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相_第三百一十六章 竖子不可教也!(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竖子不可教也!(1/3) (第3/3页)

r>    项羽冷笑道:“这始皇还真是好大喜功,征发三千刑徒,就为凿断一座小山,也不知这山上究竟是有什么风景,竟值得他这么做。”

    说着。

    项羽竟直接朝这座小山走去,似要去登临这小山之山巅,去领略一下始皇眼中的风景。

    见到项羽的举动,项梁却是吓了一跳,连忙呵斥道:“胡闹,现在始皇才离开没几日,你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去登临山峰,这岂非明白的告诉城中官吏,你心怀不轨?”

    “给我安分一点。”

    “眼下局势已不比过去了。”

    “秦廷在这半月里,缉拿了我等贵族五六千人,相关官吏也有数百人出事,现在整个会稽郡都人心惶惶,在这节骨眼上,你休得再给我惹事,恐无人能救你。”

    项羽停下脚步。

    只是目光依旧死死盯着那座小山。

    这座小山并不高,只有不到百米,然此刻在项羽眼中,却是极具吸引力。

    但他也知叔父说的是实话,虽心中很是向往,却也不敢真的再造次,只得不情愿的停下脚步。

    项梁回过头,深深的看了眼城池,转身朝一旁走去。

    见状。

    项羽疑惑道:“叔父,我们不进城吗?”

    “进城?”项梁冷笑道:“这已非是我楚人的城池了,这是秦城,我们这些旧楚之人,本就为秦廷通缉,若是进去,定会引起不少人注意,若是身份暴露,反倒是自投罗网了。”

    “我们要见的人在城外。”

    说完。

    项梁迈步朝四周乡野走去。

    项羽转过身,望着眼前的城池,眼中露出一抹冷色,淡漠道:“秦城?这是我楚国之城邑,眼下只是为秦人窃据罢了,有朝一日,我项羽一定会拿回来的。”

    “而且不会太久。”

    项羽冷哼一声,眼中浮现一抹戾色。

    叔侄二人并未在城外多逗留,只是简单的张望了几眼,便匆匆离开了。

    不多时。

    叔侄二人到了一处溪边。

    在垂倒一旁的竹林下,有一名须发全白的老者,正独坐水畔垂钓。

    此人肤色黝黑,身形佝偻,毫无半点气势,跟寻常渔人毫无区别,若非其头顶束着一定竹冠,恐无人会多注意几眼,只会当其是位钓鱼翁。

    见到此人,项梁面露喜色。

    他快走几步,去到了老翁近前,拱手道:“范兄。”

    闻言。

    老翁缓缓转过头,见到来人,眼中也不由露出一抹惊讶,连忙起身回礼,道:“项兄,你为何会出现在这?”

    项梁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我这次来找范兄,是来当面答谢范兄的劝告之恩的。”

    “半月前,若非范兄警觉,意识到了秦人之jianian计,提前传信于我,让我率领族人逃亡,我项氏恐已赴了其他贵族后尘。”

    “我项梁代表项氏感谢范兄相助。”

    说着。

    项梁恭敬的行了一礼。

    范增连忙伸手,将项梁扶了起来,笑着道:“你我相识一场,何言谈谢?而且我并非只提醒了你一家,朱方的宋氏跟唐氏,我同样也提醒了,然他们依旧遭此劫难,如此便可看出,我之建议,并非真有救人之功,真正的救人之功出自项兄。”

    “非是我救了项氏。”

    “而是项兄自己救了项氏。”

    闻言。

    项梁也不由大笑。

    一旁项羽安静的候在一旁。

    只是目光不时扫向四周,似在观察着附近的地形,只是在看了几眼后就没了兴趣,这名老翁所在之地是片短竹林,竹林外是一片平地,若是骑兵来袭,根本就避无可避。

    而且还无太多隐蔽之处。

    仅仅几眼。

    项羽便断定,眼前之老翁,绝不擅长军事。

    不然断不至蹲候在此。

    一念至此。

    项羽也是瞬间没了兴趣。

    枉前面叔父那么推崇此人,结果却跟寻常书生无异。

    这时。

    项梁也将项羽介绍给了范增。

    项梁道:“这是我项氏年轻一代之麒麟儿。”

    “项籍,字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