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集 光武气象 (第3/4页)
韩鸿率团到达上谷,太守耿况亲出迎接,为表达归附汉室诚意,主动缴纳太守印信。韩鸿洋洋接受,但过一夜之后,并无发还之意。 上谷郡功曹寇恂与耿况交厚,又脾气暴燥,遂率兵拜访韩鸿,请求发还太守印信。 韩鸿:我乃皇帝使臣,即便不给,你欲威胁我乎? 寇恂:下官怎敢!只替天使思虑不周而感惋惜也。 韩鸿:有何惋惜? 寇恂:今天下初定,阁下代表皇帝驾临,各郡国无不伸颈洗耳,恭听天音。今阁下才到上谷,便自毁信誉,则以何再对别国发号施令? 韩鸿闻此,闭目不答。 寇恂大声呵斥韩鸿左右随从:你等何不便以天使名义,召唤太守前来? 韩鸿随从见主公不置可否,又见寇恂手按剑柄,须发皆乍,只得手持天使印信出府,去召太守。不到一刻,耿况跟随天使随从来到,与韩鸿见礼。 寇恂二话不说,自韩鸿随从手里复夺太守印信,交给耿况。 韩鸿无可奈何,只好以皇帝名义下诏,封敕耿况为上谷太守。 耿况受命谢恩,与寇恂一同告辞而出。 耿、寇二人走后,韩鸿独坐营舍,闷闷不乐。正在这时,门军持名帖入报。 门军:启禀主公,现有南阳故吏彭宠、吴汉,前来求见,今在门外。 韩鸿:既是南阳同乡,着他二人入见。 门军应诺,退身而出。未过片时,自府外引入二人,到至厅堂门前。 字幕:彭宠,字伯通,南阳郡宛县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彭宏,在汉哀帝时任渔阳太守,因不肯依附王莽,与何武、鲍宣一起被王莽杀害。 字幕: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出身寒微,起家亭长,因门下宾客犯法,逃到渔阳郡,以贩马为业。因善结交官府,后在县中谋得亭长微职,重cao旧业。 镜头闪回,十余年前,南阳郡。 彭宠少年之时,在南阳郡做郡吏。王莽招募四方优异之士,彭宠由于才能卓越,被郡守推荐到长安,做到大司空士。 地皇三年四月,彭宠随主将大司空王邑去宛城平叛,围剿舂陵军。昆阳之战惨败,彭宠复随王邑逃到洛阳。 惊魂未定之际,彭宠忽闻自己胞弟也在更始汉军之中。由是心惊胆战,恐遭受连累,遂逃出洛阳,到渔阳郡寻找父亲彭宏旧部,以求暂时安身。 后遇同乡吴汉,二人结交为友,甚为相得。 因闻更始帝刘玄迁都长安,遣韩鸿为使到北方各地招降,彭宠便来找吴汉商议。 彭宠:今新莽已灭,天下无主。我闻更始帝刘玄乃高祖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故汉正统苗裔,必得天下。今以南阳同郡韩鸿为使,巡视河北,我等何不前往投之? 吴汉:我兄所言甚是,弟惟兄马首是瞻。 闪回结束,钦使行辕。 彭、吴二人一起登堂,来见韩鸿,施礼已毕。 韩鸿还礼赐座,命人献茶。茶罢搁盏,便开口问道:二位壮士何来,有何见教? 彭宠:在下彭宠,此为吴汉,皆是大人同乡,南阳宛城人氏。少年之时,皆在故乡为吏,因遭新莽之乱,避难于此。今闻大人前来招降,情愿归附大人,为马前小卒。 韩鸿:未料在此边北之地,竟遇同乡闾人,实为人生大幸事也。我在南阳之时,亦早闻彭宠、吴汉大名,今日相见,足慰平生。 彭宠:我兄弟二人不才,岂敢当大人如此夸奖! 韩鸿:则你二人,可愿受我更始皇帝陛下任命? 彭宠、吴汉:报效汉室,心甘情愿! 韩鸿:既是如此,我便以天子符节,敕封你二人官职。任命彭宠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吴汉为渔阳郡安乐县令,以为彭宠属下。 彭宠、吴汉:臣领旨谢恩! 二人得官大喜,就此拜别天使,领职上任,前往署理渔阳。 彭宠到任之后,积极整饬武备,抚慰军民,渔阳郡很快安定。 韩鸿巡视一遭,胡乱敕封了一些太守、刺史、县令,就此回京复命。 更始帝刘玄闻说河北平定,不由大喜,复又派人前往山东,去说降赤眉军。 镜头转换,齐鲁大地。 画外音:樊崇率其赤眉军众,自无盐大捷,杀死廉丹,赶跑王匡,消灭官军十多万人,就此声震山东。此后挥师南下,连攻彭城、沛郡、汝南、陈留等地,连战连捷。又东下鲁城曲阜,向西攻破濮阳。前后转战五年,消灭莽新在齐鲁诸郡主力,割据山东。 更始帝使节到至赤眉军大营,与樊崇相见,宣谕更始皇帝劝降诏旨。 樊崇:如此说来,更始皇帝如今驾坐长安,汉朝复兴耶? 天使:正是。今中原以至关中,连河北诸郡亦皆归附汉室。未知将军将欲如何自处? 樊崇:我本大汉子民,揭竿起兵,是为反莽新暴政。今大汉复兴,情愿归附。 天使:将军见识高远,顺天应人,真丈夫也。既如此,何不随我入都朝见天子? 樊崇:诺。今容敬备菲酌,来日即行。 一夜无话。次晨一早,樊崇便即安顿部众,亲率部将二十余人,随同天子使节,来到长安见驾。于路征尘漫漫,江山如画,自不必多说,只旬日之间,已到长安。 刘玄闻说樊崇来降,喜不自胜,于是宣上金殿,不论高低,只将赤眉军诸将都封为列侯,但并无采邑,皆是虚位,每人赐授一颗玺印而已。 樊崇等人见此大失所望,于是不在长安久居,复又逃回山东,自此不听更始诏命。 当时又有庐江连率颍川人李宪,亦不服更始帝召唤,据守本郡,自称淮南王。 汉梁王刘立之子刘永到长安朝见,刘玄再封刘永为梁王,王府设在睢阳。 自此以后,赤眉军在山东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与河北毗邻; 又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皆怀割据之心。 由是当时新莽王朝虽然覆灭,但黄河以北各州郡都持观望,未曾归附。 消息传到长安,更始帝刘玄闻报大惊,便就议于众臣,欲再派亲信大将巡行河北,招降各郡国,命群臣推荐出使巡抚人选。 丞相刘赐出班上奏:臣在宛城之时,便闻童谣传唱:“得不得,在河北。”是说河北重地,非宗亲重臣不可轻任也。 刘玄:依卿之见,当委派何人前往? 刘赐:臣观南阳刘姓宗族子弟中,只有武信侯刘秀可以胜任。请陛下委以河北之重,则必有以报君,使河北诸郡复归朝廷所有。 刘玄:丞相之议,诸卿以为如何? 大司马朱鲔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