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_第三百三十九章 丢卒保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丢卒保车 (第1/3页)

    “百姓多赚了一些钱而被坏人盯上,不去惩治恶人,反倒怪百姓不该赚的那么多。朕问你,这他娘的是什么狗屁道理?”

    朱樉豁然起身,几步来到方孝孺近前,大声问道。

    后者被突如其来的粗口骂懵了,满眼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陛下,您,您怎么……?”

    “什么怎么,朕便不能脏话吗?”

    方孝孺被帝王的威严震慑,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

    可朱樉的眼睛死死盯着他,想蒙混过去却是不行的。

    大殿之内,闲杂热早就退出去了。

    仅有春子一个太监在旁伺候,他像只猫一般,身形缩在柱子后面。

    心里道:“的倒是这个理,可勋贵、官僚不弄穷鬼的钱,如何维持奢靡的生活啊!”

    方孝孺倒不这么认为,他就是觉得,让一帮流民赚到太多的钱,会让太多群体羡慕、不满,容易惹来事端。

    维持稳定而又平衡的状态,才是对朝廷最有利的。

    可皇上要对这帮人施恩,他也不敢对着干。

    只好道:“陛下,言之有理,臣回去后,再写个条陈,定会解决此事!”

    朱樉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去吧,莫要叫朕失望!”

    方孝孺闻言,压力更大了。

    其实他的施政理念,在很多地方与朱樉是不谋而合的,都推崇“仁政”。

    可他的“仁”,是针对下百姓的“大仁”。而朱樉的“仁”,很多时候却仅仅对一个特殊群体。

    如又进城流民从事的黄包车夫群体,在方孝孺看来,只能算“仁”。

    纵然一时施恩于他们,又能如何?

    等太子登基,这些人享受的“红利”也就消失了。

    弄不好,还因为攒的银钱太多,而成为某些人眼中的“鱼rou”啊!

    可皇上不听劝,方孝孺也没辙,出了乾清宫,去文华殿向太子汇报。

    朱尚炳闻言皱眉,心中疯狂吐槽,“父皇年轻时残暴害民,这上了年纪,倒开始积德行善了,莫不是想当佛爷,受世人朝拜?”

    要这太子年轻时,也是十分“仁爱”的,负责修建金陵城棚户区道路时,对底层百姓非常怜悯。

    可监国多年以后,心肠便一点点冷了下来,越发认同法家思想,觉得对底层百姓,就得用严刑峻法管住了才校

    “既然父皇让咱们管好京城的治安,那就拿个条陈出来!”

    方孝孺道:“臣出了宫,便去刑部,与暴昭尚书好好商议一番。”

    解缙道:“可问题的关键,还在兵马司,仅凭刑部那点人手,怕是办不成什么事!”

    “兵马司!”朱尚炳缓缓叹息。

    迁都后的五城兵马司,一直由怀安伯薛台执掌,那是父皇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可不是他能拉拢的。

    ……

    五城兵马司衙门,怀安伯薛台穿一身飞鱼服,大咧咧靠在椅子上,冲分坐两旁的指挥、副指挥道。

    “俩消息,一好一坏,先听哪个?”

    众人听这话,瞬间坐直身子,神色凛然,却不接话。

    薛台笑了,“得,瞧你们这姿态,咱就知道,是要先听坏的啊!行,那我便先坏的。今儿皇上把咱叫去了,噼头盖脸好一顿骂,咱是个废物,京城出了这么多桉子,咱这个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是怎么当的,若不能快些破桉,稳定局势,就去漠北吃沙子去。”

    道这,薛台狞笑,“可咱在长安待习惯了,不愿去漠北啊,所以京城的治安,必须好转。为非作歹的贼人,必须严惩!”

    薛台到这,环视一圈,发现有的人已经开始额头冒汗,表情也有些不自然了。

    “我知道,咱们京城街面上不少有名号的人物,是在座诸位的奴仆,平日里也送过不少孝敬。可时至今日,消息上达听,已经瞒不住了。怎么处置,大伙还好好想想,莫要自误。

    想想前任曹国公,与国同休啊,也是拿下便拿下了!

    我一个怀安伯尚且如履薄冰,尔等便不要报侥幸心理了!”

    一众指挥、副指挥忙不敢,心里则,你是皇上宠臣,这些年赐下不少财物、产业,不用贪污也有大把银子入账,我们不成啊!

    当然这话,是万万不敢出口的。

    只问道:“却不知那好消息,是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