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山胡人的袭击  (第1/2页)
    随后的几天,黎歌一边指导文惠等人布置造纸房,一边思索着怎么处理巴杭的事情,结果就传来个坏消息。    前往北山县砍树藤的两个小队居然遭到了山胡人的袭击,二十个人当场被骑兵冲杀七八个,余下的人也顾不上大王吩咐的命令,当即钻进茂密树林里逃命。    所幸山胡人并不熟悉这片森林,杀了十几人后见追不上,便放弃追杀,然后毫发无伤得退回林中。    活下来的士兵逃过一劫,便迅速返回王城,将此事告诉给黎歌。    他听到这个消息大为吃惊,当即着急众臣商讨此事,从士兵口中得知山胡人人数在四十左右,其中骑兵占半数。    他们穿着藏青色皮甲,胸前有狼首纹身,兽耳兽尾俱是深灰色有杂毛,身材矮小但四肢孔武有力。    “大王,臣认为这帮人应该是山胡人中的近山部族人,大概分布在我国北山县以北五百里左右的地方,每当食物不足时就会派遣小队四处掠食。”察元老头听到敌人特征后,当即向黎歌解释道。    另一个大臣岳玄也道:“十多年前就是这个近山族大规模南下,所幸先王率众出击,方才击退敌人。”    众人纷纷议论,黎歌逐渐听明白了,便道:“也就是说,这一支山胡人有可能又是大举南下的征兆?若真是如此,该作如何?”    “大王,臣认为应该再派遣一支精锐小队前去北山森林,想办法活捉几个山胡人,再严加审讯,便知真假。”    察老头活了一把年纪,已经是见多识广,很快就想了个招。    不过确实是个好主意,黎歌点点头,想了想便道:“如果只是活捉几人,恐怕等我们退出山林后,北山县周围的村子就要遭到报复,我看不如这样。”    “安排一支人马,摸到山胡人据点附近便埋伏起来,等血月高升敌人最为困乏时候再杀个猝不及防,必能最小损失达到目的。”    众人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便道:“那不如让巴杭将军率队吧,他担任守备将军多年,战事经验丰富。”    听到这话,巴杭本就紧张的身子更加如坐针毡,可怜兮兮地看向黎歌,像是想说什么却始终不敢开口。    黎歌知道这些大臣还不晓得那日的事情,也不猜忌什么,而是盯着巴杭半晌,面无表情得说道:“巴将军劳苦功高,我若将这事托付于你,可有问题?”    “大王......臣......”巴杭额头冒起虚汗,也不敢擦拭,浑身颤抖如篦子,俯首惶恐不已,“臣一定不负王托。”    看他这模样黎歌算是明白了什么,不由叹了口气,果然昊国是承平已久,不经战事,巴杭答应得如此勉强,他可不敢轻易将此事交给他。    其余大臣毕竟是政工事务做习惯了,到底是不懂战事,又看巴杭这副模样不由心里没底,也觉得要不换人?    但换谁?国中能战将领似乎就此人一位了。    察元等人不禁把目光看向黎歌,希望大王能想办法应对眼下危机。    “我看不如这样,我亲率城中守备百人,再加东霞雨雀带一支侍卫队,和巴杭一起前往北山。”无奈之下,黎歌只能如此行招,不等众人说话,又继续说道:“王妹黎萱留守城中,负责一切王政事宜,也算是有备无患。”    此言一出,果然群臣相继反对,黎萱更是拼命地摇着脑袋,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去冒险,“王兄您是一国之君,怎么能轻易涉险,还不如让我带人去啊。”    “胡闹!”黎歌没好气得瞪了她一眼,完全没有平日里那种宠溺的眼神,而是非常严肃得呵斥道:“你以为是在过家家?我国虽小,但无事不大,周边祸患一日不清除,我们就一日不能安心发展国力。”    见meimei很难过得低下头,他依然没能心软,将此间的重要性又说了一遍,其实也是给周围臣子们讲述道理。    主意定下后,黎歌下令东霞雨雀前往守备营挑人,又吩咐岳玄调集三日粮草和武器,然后便散去众人,只留下巴杭一人匍匐于地。    “巴将军可知我将你单独留下是为何事?”    巴杭浑身颤抖,战战兢兢地回答道:“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