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_第三百二十九章 第一巨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 第一巨贪 (第2/3页)

/br>    可人手有限,好多皇亲国戚也是监控不到的,更不用他们做的恶事。

    丁智深真没想到,贵妃的堂兄,一个连爵位都没有的人,却在陕北有这么大的势力,能做出这么多坏事。

    录了口供后,丁智深忙送到朱樉手郑

    后者只瞧了一半,便忍不住了。

    “为何没人告官?他做了这么多恶事,为何传不到长安?”

    丁智深战战兢兢道:“这里的官吏大多与其同流合污,百姓上告就处理百姓,慢慢的也就没人告了!”

    朱樉眼睛有些红,厉声道:“长安那边,为何没得半点消息?”

    丁智深迟疑,“云川候……!”

    “不必了,你亲自跑一趟,回京把李洪伟下狱!”

    “陛下,臣若走了,您这里?”

    “嗯?”

    见朱樉发火,丁智深不敢再,带一队人马回京不提。

    在朱樉,命刑部、大理寺官员继续彻查李洪邦,以致陕北大半的文官、武将被下大狱,查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形势如此,朱樉哪还有心情继续查访,带领大队人马低调回京。

    乾清宫,朱樉唤来邓氏,很认真的:“朕问你,朝廷所修的那些直道,你的人可有私设关卡,收取费用的?”

    邓氏夸张道:“妈呀,瞧您的,臣妾哪能做那事,拦路收钱,那不成劫道了吗?咱随便卖点烟草,钱就出来了,花都花不完的!”

    朱樉大怒,“你还挺骄傲是吧?”

    邓氏忙低下头,“臣妾不敢!”

    “不敢,我看你们的胆子,大得很!莫要以为有太子求情,便能高枕无忧!”

    邓氏依旧低头,娇声道:“臣妾,不敢!”

    见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朱樉也懒得骂了。

    将邓氏赶走后,朱樉下旨,命刑部彻查各地直道设卡收费事宜,命户部、大理寺联合查处各地常平仓存存粮情况。

    意外,不出意外的发生了。

    北平、襄阳、开封等多处常平仓发生火灾,救无可救。

    朱樉暴怒之下,命人将三处粮仓的官员,全部下狱。

    这其中或许有冤的,但估计也冤不到哪去。

    整个建元六年,大明王朝的主基调就一件事,那便是反腐。

    最大限度的反腐,曹国公李景隆,因为参与盗卖常平仓库粮,烧毁粮仓、设卡收费、贪污军需、贪污烟草利税等多项罪名,被朱樉处决。

    旨意颁布时,满朝文武都惊呆了,未料朱樉会这般狠辣。

    那李景隆可不仅仅是公爵,更是朱樉的表侄,还是早早投靠过来的朝中大将啊!

    居然会因为贪腐而丧命,着实叫人想不到。

    第二个倒下的户部尚书傅友文,此人执掌户部多年,根深蒂固,势力极大。

    这些年参与了诸多战役的后勤工作,抄出的家产总数,高达一千三百万两!

    结果公布时,满朝文武都懵了。

    一千三百多万两,可抵得上洪武朝一年税赋总收入的一半了,绝对的富可敌国啊!

    需要多提一句的是,傅友文这一千三百万两的家产,不全是贪污来的。

    准确的,他贪污的钱财,只能算个零头。

    这当中大部分钱财,都是傅友文想法“赚”来的。

    虽朝廷建设各种大工程,需要征发徭役,可各种物资还是需要用钱购买的。

    更何况朱樉这些年,一直在推行采购,其结果却是傅友文等官员勾结在一起,专门做朝廷的生意。

    朝廷缺什么,他们便“生产”什么,高价卖出后,钱也能很快交割。

    除此之外,他还承包矿山,建各式作坊,在直道上设卡收费,开设车马行,青楼、酒肆、赌坊,当铺、钱庄、田庄。

    这老子打着开发东北的名义,跟朝廷申请土地,在东北地区建立大型农庄,每年所获的粮食收入,便有七八万两。

    傅友文这家伙,算是把他的权力用到了极致,以致短短数年便积攒出偌大的财富。

    更令朱樉扎心的是,傅友文在洪武朝时,真没有太多资产。

    一来当初只是户部侍郎,有尚书管着。

    二来洪武朝时,大明没这么多财富,他想敛财也没那便利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