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截胡的汉王 (第1/2页)
话茹瑺去哪,解缙还真不是特别关心,只要不影响他当首辅便好。 咽了口唾沫,笑着道:“臣,谢陛下隆恩,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所托!” 朱樉呵呵一笑,“死而后已倒不用,能好好做事,把朕的想法贯彻下去,就足够了!” 在朝堂上待的越久,朱樉便愈发认同“和大人”的那句话,“关键是办事的人!” 朝廷里当差的,没好处都懒得干活,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鼓起干劲的。 而中枢的理念再不统一的话,很多好的政策还未出京,便沦为一纸空文了。 朱樉前两年还没察觉,这两年越发觉得朱尚炳和茹瑺不对劲,有点联起手来阳奉阴违的味道。 一时半晌换不了太子,还换不了一个首辅吗? 朱樉这些,借着收礼机会,很是考察了一批官员。 比较看好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解缙,另一个便是铁铉了。 后者在安西行省组织流民垦荒,截至目前,整个安西行省有耕地三千万亩,产出了大量的粮食、棉花。 一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朱棣征战帖木儿帝国,一方面还向关中输送物资,做的极为出色。 正因为如此,朱樉越发觉得铁铉留在安西更适合。 此人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一旦朱棣有不臣之心,有铁铉在安西,足矣挡住英王的军队。 至于其他人,或是资历不够,或是理念问题,还真没几个适合接任首辅的。 朱樉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解缙比较合适,才令他命题作文,有了今日的对话。 要解缙紧张,其实朱樉也担心。 这老子要张口来一句,“太子仁厚,藩王理政,取乱之道”的话,那朱樉一时半会,还没有太合适的人选,去接替的茹瑺了。 一盘棋下完,朱樉将解缙打发出宫,春子这才上前,递过一份礼单。 朱樉接过一瞧,都是各地的布政使、都指挥使献上的。 这些人有很多家族并不富裕,俸禄也不算多,所以送的以各种“祥瑞”和地方土特产为主。 朱樉翻看名单一遍,没瞧见能引起他兴致的名字,又递还给春子。 不多时,春子又过来,“陛下,汉王求见!” “宣!” 不多时,年仅二十一岁的汉王朱尚煜走了进来。 瞧着也是风度翩翩,贵气十足,不复从前的顽劣模样。 “儿臣,给父皇请安!” 朱樉呵呵一笑道:“起来吧,吾儿到此,可有要事?” 朱尚煜从地上爬起来,笑嘻嘻道:“儿臣没别的事,就是前来给父皇,献上一份礼物!” “哦,却不知吾儿送的,是什么珍宝?” 朱尚煜道:“一件父亲必然喜欢的珍宝!” 朱樉见他信心十足,也来了兴致,“哦,那快让朕瞧瞧!” 朱尚煜拍手,大殿门打开,两个太监抬着一样东西走进来。 因为上面蒙着红布,朱樉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不由产生好奇之心。 “吾儿送的是?” 待东西放到地上,朱尚煜才道:“儿臣这些年,一直牢记父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