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朝会!百官上书! (第3/3页)
,朝廷一时半会儿筹措不出来这么多粮食,就一直拖着,好像是七天前吧,总算凑出来足够粮食,就准备赈灾了。”
“……” 许崇一阵沉默。 这事儿绝对有蹊跷。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各省各地的粮仓被毁又如何? 以皇室的底蕴,真想赈灾,分分钟给你凑齐了。 纯粹就是不想赈灾罢了。 关键是,明明已经拖了这么久,却在这会放弃了? 想了想,许崇又问:“这事儿有点儿突然,具体情形知道吗?” “有到是有些消息,不过准不准确就不知道了,毕竟都是往来的驿夫口口相传。” 驿丞说着顿了顿,压低声音,“据说,楼相自请为赈抚使了。” “嗯?” 许崇猛地一挑眉,“楼有知,自请为赈抚使?” 这与江之鸿做的事儿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跟庆帝对着干吗? “这事儿,下官只敢猜那么一猜……应该是真的。” 驿丞再次肯定,“据说是有人偷偷的让人去各地募捐,凑齐了粮食,然后百官一同上书。” “百官一同上书……” 许崇恍然大悟。 很明显,这就是窦天渊说的那个‘别的方法’。 不得不说,真是太刚了。 许崇松了口气,又道:“还有别的事儿吗?” “让我想想……” 驿丞皱眉沉思。 虽然面前这人能被派出来送信,在金甲浮屠里肯定也是个小卒子,但毕竟那是金甲浮屠,不说巴结吧,能不得罪还是好的。 “有了。” 驿丞双眼一亮,将声音压得更低了:“根据前几天的那个驿夫说……” 一通八卦花边新闻,根本就没什么营养。 许崇听了一会儿便直接走人。 可惜天还没黑,只能用薛荣的战马赶路,远没有阴神来的快。 “不知道风鼓那边怎么样了。” 许崇如是想着。 他倒不担心那边的人是不是还活着。 他是想看看,那些难民身上,所代表灾祸的红色光晕,有没有减少。 如果减少了的话,那就代表楼有知能保下这些难民。 如果不能…… …… …… 风鼓县城内。 粥棚跟前,拍着长长的队列。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遵守着,那并没有足够人手来维持的秩序。 赵六一家跟李向学也在其中。 “向学,我怎么感觉你越来越白了。” 赵六看着李向学,眼神疑惑,“泥都挡不住了……” 在逃难到风鼓之后的这几个月里,可以说李向学没有让他cao半点儿心。 一不惹事,二不乱跑。 完全不像一个十岁都不到的孩子。 尤其是江之鸿开始教授武道后,李向学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 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简易的棚屋里,除了领食物哪里都不去。 赵六都快怀疑李向学出了什么问题。 “放心吧,赵叔,向学没事的。” 李向学朝赵六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 他所有裸露出来的皮肤,包括面部,包括脖颈,包括手腕,全都是如玉一般洁白晶莹。 如果许崇在这里,就能一眼看出来,这是压制不住劲力,让劲力流转于体表所导致的。 是的。 李向学也踏上了武道。 而他所练习的功法,不是江之鸿所教授的任何一种。 是明玉劲。 当初,许崇兑换的全套明玉劲,就是给李向学用了的。 本来,许崇认为,李向学想要接触到武道,那至少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谁料,江之鸿的布武,唤醒了李向学对明玉劲的记忆! 至于境界。 开窍六重。 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开窍六重。 可惜,李向学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都不敢说自己踏上了武道。 因为,结合沧泷县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小小的李向学,已经能猜到很多事情了。 比如,父亲的死跟武道有关。 比如,许崇有秘密。 所以,李向学害怕连累到许崇,只能装作一个平凡的少年。 哪怕是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粮食,他还是选择领了同样的分量。 ‘等你长大,一定要给许大人报恩,记住了吗?’。 李向学的脑海中,再次回响起父亲母亲的叮嘱。 “到我们了。” 赵六碰了碰李向学的肩膀,示意他上前。 “噢,好。” 李向学回过神。 然而就在他准备往前迈步的时候,剧烈的强光突然罩下,刺得所有人都睁不开眼。 过了好半天,这种刺目才消退一些。 众人惊奇抬头,顿时骇然失色。 “那是什么?!” “是我眼花了吗?我怎么看到……天上多了一个太阳???” “我也看到了!” “怎么回事……” 惊叫声此起彼伏。 下一刻,一个缥缈无比,宏大无比的声音在县城上方缓缓荡开。 “尔等无需惊慌,吾乃太平道道主。” “——姬庆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