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_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量超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量超发 (第1/2页)

    宝钞提举司使心中委屈,暗暗道:“这衙门又不是老子开的,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还不是朝廷滥发,缘何就怪到我头上?我还能耐上了!”

    奈何詹徽是前任吏部尚书,如今虽不像过去那般权势显赫,可内阁首辅、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的名头,依旧非常唬人,一个的提举司使,是不敢顶嘴的。

    解缙在旁笑道:“詹大人,何苦为难于他,皇上还等着咱们呢!”

    詹徽也就是借题发挥,他也不愿耽搁时间,道:“还不快命人,即刻核算!”

    然宝钞提举司以铸造为主,衙门里并无太多书吏。

    不得已,由户部尚书傅友文,从户部调集大量精于计算的书吏前来,帮着统计核算。

    要命的是,由于朝廷只顾着发钞,也不想着管控、回收。

    最初几年,还有一年的发钞总数。

    到后来,连年发钞总数都没了,只有按月,甚至按日的数据。

    一众高官带领一帮书吏忙到深夜,才统计出一个大概的数据,万锭。

    而一锭宝钞指的是一沓宝钞,按照宝钞提举司的标准就是,五十张宝钞为一锭。

    大明宝钞的最大面额是一千文,也五百文至一百文的面额。

    若假设,这些宝钞平均为五百文,一锭就是二十五两银子。

    也就是,从洪武八年至今,朝廷一共印了价值二十七亿两白银的宝钞。

    平均算下来,年均印钞面额价值超过白银一亿两。

    闻听这个数据,在场的一众大臣全都惊呆了。

    虽,他们当中每个人都知道宝钞滥发严重,宝钞贬值严重,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去真正细致的调查过。

    这些缺中,傅友文是现任户部尚书,而杨靖早年,也当过户部尚书。

    可无论哪个,都不知道每年宝钞的具体发行量。

    因为明朝实行松散的财政制度,不止户部管钱,其余如兵部、工部等诸多机构,都有自己金库,更不用提皇室与宗室用度了,有太多户部管不聊了。

    而到此刻,朝廷每年印钞数量摆在众人面前,真真是把一众大臣震撼到了。

    “朝廷每年税赋折银,不过两千余万两,却印了价值过亿的宝钞,难怪贬值至此!”詹徽喃喃道。

    解缙道:“朝廷一年税赋折银两千余万两,却印了价值过亿的宝钞。如今一贯宝钞,折铜钱两百,比例正好啊!”

    景清义愤填膺道:“朝廷只有两千万两的财物收入,却印了价值上亿的宝钞,用于各种开销,这分明是在抢钱啊!”

    “景大人,还请慎言!”铁铉出声道。

    他与景清同为朱樉心腹,也算是朋友,不想景清因此被券劾,丢了官职性命。

    景清悲愤道:“难道不是吗?”

    话间,从怀中掏出一沓宝钞,举在半空冲众壤:“朝廷只用了几张桑皮纸,就把百姓一年的辛苦所得换走了,这不是抢是什么!”

    铁铉默然,他也觉得景清的有些道理,想不出哪里不对,更不知如何反驳。

    至于其他人,因为俸禄的关系,也是受宝钞滥发之害的。

    只是从前从朝廷用度的角度想,觉得这东西只要能管住发行数量,还是利大于弊的。

    可如今看来,先皇在世都忍不住滥发。

    如今这位建元帝,更是一个穷兵黩武,野心勃勃的君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