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四章晒盐之法 (第2/2页)
督,如此明目张胆的取缔朱家的盐生意,朱沛断然不肯。 于是朱沛死死盯着杨帆说道:“大都督,自古以来,商道就实行自由买卖,你这样严加干涉,是不是太霸道了?” 倒也不怪朱沛恼怒。 如果真像杨帆所说的,把天下盐场分为十处,五处由朝廷掌控,五处由私人掌控。 很显然,大家都会对这盐厂的名额虎视眈眈。 想要得到这些名额,显然也不是轻松的事儿。 到时候天下世家一起竞价,他朱家还真不一定有能力拿下其中一个。 更主要的是,他朱家的生意比较单一,本来就是靠贩卖食盐为生。 如果以后断了这条财路,他朱家将会一蹶不振。 见到朱沛不服,杨帆也不多言,微笑着继续给其他人介绍,根本就不理会。 晒盐场只是他抛出来的第一个诱饵罢了。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了回击朱沛刚才的不合作。 当然,杨帆主要是想收刮江南士族,把这些人的家业榨干。 毕竟,江南这些人想要得到这些工艺,他们就必须先要筹集钱款。 而这笔钱款是巨大的,显然他们不可能筹集到。 如今大唐皇家中央银行马上成立。 这些人不是想要钱吗? 来贷款就行。 贷款当然要抵押,而这些世家所占的田地就是杨帆的目标。 没有了田地,江南世家自然不必要那些种田的流民,到时候自然会把这些人给吐出来。 缺人啊! 杨帆只能给这些世家下套了! 如今这些江南世家只考虑到了利益,根本没发现自己已经入了圈套。 当然,这些世家即使发现也没办法,毕竟杨帆这是阳谋,他们不得不就范。 走过盐场,杨帆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建筑面前。 建筑大门口挂着巨大的三个字——琉璃厂! 杨帆一行还没来到,杨来福早就在大门口处等候。 一见到杨帆,杨来福便弯腰施礼,恭声道:“见过公子。” 如今杨帆官位越来越高,公子这个称呼,除了自己家里人,已经很少有人称呼了。 “福伯不用多礼!”杨帆把杨来福扶起来,随口问道:“里面安排得如何?” 杨来福笑道:“公子请放心,已经安排妥当,只要这些人不乱走,都不涉及到琉璃生产的关键步骤。” “另外,隔壁的造纸厂,王淑芬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去看。” 琉璃厂和造纸厂属于最挣钱的产品之一,杨来福和王淑芬来到以后,杨帆便交给了他们管理。 毕竟,自己家里人是最放心的。 听到杨来福的话,还没等杨帆表态,杨逊便急忙开口道:“大都督,现在人多眼杂,咱们就先不去看这个琉璃制造厂了吧……要不咱们直接去造纸厂?” “是啊大都督,咱们还是去直接去造纸厂参观吧!”一旁的林郗也赶紧啊合。 看到急切的两人,杨帆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 这两个家伙显然害怕制造琉璃的方法被别人看到。 毕竟,他们已经把琉璃生意当成了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看破不说破,杨帆倒也没有刻意强求。 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于是一行人直接转向了旁边的造纸厂。 行进的过程中,杨帆对着杨来福问道:“新氏造纸是否顺利?” 王淑芬和杨来福是夫妻,想来应该了解情况。 杨来福说道:“公子尽管放心,用竹子制造出来的纸张韧性更足,而且更加雪白,绝对是书写的最佳选择。” 在关中的时候,主要用麻和树纤维制造纸张,原本的配方自然不能生搬套用,要在原基础之上另行改进。 而南方多竹,最适合造纸业的发展。 所以让王淑芬带领工匠研究用竹造纸的工艺。 萧然闻听杨来福的话语,顿时吃了一惊:“你们真能用竹子造出纸来?产量如何?质量如何?” 对于萧然如此惊讶,杨帆并不觉得奇怪。 虽然造纸业在华夏有悠久的历史,但大多都是以树木的纤维和麻为原材料。 自从宋代藤被砍伐殆尽后,竹造纸才逐渐开始出现,这才大大丰富了造纸材料的来源。 如今还是大唐初期,萧然不知道竹子可以制造纸张并不奇怪。 杨来福笑了笑,恭敬的说道:“回禀郎君,老朽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纸张质量算好,但产量绝对高,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够用上我们的纸张。” 杨来福语气恭敬,但神情却是傲然不已。 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够用上我们的纸张…… 确实是这些造纸工匠的目标。 听到杨来福这么大言不惭的话,萧然显然不相信,怒极反笑道:“简直笑话!即使你们掌握了用竹子造纸,但你怎敢说出‘让天下人都能用得上你们的纸张’这样的话?” “你可知每一张纸的造价几何?所需要的人工费用几何?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何?” “我承认,大都督在关中之时,应该对造纸进行了改进,甚至降低了很多成本,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是一般读书人能够承担得起的,你这种说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杨来福看了看杨帆,见杨帆并未制止,他便心中有数,于是转头对着萧然说道:“正因为纸张贵,所以我们才钻研出各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南方多竹,用竹子造纸,所以我们能够把纸张的成本降到最低……” 萧然显然对杨来福的说法不相信,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满道:“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影响纸张的质量,甚至影响读书人书写的效果,那要这些纸有何用?” 这次不用杨来福说话,杨帆已经打断道:“萧兄,纸张的质量好不好,会不会影响书写,你进去看了不就知道了?” “不过,本都督向来不弄虚作假,要么不做,要么做最好的,如果你们萧家生产出的纸张质量比这里的还好,不要说你可以拒绝合作,我直接把这些纸张全吃了都可以!” 呃。 杨帆这话也说的太粗鲁了,萧然直接无语。 作为文人,他只是不想因为产量而影响质量而已,所以才发了一些牢sao。 这得是多狂的人,才能说得出这么自信的话。 如果改进造纸术真的这么简单,那他们萧家千年传承的造纸术岂不是显得一文不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