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螳螂捕蝉  (第2/2页)
,向官家行了一礼,而后转向曹光“我且问曹司军,判案讲究人证、物证、动机可对?”    “额……对……”曹光不知道为何,就是有些怕赵宗实,嘴上回答这,脸不自觉地看向皇后。    “那人证何为?”    “人证自然是黄夫人。”    “那请官家,传黄夫人。”    官家应允,他也想看看赵宗实究竟要怎样让黄夫人改口。那黄夫人明显是韶华县主使的反间计,况且,她的出身,怎么可能希望大宋的后宫风平浪静,她千里迢迢的来,定是要搅浑这水。于是嘱咐梁启光去牢里,将琴音公主带来,且要亲自带来。    “那物证何在?”    “有赵宗萑与那琴音公主的往来书信。已证实信确实出自二人只手。”    “通敌的人,就算会亲自写信通敌,信的内容我们且看为何。”    “信上写‘下月初八前务必进京’。”    “进京作何?”    “这……信上没写但不明摆着嘛,事先讲好了要离间韶华县主母子。”    “既然事先说好,为何最终坐牢的确实他自己,且那个琴音公主还成了你的人证?”    “那肯定是琴音公主来了汴梁以后发现赵宗萑在骗他,黄琛根本不在他手里。”    “黄琛羁在皇城司,满朝皆知,琴音公主是谁,前南唐公主,现西夏三卫官嫡夫人,你以为是什么无知妇人?赵宗萑一句人在他手里,公主就千里迢迢的来了?没有实际的威胁,她如何能信?说你皇城司掌司威胁她倒是更可信些。如若不然,也是皇城司伙同赵宗萑。”    “你别攀咬人,赵宗萑若清白,定不会留这么张字条给她。赵宗萑就是通敌了。铁证如山,休要狡辩。”    “铁证如山?我的问题你都答不上来,哪里算得了铁证?何况,十四如此做,目的为何?”    “他若不这样做,我们如何能知道赵宗燚给你下毒,韶华县主谋杀亲夫一事。赵宗萑从川蜀开始,就在谋划揭露报复他们母子俩。”    “川蜀明明是奉命彻查盐价哄抬之事,怎么到你这儿就变成了去扭曲事实,作陷害宋翔的伪证了。”    “他去川蜀做了什么谁能作证!当事人不是他亲从,就是被判刑的罪臣,宋翔现在还没走到流放地呢。”    “下官能证明,他在川蜀做了什么。”赵宗实还没说话,门外一个声音传来,众人回头,见秋白趾拖一摞纸进殿,行叩拜礼见过官家娘娘后,接着说“臣受庞侍郎所托,将石泉县民众的请愿书承与官家。”    官家身侧的小黄门,接过请愿书,奉给官家,官家一页一页看着,言辞恳切,将赵宗萑在石泉县,惩治恶霸,开设书塾,清朗商路,协助救灾之事一一列明,或签字或画押百姓,有千余人,均可见证赵宗萑绝不是通敌卖国之徒,文字见之动容。    “官家,琴音公主到。”梁启光是看着时机说道。    “进。”官家将请愿书收好,见到琴音公主,已换了宋人的寻常服饰,青莲色的外裳,里衬是荼白的襦裙,衬的人倒有些娇柔的气质。    “官家万安,臣妇自知有罪,望官家念臣妇一心为子,从轻发落。”琴音缓缓行礼,上来就认罪,倒是让曹光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说什么呢?你认什么罪?”曹光不解的问。    “曹司军,我在牢里见到我儿了,你当初是如何同我讲的?你说我儿在牢里,是为了保他平安,只要我帮皇后除掉赵宗萑,定会平安送我们母子回西夏。可我儿在牢里,浑身是伤,我也是出身皇族,你们那些不见血的小把戏我会不知道?你既不能遵守约定,便不能怨我出尔反尔。”琴音公主看都没看曹光一眼,目光坚定地说完。    “你胡说,你明明还亲自写下了检举信……”    “检举信是你让我写的呀曹司军。”    “你……你无凭无据地就血口喷人!”    “证据?有!官家,臣妇这有与曹司军往来的密信,请官家查阅。”    梁启光看了眼官家,将密信呈上,官家看后将密信扔到皇后脸上,说“他们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你已经是皇后了,还要什么!”    “官家,官家,娘娘并不知情,是下官,是下官为了……”曹光看到脸色铁青的皇帝,瞬间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着此事与皇后无关的话。可是偏自己嘴笨,又想不出为什么,只能一下下地磕头。    而皇后看着官家,缓缓地咧开嘴,说“我要什么,哈哈哈~原来,一直你都知道。你知道我做的所有,就是为了等今天,当众,给我难堪?”    曹光听闻,停下了如捣蒜的头,众人也看着官家和皇后,什么叫,一直都知道?    官家没有说话,皇后流着泪笑着说“是从颜秀逼宫开始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