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生了 (第1/2页)
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九十六章要生了“都看看吧,看看剧本怎么样,我们再做讨论。” 李定军将剧本传下去,他和王楠没什么问题,就觉得特好,是可以拍出一个好故事的本子。 此刻也在盯着大家反应,不时就见看过剧本的人啧啧称奇,显然心里的吃惊不小。 “不愧是能写出《映山红》这样的创作者,真有点东西。” “诶,这条线加的有点意思,原本话剧里没有的。” “嗯.......哪怕就照着这个初稿拍出来,也是很好的嘛!” “........” 现时代的人比较纯粹,获取的信息少,导致见识面就比较窄。 他们那里见过后世的狗血戏码。 杨利民改编出来的剧本,虽然并不落俗套,可还是根据二十一世纪的思想,往里面添了不少东西。 整体看来无伤大雅,可就是这些小小的改动,有时候就能创造惊喜。 “诶,听见没有,夸你呢。” 李思高兴的冒泡,对象被夸了,等同于夸自己。 何况那剧本也还有着自己的一部分功劳在里头呢。 其实她来的时候一直悬着心,生怕身边的男人被人看轻,从而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事情。 眼下见场上反应热烈,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正要转头,忽又感手被人给抓住了。 脸一下就变得通红,脑袋低着,简直咬牙切齿。 可惜最后还是没能怎么样,杨利民笑着捏了捏,让她放轻松,这些都是小场面来着。 李思气鼓鼓的看着他,宛如一只河豚,但也任由他拉着,不再做反抗。 “怎么样?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说,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李定军一开口,场上的喧闹慢慢的止住。 其他人无所谓,主要是围绕在那几个编剧身上,人家毕竟是专业的。 “这个,大的方向看不出什么,都很好。” 犹豫再三,一个戴眼镜的斯文小伙被推出来当代表讲话。 看了一眼杨利民,仔细斟酌,发现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导演兼策划的李定军点点头,也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那就会后你们再讨论吧。” 接下来是分发任务,各个组都有自己的职责,会上一说,下去后他们自行安排。 拟定时间是五天,不管怎么样,最迟五天后,这部电影要进入拍摄之中。 “这部片呢,我预计三到五个月拍完,时间上还算是充足的。”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它做好!” 哗哗哗! 会议室内再次响起掌声,紧跟着一一散场。 三到五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主要是制作班底比较强大,人员多,且都是有经验的老同志。 另外北影虽然家大业大,项目的成立上,却也无法做到兼顾。 也就说这里的人手充足,必会导致另外一部片的短缺。 早日做完,也是为了空出时间,去筹备下一部片。 李定军或许还有一层时间,三五个月拍完,加上后期制作,审核等流程,说不定能将此片放到今年的国庆节。 虽然目前并无所谓的献礼片概念,但谁都清楚这玩意儿搞出来,本身就是为了这类重大日子。 就看时间上能不能凑巧。 “那我去了?” “好,有时间事情报我名号,保管没人敢为难你!” “你啊......” 李思无奈白了他一眼,跟着自己的组走了。 在战友文工团的时候,杨利民的两个节目,从演员到布景,从布景到道具,从道具到灯光,等等等等。 都是她出面协调,很少让自己cao心。 现在来到北影厂,被安排进剧务,顺带帮忙找道具什么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告别对象,他也跟着那几个编剧,来到他们工作的地方。 就一间大屋子,然后隔了一间小屋子出来,一进去就是还未散去的烟味。 几人领着杨利民到这地方,给倒了杯热茶,倒也算热情。 最年长的那位出面说道:“环境简陋,让您看笑话了。” “哪里哪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几位都是做大事的人,为祖国事业忘乎所以,环境什么的,无所谓。” 哎幼! 几人眼睛一亮,深深感慨这小伙子真是会说话,热情又立马添上几分。 拉着他坐下,帮忙擦桌子什么的,瞬间就将他当成了自己人。 寒暄几句,开始进入正题。 每个人都拿出纸笔,很是认真的开着小会。 “这个,小杨同志......” “别客气,叫我小杨就好。” “成,小杨,实不相瞒,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您着本子里的人物,都没有名字呢?” “你是说,想要加上人物名字?” “对,是有这么个想法,拙见拙见啊,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还是那人,杨利民正同他交流着。 听了对方问题,和其他人一样,他就在本子上写下了‘名字’这一选项,正想要说些什么。 旁边一位略显富态的中年男人开口道:“老严,这就是你不懂了,我倒是觉得这样处理才是最好的。” “哦?” 老严来了兴趣,便听中年男人继续说:“怎么说,这部片本来就是为了,为了......” “致敬。”杨利民在一旁提点着。 “对!致敬!”他眼睛一亮,“这个词用得好!本来就是致敬某一类人的,你要是给他加上名字,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了?” 老严皱着眉头一想,“嘶!有道理啊!” 随即也没反驳,直接就将有关名字的那一选项给划掉了。 杨利民此时插嘴道:“其实不写名字,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 他吸引了大家目光,神秘一笑。 “主要是怕404。” 404? 见他们疑惑的皱起眉头,杨利民稍作解释。 几人恍然大悟,然后就会心一笑,显然都懂得其中道理。 “没错,是要做这样的考虑,是咱们不严谨了。” 严老心服口服,其他人也都想法一致。 这个年代里,也许不少人还没注意到这一点,可杨利民毕竟有先见之明啊。 写名字,且不提敢不敢写真实的人物,一但谢了,万一人物形象不贴合怎么办? 万一曲解人民英雄怎么办? 哪怕他们没这心思,也架不住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