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集 桓温平蜀 (第2/4页)
之首,以谢主公兼凉州之民! 张重华闻奏大悦,于是急召谢艾,问其御敌方略。 谢艾慨然道:若主公信得过,臣愿请七千精骑,则待破敌之后,再言其方略可也。 张重华壮之,于是拜谢艾为中坚将军,给步骑五千与行。 谢艾遂引兵出于振武,昼夜兼程而进,夜间宿营于野。因闻二枭凄鸣,牙门军中皆大惊惧,以为必是凶兆。 谢艾笑谓其众:六博得枭者胜,今枭鸣于营中,乃克敌之兆也,又复何疑! 次日率众大进,正遇赵将王擢。 两军对圆,谢艾亲自出战,不上十合,王擢已自不敌,拨马而败。谢艾引兵乘胜追击,杀敌五千余,王擢直退出二百余里,方才止步。 谢艾既杀退王擢,复引兵还击麻秋。 石虎闻报两路军败了一路,不由大惊,恐被凉州军夹击,急使人召回麻秋,还师邺城。谢艾还归姑臧,张重华出城十里亲迎,加封为福禄伯。 永和三年四月,石虎欲报去岁兵败之仇,重派麻秋为将,再度西征凉州。又命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领并、司二州军二万余人,以为后继。 麻秋领命,引兵出于河西,来攻陇右。此番不攻别处,先来围攻前凉战略要地枹罕。 于是只经一战,便先攻破金城,生擒县令车济,招其投降。车济凛然不从,伏剑而死。宛城都尉李矩闻金城被破,亦拒不投降,遂先杀妻子,然后自杀,以报效凉王张重华。 由此赵军势力大盛,麻秋复引得胜之兵来攻大夏,势如破竹取之,又来围攻枹罕。 前凉守军死力奋战,赵兵屡攻不克。 最终枹罕守将宋秦出战不敌,遂率城外二万多户军民向麻秋投降。 但前凉猛将张璩等人据守枹罕不降,且在城下多次击退麻秋进攻。麻秋率部退保大夏,以待石宁接应兵到,蓄势反攻。 张重华不断接到枹罕城告急文书,暗道:若胜麻秋,必非此人不可。 遂复任命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命其率领步骑三万,前往迎战赵兵。谢艾领命,引兵出于姑臧,兼程进军至于临河。 麻秋闻说是谢艾领兵前来,以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亦率三万兵马前来迎战。 两军布阵于平野,谢艾乘坐轻便小马车,戴白色纶巾,挥师击鼓前进。 麻秋远远望见,愤怒说道:某观此谢艾,乃年轻书生耳。于两军阵前如此穿着,不著盔甲,分明是轻视于我! 即令精锐龙骧兵三千,皆持黑矛,骑白马,飞驰入阵而攻。 谢艾中军护卫大为惊忧,左战帅李伟劝道:谢公当骑马而战,何必冒此奇险! 谢艾不听,反而下车,令于军前再置交椅高坐,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先使中护军持长枪大戟挡住赵国龙骧兵,又吩咐别将张瑁,如此如此行事。 张瑁领命,引本部军离阵而去。 赵军被凉州中护军挡住,冲突不进,锐气渐衰;又见对方主将如此情状架式,复以为必有伏兵,因不敢再进,犹豫彷徨。 此时张瑁已率兵从小路截断赵军后路,忽然鼓噪而出,鸣鼓杀来。 赵军势沮,于是兵退,渐呈溃败之状。 谢艾见时机已到,遂将手中羽扇轻挥,下令六军乘势进攻。 于是凉州将士鼓噪而进,不一时大败赵军,斩杀赵军将领杜勋、汲鱼,俘斩兵众一万三千余人。麻秋死战得脱重围,单身匹马逃奔大夏。 谢艾振旅还师,因功升任为太府左长史,食邑五千户,赐帛八千匹。 五月,石宁援军大至。麻秋复聚十二万大军,进兵屯驻河内,仍以王擢为先锋,侵占晋兴、广武、武街,越洪池岭,军锋抵达曲柳,逼近姑臧。 张重华命收拢各路镇军退守枹罕,决定亲征,被谢艾及别驾从事索遐劝阻。于是复任谢艾为都督,命索遐为军正将军,率领步骑两万抵御赵军。 时逢前凉别将杨康在沙阜获胜,赵将刘宁退驻金城。石虎又派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率领步骑二万,与麻秋军会合,长驱直入,渡过黄河,攻打前凉,屯军长最。 谢艾屯军于神鸟,大败赵将王擢,迫使王擢复走黄河以南。 八月初三日,谢艾进军攻打麻秋,连战十数阵,每战必胜,麻秋败归金城,闭门不出。 告急奏章报到邺城,赵主石虎叹道:某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以偏师平定九州之地,如俯身拾芥。今以九州之力西征,却被困于小小枹罕,岂非天意哉! 遂召各路军马,俱都退出凉州。 麻秋等奉令撤军,谢艾亦不深追,振旅还军,并顺道讨伐叛敌斯骨真等部,将其击败,斩首千余,俘虏二千八百余人,夺牛羊十万余头。 谢艾回归姑臧,张重华远接亲迎,大赞其功。 谢艾获宠,遂遭凉王左右近臣妒忌,各进谗言,竟相诬陷。张重华遂将谢艾调离京城,使任酒泉太守。 在此期间,谢艾主持修建酒泉钟鼓楼,以为巡逻、报时、防寇报警之用,留传于后世,遂成为当地著名古迹。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再说东南。 东晋皇帝幼弱不能亲政,褚太后临朝称制,以会稽王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又召其父褚裒共辅朝政。 褚裒固辞,尽托朝政于司马昱,自请回归藩镇。 司马昱清心寡欲而好清谈,懒理朝政,只以刘炎、王蒙、韩伯为座中谈客,而以郗鉴之孙郗超、谢安之弟谢万为掾属。 当时庾翼病逝之际,请以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侍中何充不从,转而举荐桓温。丹杨尹刘惔认为桓温有野心,不能令其掌握形胜之地,便建议会稽王司马昱自领荆州。 司马昱不肯采纳,说道: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之器,江夏之任,无出于其右者也。 终任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并领护南蛮校尉;以刘炎监沔中军,代替庾方之。 桓温出镇荆州,便欲西伐巴蜀,于是先使细作入川,打探成汉动静。 细作奉命入川,适逢汉主李寿病亡,群臣拥立太子李势为帝。因李势无子,其弟李广求为皇太弟,李势不许。 大臣解思明谏道:陛下兄弟不多,若废李广,将益加孤危,请许为太弟,以延国嗣。 李势以为解思明与李广通谋,不但不听其奏,反收而斩之。 解思明临终前叹道:成汉国之危而不亡者,因我数人见在之故也。今陛下自折栋梁,国祚其将殆乎!我死不妨,只恨太祖所创基业,一旦成为画饼。 解思明既死,李势复派兵袭其弟李广于涪城,李广愤而自杀。 李势继位之后,骄yin不恤国事,也不登殿升朝接见公卿,惟信任左右佞人。于是朝廷之内谗说并进,刑罚苛滥,中外离心。 太保李奕因怒李势冤杀李广,遂自晋寿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围攻成都。李势虽然昏愦,但却不怯懦,闻叛军兵临城外,乃亲自披挂出宫,引禁军登城拒战。 蜀主登上城楼,手扶垛口向城下望去,见十万大军围城,戈戟映日,如同麻林。 又见阵前门旗之下,一员大将正在指挥攻城,手提长杆槊,坐下五花马,气势昂昂,正是太保李奕。李势在城上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