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藩王西征 (第2/2页)
,听着倒也霸气!” 朱棣惊喜道:“凉国公也这么觉得?” 见蓝玉点头,朱棣欣喜道:“实话,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可多念几次,便觉也还好了。 皇兄亦,我这大英施行分封,亦称联邦制,下设诸多实封的邦国。 我观这二十万大军,在无能比的上凉国公的,还请国公相助啊!” 蓝玉听罢踟蹰,他之前是想一直向西,打到海边去。 然这只是他的豪情,也得将士们愿意才行啊! 一旁的蓝封,已然心动。 他四十来岁,正是想建功立业的年纪。 也知道极西之地没那么好打,要能在朱棣的大英王国境内,当一个联邦的国君,亦是不错的选择啊! 当父子俩转回自己的队伍,起这事时,蓝封便明确表态,觉的跟着朱棣在河中地区建国,是个不错的选择。 蓝玉听罢,也有些心动。 可河中之地到底如何,他也不知晓,便决定等一等再表态。 却大军一路西行,到六月时,湘王朱柏、宁王朱权统领的骑兵部队,抵达阿力麻里。而后面的大队人马,才出玉门关。 安西布政使铁铉,都指挥使瞿能,率众出迎,并提供大量的rou食果蔬劳军。 城中,最大的酒楼内。 铁铉、瞿能等人设宴,为两位王爷接风。 席间,朱权好奇,问这二人可知西边的事吗? 铁铉道:“往西走可不容易,过了西边的山口,是一处类似河西走廊的地方,然地理环境,却比河西走廊更恶劣!” 朱柏道:“能隔绝华夏与极西之地,想来环境不咋样啊!” 铁铉道:“虽环境恶劣,却是古来的交通要道,这些年一直商旅不断。古时的玄奘法师,便是从那边绕去竺的!” 朱柏道:“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求佛,归来后着佣佛国记》。他在书中描写经过葱岭的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啊!’”
铁铉闻言一愣,不想朱柏一个王爷,还懂这些! 朱权更纳闷,“你不是一直崇尚道家吗?怎么和尚的书也看?” 朱柏哭笑不得,“略有涉猎而已!” 几个人畅谈帖木儿帝国的形势,夜深方散。 之后一个月,基本处于修整状态。 到七月时,才开始继续西校 翻越了葱岭之后,这只部队才算离开大明境内,然一路西去,亦没碰到大股敌军。 主要是环境实在恶劣,支撑不了大股部队驻扎。 但的哨所还是有的,虽大部分直接被明军灭了,还是有少部分人逃出,将明军入寇的消息,报告给当地的官军。 与大明接壤的大部分地区,皆属于帖木儿的长孙皮儿·马黑麻。 他本是被帖木儿指定的继承人,然堂弟哈里勒占据了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自立为苏丹,他派兵去打却没打过。 不仅如此,四周不少军阀亦在攻击他的领土,而他的部下也在不断的叛乱。 可以,此刻的帖木儿帝国“储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居然还要被强大的明国攻打,真的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啊! 皮儿·马黑麻都要崩溃了,在祖父的灵位前祈祷,希望能给他一些指示。 可死去的人,又能给他什么帮助啊! 还是他的老师,劝道:“苏丹,我觉得,要不就投靠大明吧!” “你什么?” 皮儿·马黑麻愣住了,眼睛瞪的老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可是帖木儿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被祖父指定的储君,虽现在及及可危,却也不能轻易投降啊! “投降大明,有什么好处?” 老师道:“帖木儿苏丹在世时,曾给大明递交过国书,臣服于他们。所以您这么做,不会被贵族指责的。而大明远道而来,无论是想征服这里,还是抢一大笔钱就走,都需要与这边的贵族合作,还有比您更合适的人选吗?” 皮儿·马黑麻闻言,觉得有些道理。 “可我投降了,那边能给我什么好处?” 老师笑道:“让您做帝国的苏丹啊!” “怎么可能?”皮儿·马黑麻起身惊呼,以他的政治智慧,很难理解这种事。 老师却道:“臣看过一本名为《三个国家历史演绎》的书,里面讲明国之前的汉国要灭亡时,下大乱,到处都是军阀,而一个名为曹cao的贵族却支持当时的汉国君主,平定了大半的军阀。” “那个汉国君主,后来如何了?” “当了好多年的皇帝,最后让位给曹cao的儿子了!” 皮儿·马黑麻来了兴致,“这么,似乎还不错啊!” 他现在的处境,还不如汉献帝呢! 汉献帝至少还有一帮大臣们追随,皮儿·马黑麻这边却只有不停造反的手下。 原本历史上,他就是被堂弟哈里勒击败后,被手下的将领杀死的。 此刻虽未发生,却已然感觉到军心不稳,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若投降大明后,当几年苏丹再让位,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想到此处,皮儿·马黑麻忽压低声音,“还请老师帮我写一封密信,送给明军统帅,就我帖木儿帝国的指定苏丹皮儿·马黑麻,要投降大明!” 老师当即去写了一封信,签字用印后,派心腹侍卫带着密信寻找明军。 朱柏与朱权这边,正率兵围攻一座城,因为缺乏攻城器械,进展不怎么样。 忽见值守的将领来报,有人送来投降的信。 朱权笑道:“这帮人还会用诈降计,要赚咱们入城吗?” 将领道:“不是城内送出来的,是从西边来的,要见统帅后,才能交信。” 朱柏道:“将人带上来!” 不多时,皮儿·马黑麻的心腹护卫带到。 把事情经过清楚后,朱柏、朱权都愣住了。 再瞧信上内容,两位王爷都有些傻眼,朱权喃喃道:“还有人想当汉献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