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集 再缔盟约 (第3/4页)
弃前嫌,永结盟好,并力破魏之意。 张温领诺,以为孔明怯懦可欺,言语间便有傲慢之色。孔明薄怒,即命从监中放出学士秦宓,赦免其罪邀至府中,密令压制吴使气焰。 张温来日回拜蜀主,后主厚赐,设宴于城南邮亭,命众官相送。 孔明殷勤劝酒,张温酒到杯干,旁若无人。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 张温见其无礼,乃问孔明:此何人也?疏狂如此? 孔明答道:此位益州学士秦宓,字子敕,胸中包罗万象,学究天人,亮亦自愧不如。 张温冷笑道: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果曾学事否? 秦宓正色道: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张温: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 秦宓:有头。诗云:乃眷西顾。无头何以顾?且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张温:天有耳乎? 秦宓:有耳。鬼谷子谓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张温:天有足乎? 秦宓: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张温:天有姓乎? 秦宓:岂得无姓!天子姓刘,故知天必姓刘也。 张温:日生于东乎? 秦宓: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两人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满座皆惊。 张温半晌无语,避席谢道: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某顿开茅塞。 孔明: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张温拜谢,宴罢辞归东吴,回报孙权:蜀帝刘禅虽然年幼,然蜀中文武因感先主刘备之德,悉皆用命;丞相孔明学究天人,且治国有方。益州文人才士,皆胸藏锦绣,世之豪杰比比皆是;西川之民,闻其主与东吴复合,无不奔走相告,举国欢庆。 孙权闻奏大喜,重赏张温。自此孙刘两家复归旧好,重缔盟约,终生再未相犯。 镜头转换,成都武乡侯府。 因秦宓逞辩之事,孔明忽然想起长水校尉廖立,已离京一年,现在巴郡,不知近况如何。 便遣丞相掾李邵、蒋琬,前往巴郡查访。若是廖立政绩斐然,便取回成都另行重用。 字幕: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刘备重要谋臣,曾被孔明评为荆楚奇才。 镜头闪回,叙述廖立其人。 刘备任荆州牧时,便召廖立为从事,不到三十岁又被拔为长沙太守。当荆南三郡被吕蒙袭取,廖立脱身奔归成都,即被先主任为巴郡太守。 刘备为汉中王时,征廖立为侍中,位同三公。 刘禅继位,廖立因无功于新君,便被调任长水校尉。 廖立自谓才气俱佳,以为若封官职,自己理应仅在诸葛亮之次,而高出众人。先主白帝城托孤之后,见自己游散于李严等人之下,又被迁除外任,故常有怨恨之语,不避下人。 闪回结束,巴郡长水校尉府衙。 廖立闻报李邵、蒋琬来访,不由大喜,急请进府,设宴相待,问从何来。 李邵心直口快,刚要说明来意,蒋琬忙以脚尖蹴止,笑道:丞相命邓伯苗出使东吴,恐有急信传递,令我二人沿途接应。因途经宝地,便思故旧之情,来讨杯酒吃。 廖立闻此,信以为真,便殷勤劝酒,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蒋琬问道:公渊兄自离京都,在外为官,可足展公之才否? 廖立酒已微醺,借机牢sao:似孙权这样反复小人,便应遣军远征,何必结盟!蜀汉文武,除某之外,无有知军事者。当初先主不取汉中,而与东吴争夺荆南,失策之举也。结果三郡被夺,劳累军士,无功而返。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又几乎丢失整个益州。后终收汉中,急于称王,不图天下,又使关羽尸骨不还。错用孟达,又丢失上庸三郡,使东出之路被断。关羽仗恃勇武,作战无方,臆断任性,丧师失众。向朗、文恭平庸之辈,治政毫无章法,只善迎合求全,皆被重用。郭演长盲目随和,不足与谋大事,丞相却命为侍中。今处衰微之世,朝廷却用此三人,确实不当。又以王连为丞相长史,其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便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日地步。时政如此,蜀汉岂不危乎? 边说边饮,以至大醉。李邵、蒋琬遂还成都,以廖立之语悉数诉予孔明。 诸葛亮仔细品评,良久不语,当夜即书奏章,次日呈报后主,弹劾廖立: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朝士,公然指责朝廷,诽谤先帝,诋毁群臣。一羊乱群,皆成危害,况廖立官任高职,下僚孰能辨其真伪?今请罢黜,以靖朝纲。 后主览奏,于是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廖立接诏大悔,便携全家至汶山,在那里耕养自给。于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遇赦返回蜀地。此是后话,在此表过。 镜头转换,按下西蜀,复说东吴。 孙权既与蜀国重缔盟约,即与魏国决裂。黄龙二年,东吴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 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率降将糜芳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大获全胜。 吴主大喜,重赏随征将士。糜芳随征有功,且因是蜀主刘禅亲舅,此时吴蜀两国和好,由此破格厚赐,拜为列侯。 自此东吴众臣始对糜芳假以辞色,刮目相看,渐无讽刺辱骂之举。 糜芳终得吴主赏识,心中郁闷渐舒,便常率家仆至郊外射猎散心。这日丰获而归,行至原南郡太守潘濬府门之首,遂登门求见。 潘濬亲出府门相迎,延至堂上落座,令从人献茶,问多日不曾相会,今从何来。 糜芳掩面大哭,陈说痛悔当初献关投降之情,寄身他国委曲经年,今日方得稍解。潘濬听了,也为之唏嘘流涕,便即置酒相待,并请来傅士仁作陪。 画外音:三人虽同是降臣,尊卑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