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欢而散 (第2/2页)
给他!” 朱樉罢,一旁伺候的春子,将书桉上的口供拾起,递给方孝孺。 心里却忍不住的砰砰直跳,总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方孝孺接过秦奎的口供,翻看一遍后,叹息道:“陛下,臣以为秦奎虽赢疲民’之嫌,贪赃之实,杀人之恶,却实在当不起夷三族啊!” 朱樉眼睛微微眯着,厉声道:“朕意已决,不必了!” 朱尚炳跪地求情,“父皇,他可是秦王府的护卫出身啊,刑罚过重,会令大伙离心离德的!” 茹瑺亦跪地道:“陛下,子行事,当公正无私,百年之后,史书会记今日事的!” 朱樉森然冷笑:“确实,百年之后,史书会记今日之事,可后人如何评,就不是朕能左右的了。 茹瑺,朕知你是法家,推崇商鞅、韩非,朝廷依法办事,本没有错。可瞧瞧尔等,眼中还有百姓吗? 朕想方设法,为百姓们减负。尔等却是巧立名目,把朕减的,加倍收上来! 朕问你,长安县的农户,自朝廷开始减免田赋以来,每户每亩可减田赋多少?”
“呃!” 茹瑺答不上来,他是内阁首辅,每日需要处理的政事极多,哪会记得这些。 看一旁的方孝孺,后者也很茫然。 解缙却道:“陛下,朝廷在长安的田赋,原本是十五税一。百姓们改种玉米后,亩产约为十石,故近几年的收取定制为每亩七斗。现如今粮价大跌,一石玉米仅售一百五十文,七斗,约为一百文。” 朱樉呵呵冷笑:“给一户百姓,免一亩地的田赋,也不过一百文啊……!” 茹瑺闻言,面有愧色。 他确实更推崇法家,在他看来,朱樉很多cao作,根本就是胡搞瞎搞。 取消路引,令百姓可以自由流动,分明是在掘大明的根基。 大规模减免田赋,让利百姓,更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 这会朝廷有钱不多攒点,等出现元末那样的水旱灾害,拿什么渡过难关? 加赋吗? 更别百姓们免税的次数多了,习以为常后,便不愿交皇粮国税了。 到了那时,朝廷征粮困难,便是取祸之道。 在茹瑺看来,朱樉就是妇人之仁,胡搞瞎搞。 也就是皇庇佑,风调雨顺,但凡遇上几个灾年,大明的经济非崩溃不可。 奈何,他是九五至尊,大权在握的皇上。 纵然他与太子如何反对,也无法令朱樉回心转意。 哎,能有啥法子,且等着吧! 茹瑺想到这,再次跪地道:“臣,惭愧!” 方孝孺也跪了下来,了一样的话。 朱尚炳见俩内阁大学士都跪了,剩下的解缙就是个墙头草,不情愿跪下来:“父皇乾纲独断,儿臣没意见!” 朱樉也懒得与其争辩,挥一挥衣袖,示意这几个人赶紧走。 朱尚炳了声儿臣告退,便气冲冲离开了。 乾清宫,大殿外,丁智深看朱尚炳的表情,也知那父子俩,再一次不欢而散。 心中越发忧愁,这大明的,怕是要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