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是天灾,还是人祸? (第2/2页)
崇骇然惊呼,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哪怕是安神规则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太子上书,提议将大祭提前。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 可问题是…… 研究江之鸿的时候,许崇就已经对文昌四十二年的旱灾做了详细的了解。 他清楚的记得,旱灾是四月末爆发的! 如果太子上书,是为了让袁守义留在京城不去并州,那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或者说先帝,提前知道了灾情爆发的地点!!! 而且提前了至少两个月! “等我知道并州发生旱灾的时候,大祭之事已经昭告了天下,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根本不能中断……至少不是我能中断的。” 袁守义转向云海,“而等大祭结束已经是九月了,我再赶往并州,已经根本找不到舍妹一家了。” “你…怀疑陛下……” 许崇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形容。 “不知道,或许吧。” 袁守义摇了摇头,“我当时虽然只有通脉七重,但应对一个旱灾绝对没问题,甚至保全几个人也绰绰有余……我找不到他的动机。” 确实。 许崇点了点头。 旱灾是一种发酵时间长,波及广泛,后患深远的灾难。 而且受到最直接影响的,是作物,并不是人。 死人是因为没有粮食。 通脉七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被旱灾威胁到。 假设,当时的太子的确提前预测到了天灾的爆发地点,那设法将袁守义留在京城,绝对不是为了保全袁守义。 可问题是,不是这个的话,真正的目的会是什么?
莫非……楼有知?! 许崇眯起了双眼。 从短短的接触来看,袁守义算不上什么大慈大悲的善人,但绝对也不是什么恶人。 如果那一年袁守义去了并州,很有可能在见到灾情的惨状后,第一时间就帮助楼有知向朝廷要粮。 那样一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要到粮,灾情平稳度过,根本不会死那么多人。 要不到粮,袁守义会立即将灾情怀疑到当今陛下,或者说皇室的头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不到动机,在怀疑和不怀疑之间徘徊。 这样一来,真相就会因此暴露。 如果这些推断成立…… 皇室能提前预知天灾,明明有能力在灾难爆发之前迁徙百姓,却什么都不做。 不,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刻意的维护天灾,确保每一次天灾,能死上足够多的人! 楼有知为什么要不到粮? 是某个看他不顺眼的大臣,故意想要坑害他吗? 不。 是皇室! 是高居众生之上的庆帝! 甚至,再往深了想的话…… 许崇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个猜测。 天灾,根本就是皇室制造出来的! “连福地规则都无法安抚……” 袁守义看着许崇,狐疑的问道:“伱想到了什么?” 刚刚许崇那一通面色变换,他看的清清楚楚。 “没…没什么。” 许崇勉强的笑了笑。 “好吧。” 袁守义也没有强求,道:“之后我问过当今陛下,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天灾爆发地点。” “陛下怎么说?” 许崇双目一凛。 “陛下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这个问题。” 袁守义摇了摇头,“他只告诉我,那东西真正的叫法,并不是天灾。” 并不是天灾…… 那就是人祸了。 许崇的心情一坠再坠。 “这么多年过去,若不是这幅画像,可能我早就不记得舍妹的模样了。” 袁守义叹了口气,走向案几,拾起了那幅画卷,“可惜了那个孩子。” “……” 没来由的,许崇一阵心惊rou跳。 明明袁守义的表情如此自然,如此和谐,完全就是一个缅怀故人的样子。 “那个……” 许崇吞了吞唾沫,“来镇天之后,你就再也没有回过京城吗?” “没有。” 袁守义摇头,“我连钦天监都没出过。” “……此事错综复杂,远不是我一个小小监副能厘清的。” 许崇叹了口气,抱拳:“下官先行告退。” 袁守义摆了摆手。 许崇飞身而下。 直到回了自己的小院,带上房门,他才狠狠的松了口气。 “麻蛋……这钦天监,最大的问题人士居然是他?!” 许崇只觉得头皮发麻。 从未出过钦天监一步。 为什么? 不是袁守义不想离开钦天监,而是袁守义不敢,也不能离开钦天监! 许崇记得窦天渊送来的卷宗。 跟谢长空的卷宗一样,都是血衣卫出品,有境界注明。 而袁守义的境界…… 洗身九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