手指掐了他胳膊上一点点rourou 拨开云雾见青天,陈梓林也就懒得再备课了,教育嘛,有老三片足矣! 好容易等到全天军训结束,终于可以去教室听课了,专家技术骨干们都有点意气风发 面对两百一十个学员及组长,陈梓林并不怯场,开宗明义讲述了学习班的宗旨 然后他微笑着说:“令嗅曾说过‘这是血的著作…不经历过那些斗争,我的那些文章也写不出来’。 学著作的精髓,我总结为三点:那就是增进智慧、掌握真理、指导实践。 著作有四卷,文章不计其数,学习班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教,我拾人牙慧, 挑选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来进行主讲。 然后请学员同志们,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想象,写写心得体会” 年纪稍大的知识分子马上就觉得有阴谋,当年大明大方, 就是用写文章的办法,把好多人大成了又π, 陈梓林又想故技重施,我坚决不上当,我只想顺顺利利度过学习班 年轻一点的很高兴,写出是心得体会一定比你讲授的内容,更深奥更有哲理。 陈梓林继续说:“如果有好的心得体会,我会请他到讲台上,向学员同志们展示他的学习成果。” 好在纪律严明,虽然很多人不理解、有疑惑、会兴奋, 但都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出现交头接耳情况 陈梓林简单讲完开场白,便开始讲“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 “为人民服务”篇幅短,内容浅显,道理也很明了,所以陈梓林只花了一个小时, 连讲解带发挥的,还算基本说清了这篇文章的精髓。 陈梓林看看时间,还有一小时下课,就说:“请学员们拿出纸笔,写一下学习心得体会, 篇幅大致五百字到八百字,不一定总结概括全文, 也可以就文章中某一句、某一段来发挥你们个人的观点看法。下课后组长收齐放在讲台上。” 看着大家都趴在课桌上写心得体会,陈梓林心里很轻松,这样子教学就省事多喽! 中午陈梓林没休息,而是翻看上午学员们写的心得体会, 果然有学问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连钢笔字都那么好看 再看车间工人们写的,字迹潦草不说,还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着实看不下去。 算算下午半小时军训,中间休息二十分钟,有三个多小时, 至少可以让十五人上台讲解他们写的心得体会。 下午进行完半小时军训,陈梓林拿着一摞稿纸走上讲台, 说:“中午我加班加点,看了学员同志们写的心得体会, 有好的,自然也有很一般的,但都是用心写了的。 下面,我想请一些学员上讲台,朗读他写的心得体会, 然后请同志们点评。先请曹辉同志上来朗读。” 起初专家技术骨干都挺高兴,心里也暗暗憋着劲, 希望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个上台朗读,那就说明是写得最好的。 可见到第一个被点名,居然是某个车间的小青年, 心里大呼不公平,他们不信自己的文章比不上一个最多混了高中的工人。 曹辉也没料到自己第一个登台,紧张得面红耳赤的, 拿着稿纸的手还在微微发抖,磕磕巴巴地念完硬凑的五百来字, 见台下学员们神色各异,碍于纪律,都是忍着没笑出来。 他一脑门子汗水,可怜兮兮地瞅着陈梓林说: “报告教官,我的心得念完了,写得很差劲,请您批评。” 陈梓林示意他下去,随手点了个坐中间前排的知识分子说: “请你来点评下曹辉同志的心得体会。” 那人毫不紧张,起身还有闲心向四周学员微微鞠躬, 这才一本正经地说:“刚才听了曹辉学员写的心得体会,我个人觉得, 语句不通顺、言而无物,用很多套话堆砌而成, 根本没有学文章后产生的真实想法及看法。” 陈梓林示意他坐下,说:“总结得很对,听了曹辉同志写的文章, 只觉得干巴巴的,要打分,肯定是不及格的, 还请曹辉同志认真听别人是怎么写心得体会的。 下面请李墨瀚同志上台朗读他写的文章。” 李墨瀚斯斯文文的,只是脸晒黑了,在讲台上也不看自己的文稿,就直接念了起来,像是背诵又像是教授。 曹辉羞愧地半低垂着头,听着李墨瀚念文章,只觉得那么流畅、连说话都那么好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