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六章迎亲 (第1/2页)
烟花表演大约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身在甘露殿的李二陛下呆呆的站在窗前,眼睛里一直盯着灿烂的烟花,整个人一动不动。 直到烟花结束好久,李二陛下这才回过神来。 看着烟花升起的方向,心里琢磨一番,不用派人探查便认定这必是杨帆那厮折腾出来的动静。 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也只有这小子时不时的弄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比如当初的飞天神器就把满朝文武震撼不行。 不过,杨帆搞出这番动静,李二罕见的没有责怪。 在他看来,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显示出了杨帆对女儿的重视。 此次两名公主一同下嫁,其实李二陛下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可他又没办法! 毕竟,杨帆的功劳实在太多了。 不管是灭了吐蕃,还是提出的科举改革,甚至是炼钢之法以及手枪轰天雷…… 这些功绩即使封国公都已经措措有余,可惜李二陛下却不能这么干。 因为杨帆的年纪太小了。 没错,就是年纪。 今年杨帆才刚刚19岁,凭着功绩已经位居开国县公。 而且杨帆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若再进行爵位或官职的封赏,对于杨帆来说反而不是好事。 在华厦,官场上想要位居高位,年纪和资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像杨帆这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从二品的爵位,官阶品级正三品的。 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历数华夏几千年,还真是凤毛麟角。 李二不想捧杀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才俊。 若是现在都已经封到顶端,以后拿什么来赏赐杨帆? 况且,李二还想把杨帆留给下一任帝王,得留给后面的皇帝一些封赏的余地。 可如今杨帆的这些功劳又不能不赏。 因此,李二破天荒的把两名最喜爱的闺女都嫁给了他。 一方面是补偿杨帆的一些功劳,另一方面当然是笼络杨帆为己用。 在古代,联姻就是最好的结盟。 虽然两个女儿下嫁已成定局,但一想到皇室中最有才华的两个女儿一同下嫁给杨帆,李二陛下就有些肝儿疼。 胡思乱想了一阵,李二遣内侍将李君羡喊来,说道:“不用想这些动静必是杨帆那厮搞出来的,怕是现在整个长安城都沸沸扬扬了!” “你去通知城中维护秩序的金吾卫,让他们加派人手,防止百姓混乱。” “一旦百姓看热闹发生拥堵,杨帆那小子不能吉时到达,岂不是误了时辰。” 说到这里,李二陛好像想到了什么,又说道:“你再派人看看那厮手中还有没有刚刚那个东西,有的话去弄一些回来,等一会儿公主出阁的时候也拿出来放一放,让文武百官也看看咱皇室公主出嫁的风光。” 李君羡微微一愣,赶紧点头道:“诺,末将这就去!” 心里却想,杨帆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原以为是作死的行为。 可没想到杨帆不仅没受到责罚,李二陛下反而让人前去讨要烟花,这可是破天荒的一次啊! 虽然杨帆每次都惹的李二陛下生气,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帆这个驸马未来不可限量,真是简在帝心啊! 李君羡让传令兵去通知金吾卫,自己则带着属下风驰电掣一般赶到杨府。 见自己放烟花引来了特务头子李君羡的注意,这让杨帆有些发懵! 难道放个烟花也犯了李二陛下的忌讳? 这年头好像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吧? 当李君羡说明来意以后,杨帆这才松了一口气。 烟花的魅力果然强大,居然连皇帝都觉得这是好东西。 让人去库房搬来了一些烟花出来,并派遣几个下人跟随李君羡前去教导怎么cao作。 未来的老丈人想装逼,杨帆当然不会败了他的兴致。 李君羡刚走没多久,杨帆也准备要出发了。 迎亲的时辰定在辰时,现在是寅时末,迎娶公主的礼仪繁多,得早一点去才行。 在众多亲朋好友的簇拥之下,杨帆一身大红袍新郎服,衬得他愈发英武逼人。 王玄策穿着一套红色的锦袍,笑嘻嘻的在马前牵绳,给杨帆充当马夫。 这是王玄策自己提出来的要求,想要表达自己的救命之恩。 当然,也有将关系向外人进一步展示的目的。 虽然王玄策是骏扬坊名义上的主官,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 但王玄策知道,这一切都是杨帆带来的。 若不是杨帆当初救了他,可能早就病死了,哪还有如今的成就。 何况,杨帆的前途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来。 只要不半途夭折,以后的宰辅之位定然有杨帆的位置。 王玄策是个聪明人,在外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杨帆这条线上的人,往后无论是谁,谁敢不给他三分面子。 再说,王玄策也算是跟随杨帆比较早的人。 薛仁贵、王孝杰这些人都已经身居高位,已经算是光耀门楣,王玄策也不想落后。 如今王玄策想用帮忙牵马这种行为表达忠心,这是他想到的最好方法。 原本杨帆并不愿王玄策如此做,这可是未来的名将,一人灭一国的英雄,如今给自己充当马夫算是怎么回事儿? 在杨帆看来,这有点损毁王玄策的声望。 可耐不住王玄策的坚持,杨帆也只得应允他的胡闹。 不过,一旁的席君买却有些闷闷不乐。 本来保护杨帆的安全,为杨帆牵马,这是他份内的事儿。 如今却被王玄策这个不要脸的抢走了,让席君买愤愤不平。 认为王玄策这种文人的脸皮也太厚了。 随着杨帆翻身上马,顿时鼓声震天,鞭炮齐鸣! 大唐的习俗,每逢家有喜事,便会燃放爆竹以增添喜气。 自从去年骏扬坊发明了鞭炮以后,鞭炮便取代了爆竹成为了喜庆的代表。 都是自个儿家生产的东西,鞭炮燃放起来自然是声势震天! 从杨府到太极宫的承天门,有近十里的路程,需要穿过大半个长安城。 一路行来,鞭炮声从未停过,让整个长安都弥漫着火药的气味。 红色的炮渣在路上铺了厚厚一层,充满了喜庆的味道,引得围观的群众尽皆惊叹! 这得是放了多少鞭炮啊,简直像不要钱似的。 鞭炮的价格可不便宜,虽然是杨府自己生产的,但也不可能这样乱造呀! 不过,杨帆的这种行为虽然很败家,也很棒槌,但更显示了对婚礼的重视。 长安城的百姓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有些无语。 这迎亲队伍也实在是太长了! 垫着脚向后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由于队伍太长,行进的速度比较慢,直到卯时一刻,天色透亮,杨帆一行才赶到承天门前。 此时前来恭贺的一众朝迋官员早已集结在承天门前。 看着杨帆的这群迎亲队伍,不由掩面不忍直视。 因为这些人太奇葩了! 除了杨帆这个新郎官有模有样,其他充当了新郎随宾的人要么是长安的一些二世祖,要么是杨帆府上的护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